《壇經》一念覺,即佛;一念迷,即眾生

讀書,善讀書,是為了明智,是為了產生一定的價值,需要有目標地去做這種事情。禪宗的主旨雖說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可還是寫下了這部《壇經》留給後人傳閱,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有些類似老子《道德經》裡面的一句話,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可還是寫了這部五千言。


《壇經》一念覺,即佛;一念迷,即眾生

我想這也是告誡人們,文字語言本身是極具欺騙性的,雖然嘴上說不立任何語言,可還是留下這部《壇經》留給後人。這正是這篇文章想要表達的意思,一念若是覺了,那麼有語言也好,沒有語言也好;有文字也好,沒有文字也好,都是一樣的,那些外表的“色相”都是虛假不真實的,我們不應該被這些表面的東西困住,若是困住了,我們便是這爭渡苦海的眾生,被那些多餘的慾望、煩惱迷住了眼睛,看不清楚前面的方向,這是自找的麻煩。若是心中一個念頭覺悟了,我們看這個世界將以一個更加清晰地角度觀看,這對我們自身而言是非常有幫助的。

從字面上去解釋這些文字,在從文字中領悟出屬於自己的智慧,把智慧之光照進自己的生命中,用符合自然規律的方法去處理各種問題。別人迷而我不迷,我心自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菩提般若智慧常在心中存在著,看問題會更加的清楚明瞭,這樣對我們的生活才能產生出積極的意義,否則的話只能是煩惱一直侵蝕著我們的心靈。

《壇經》一念覺,即佛;一念迷,即眾生

一念,心中一個念頭,萬物萬法就出來了,什麼東西都出來了,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都從那個地方出來了,都沒有辦法控制,一旦打開那個潘多拉魔盒,所有的東西全出來了,你會止不住的胡思亂想,把自己搞得一團糟,把自己的心弄得很亂。老子在《道德經》中講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這個“一”一旦生了,各種事物都出來了,進而演化成了萬物。我們的心便是“道”,所以六祖說,求佛無需向外求,在自己的心中就可以求到,因為佛就是道,道就是佛,只是換了一種名稱而已。覺這一念,便是得道,便是成佛。這一念是萬物,這一念是心中的所有,是執住,是妄想,是不可得,若是這些都能放下,那還有什麼可以困住自己的呢,便能明白自己本來的心性。

若是迷,萬物成了妖魔鬼怪,侵擾自己的心,化作無數的慾望在心中亂撞,自己心安靜不下來,不就是世俗間的眾生嗎?眾生就是這樣的無處安放,無法擺正自己的位置,在這人世間隨波逐流,不能知道自己的位置,迷便是這樣。心外的眾生實際上是自己心裡影像的體現,是自己無法看清自己位置的表現,我們在塵世間漂泊一生,到底是為了什麼,就是不要迷,就是要覺悟自己,讓自己的價值體現出來,成為更好地自己。

《壇經》一念覺,即佛;一念迷,即眾生

六祖在《壇經》中說到,佛就是眾生,眾生就是佛,是以假名去命名這些事物。佛是覺悟時的眾生,不是向外去臆想誰怎麼樣,也不是去幻想自己應該成為什麼樣子。自己也是眾生中的一員,自己明悟了自己的心,則明悟了眾生,若是迷於眾生,自己則還是眾生中的一員。當自己心中沒有眾生、我、佛的概念,每天都能按照自己心中的計劃去做事情,如此而言,別人的不說,最起碼自己不會“迷”了,自己不“迷”,那麼便是“悟”了,便是明白自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