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經》和惠能大師一起觀照自己的本心

萬法皆從心出,明白自己心的本來模樣,就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心中不起妄念,妄想,常常保持一顆清淨之心,無雜念,心安定,覺悟了本心,幸福常伴自己身邊。

惠能大師的那種境界,我不敢妄想,只能揣測一二,自己也常常思考,為什麼自己能感受到那樣的境界呢?原因是惠能大師和我一樣,是人,我們擁有一樣的心,只是惠能大師明白了自己的本心,而我還執住於紅塵中的種種虛幻假象,不能自拔,迷失自己的雙眼,自己的心不能安定下來,所以才會有這樣那樣的雜思雜想雜念,只是偶然的一瞬間,達到過那樣的境界,心中感到無比安靜,任何煩惱都沒有了,心境無比舒爽,哪怕只是短短一瞬間,依舊覺得美好,因此無比嚮往,更加覺得惠能大師所傳的“法”真實不虛,乃是超越大乘佛法的最上乘“法”。

《壇經》和惠能大師一起觀照自己的本心

六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壇經》是六組徒弟記錄下來的典籍,六組自身甚至連字也不認識,靠著自己本來的心去明白這世間的種種現象。這種思想對如今的時代有什麼指導意義嗎?我們一起來分析看看。

人類從古至今在這顆星球上生存發展,終其一生,我們為的是什麼,為了是體現出自我價值,有人為了享受,有人為了家庭,有人為了夢想等等等。把“為了”這個範圍融合為一個具體的點來看看,正因每個人不同的價值觀,所以產生了不同的行為行動,從三觀上去了解惠能大師的思想,用現在流行的哲學方法來分析古代先哲的思想,不失為一個有效方法。

《壇經》和惠能大師一起觀照自己的本心

三觀從平常角度解釋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人因所處環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進而形成了不同思想,性格,行為,用最直接的概念去形容正是“價值觀”,這是本人對周邊環境認知的一個評判標準,一旦這個認知體系、價值體系形成了,想要改變就比較困難了,因為定型了。大多數人的煩惱來自於什麼呢,就是那錯誤的價值觀念,就是被那個固定思想所束縛住的靈魂,一個人想要有所建樹,體現出自我的人生價值,最需要做得一件事情便是明白自己的需求,只有真實明白自己的本心,我們才能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而那不正確不合理的價值觀,直接影響我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讓我們只能在一個比較狹隘的思想中思考問題,格局很小。

惠能大師的思想獨具一格,什麼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這些人為定義的概念哪裡來的,是從人心裡出來的,萬法皆從心出,不需要分這個觀,那個觀,只需要一個觀,那就是“心觀”,把自己的“心”觀好了,真實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價值觀就是自己心中的菩提,明心之後的行動表現,人生觀就是自己對自己這一生負責的表現,世界觀就是“我”在這個客觀世界中停留,所有的認知。

《壇經》和惠能大師一起觀照自己的本心

現在這個浮躁的年代,人們要面臨的問題有很多,以前消息閉塞,大家安之一隅好好生活,不知道對方的變化,也就沒了過多的比較,雖然不利於自身發展,但是也能落得個清靜。現在不行了,信息交流很頻繁,交通很方便,各種問題頻繁在心中產生,面對各種各樣的信息,自己的三觀常常被刷新。但當我們和六組學習後,我們就知道了,我們的心從始至終都是不變得,變得只是我們面對問題的態度,和處理的方法,其他是不變得,所以學習六祖的智慧是非常好了,利於自己的人生,利於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