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不死,便無三國——我們講一講恐怖如斯的謀士郭嘉

提起三國,更多人想到的或許是料事如神的諸葛亮,狡猾如蛇,卻多次被戲弄的司馬懿,抑或是年輕氣盛,過早去世的周公瑾,此三人,皆有神鬼之才,得一人可得天下,三國也因這三人而顯得更令人痴迷。

“郭嘉不死,便無三國——我們講一講恐怖如斯的謀士郭嘉


但還有一句話說出了不一樣的概念,“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便無三國”,接下來我們就說一說這恐怖如斯的謀士——郭嘉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曹操帳下著名謀士。

郭嘉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在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諡曰貞侯。

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

那歷史中的郭嘉到底有怎樣的恐怖之處,我們從他的早年就可以看出

“郭嘉不死,便無三國——我們講一講恐怖如斯的謀士郭嘉


郭嘉出生於潁川,少年時已有遠見,見漢末天下將會大亂,於弱冠(二十歲)後便隱居,秘密結交英傑,不與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

21歲時,郭嘉北行去見袁紹,對袁紹的謀臣辛評、郭圖說:“”明智的人能審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舉措都很周全,從而可以立功揚名。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禮賢下士,卻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思慮多端而缺乏要領,喜歡謀劃而沒有決斷,想和他共同拯救國家危難,建稱王稱霸的大業,實在很難啊!於是從此離開了袁紹。就這樣,郭嘉一直賦閒了六年。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頗為器重的一位謀士戲志才去世。傷心之餘,曹操寫信給荀彧,讓他給推薦一位可以接替戲志才的謀士。於是,荀彧就將好友郭嘉推薦給了曹操。曹操召見郭嘉,共論天下大事,討論完後,曹操說:“能幫助我成就大業的人,就是他了!”郭嘉離開營帳後,也大喜過望地說:“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啊!”

從此,郭嘉便當上了曹操的軍事參謀—軍師祭酒,為曹操的四方征戰出謀獻策,忠心效力。——(慧眼識主)

當時,各路諸侯割據一隅,虎爭天下。在這種情況下,郭嘉對一個個敵手心理狀態的準確判斷,便常常成了曹操獲勝的關鍵。(讀心術爐火純青)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討張繡新敗,袁紹寫信羞辱。曹操正擔心自己不具備與袁紹抗衡的能力之時,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之說。他一連舉出十條理由,以證明“公有十勝,紹有十敗。”郭嘉的分析很具說服力,不但振作了曹軍將士的鬥志,更助曹操擬定了遠期和近期的作戰目標。同時,郭嘉也正式確立了自己在曹操軍事智能團中的核心地位!(這裡十勝十敗之說就不詳細介紹了)

建安三年(198年),劉備為呂布所破,依附於曹操。謀士程昱向曹操建議殺死劉備,以絕後患,曹操便問郭嘉有何意見,郭嘉認為:“的確。但曹公舉劍起義兵,為百姓除暴,推出誠信用以招攬英雄俊傑,恐怕仍未做到。現今劉備有英雄名聲,他在窮途末路時投靠我們而我們將他殺害,這是殺害賢士的惡名。那麼智者、將士都會自疑,再次想選擇誰作主人,那曹公要和誰平定天下?所以除掉一人之患,而危害到四海的聲望,安危的選擇,不可以不明察!”曹操亦有感於此,想到自己曾經因為殺死名士邊讓而引發張邈、陳宮等兗州士大夫們的集體造反,因此,便決定不殺劉備。後劉備借趁袁術北投袁紹之機,主動向曹操請求前去截擊。劉備逃離曹操身邊(此處可見其深謀遠慮,料事如神)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為了免於將來同袁紹作戰時前後受敵,決定先消滅在徐州立足未穩的劉備。當時的曹操其實面對這件事是猶豫的,他只怕前去攻打劉備,袁紹趁機攻佔許都!這時郭嘉分析道:“袁紹向來優柔寡斷,不會迅速作出反應。劉備人心未歸,立足未穩,迅速進攻,他必敗無疑。然後再回師對付袁紹,這是改變腹背受敵的最好機會,決不能失去。曹操聽了郭嘉的分析,大敗劉備,生擒其妻,活捉關羽!(這時的郭嘉大放光彩)

官渡之戰時,江東孫策準備發兵偷襲曹操!郭嘉諫言到:“孫策剛剛吞併了江東,所誅殺的都是些英雄豪傑,他是能讓人效死力之人。但是孫策這個人輕率而不善於防備,雖然他擁有百萬之眾,卻和他一個人來到中原沒什麼兩樣。如果有刺客伏擊,那他就不過是一人之敵罷了。在我看來,孫策必定要死於刺客之手。”孫策到了江邊,尚未渡江,果然被仇敵許貢的門客所殺。這或許是巧合,但確實為郭嘉的神機妙算添上了一筆。

(……)

建安十年(205年),郭嘉建議曹操多多招募重用青、冀、幽、並四州名士,收附民心,徹底鞏固控制抵禦。曹操採納了他的意見,甚至重用了曾經詆譭過自己的陳琳,果然有千金市骨之效。(關於郭嘉的神機妙算的事例就不一一列舉)

可惜的是郭嘉英雄早逝,在曹操聽取其計策徹底統一黃河流域以北地區後,在柳城歸來的途中,因患疾病而亡……

在曹操諸多謀士中,唯獨郭嘉最瞭解曹操,並且兩人關係親密,猶如朋友一般。據載,二人行則同車,坐則同席。在嚴於治軍的曹營帳裡,郭嘉有很多不拘常理的行為,但在偏愛他的曹操眼裡,“此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

奈何,郭嘉前腳剛去世,後腳曹操就遭遇了人生滑鐵盧,一場赤壁之戰,燒光了曹營百萬雄師,本已具備了一統河山之勢的曹操,最終卻是大敗而歸。

“郭嘉不死,便無三國——我們講一講恐怖如斯的謀士郭嘉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便無三國”不無道理,可事實就是如此天妒英才!他若不死,赤壁之戰誰勝誰負便無從可知……最後的天下或許不如歷史所演一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