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我一樣內向嗎?

別人有破冰行動,團建都很積極地去參加,每次到這種時候,我都很猶豫,我比較喜歡一個人靜靜地待著,可是不去的話,影響很不好,去的話,我又不知道該幹嘛,我總是傻傻地自己坐在一個角落裡,看別人居然玩的那麼開心,很是羨慕。

我在陌生人面前內向拘謹,但是在熟悉的人面前就很放得開,變得活潑健談,想必很多人都是這樣吧,如果在外人面前都很放得開,我會覺得這個人怎麼那麼熱情,他是想幹嘛?這樣的我是內向還是外向?


你和我一樣內向嗎?

看到有文章寫道:在心理學上判斷一個人是內向還是外向,不是看他是否健談,是否會說,這些是社交技巧問題,而不是性格特點,真正區別他們的是獲取能量的方式,外向的人可以通過社交來獲得能量,跟人聚會聊天對他們而言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而內向的人則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自己的內部世界,自己一個人待著,不管是看書思考還是發呆無聊,都比跟其他人相互客套要更加熟悉,所以跟陌生人交談時的狀態更能反映你本來的性格,你無法偽裝自己的內心感受,是激情飽滿還是疲憊不安,你能非常清楚的感知到,而你想跟熟人分享自己的生活,想要跟他們交談討論,這也很正常,人都有社交的需求。​


那為什麼內向的人在陌生人和熟人面前會有兩種不同的狀態呢?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卡尼曼在自己的著作《快與慢》中提到,我們的大腦有兩個系統,系統一快思考和系統二慢思考,系統一啟動的是習慣思維,他就像大腦的自動反應模式自有一套流程,就比如你每天早起穿衣洗漱,很少會去想我該怎麼穿衣服,扣扣子是這樣的嗎?擠牙膏該怎麼擠等等問題,因為你之前的生活經驗把它們變成了可以一鍵執行的自動程序,不需要思考,面對熟人的時候我們啟動的就是系統一,你會不設防,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因此你的反應就很自如,反應也很迅速。

可當你遇到陌生人時,這時就需要啟動系統二了,通常情況下系統二不會干預系統一的工作,可當系統一沒有套路可循的時候,系統二就不得不出面了,他十分謹慎,具有推理能力,會讓你產生更多的思考,這些思考有的有助於你進行理智判斷,但有的也可能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

比如你在熟人面前可能很少想過,我說出這句話合不合適,別人會怎麼看,我要不要說,或者要不要換個方式,可在陌生人面前這些問題就會冒出來了,系統二會不斷的進行推理,讓你跟別人交談之餘,還要分出很多精力去猜測其他人的反應,以及接下來自己應該做的反應,因此你會顯得比較拘謹內向,看到這裡相信你應該明白自己到底是內向還是外向了。​

所以,毫無疑問,我確實是內向的一個人了。我一直為自己的性格而苦惱,越長大越明顯,我不喜歡和別人交談,我覺得和一些不太熟的人交談,感覺都很沒有營養,我們的討論都是在比較淺顯的層面,不過不熟怎麼可能一開始掏心掏肺呢?這也正常。


你和我一樣內向嗎?

我和我的一個室友,住在同一個寢室,相處了四年了,多多少少是不是應該像姐妹一樣了,可是並沒有,我始終沒辦法和她變成我心中的熟人,大部分時間,我感覺我們像陌生人,自己過自己的,很少有交集,除非有事找我幫忙,我們才會說話。我覺得我過得挺痛苦的。

可是,我和另一個室友又是如閨蜜一般,所以,選擇誰可以做我的熟人,也是要看緣分,不是認識的時間長,同住一個屋簷下,就可以了。

我覺得自己挺自卑的,內向和自卑到底是什麼關係?人們常常把內向和自卑聯繫在一起,其實也包括我。

有一個心理學課程解釋道:為什麼自卑的人容易有內向的外在表現,大家都知道,自卑其實就是對自我持否定態度,他不能肯定自己,特別在意別人的評價,因此會顯得有些敏感,不敢表達自己等等行為,看起來就顯得有些內向。像我,在科室裡,老師問問題,我也不怎麼回答,我擔心自己說錯,或者是自己說的問題太低級了而被同學們嘲笑,我一般都不會很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去到哪裡,我也不會和別人聊天,我覺得這不是因為我自卑,而是因為,我真的不知道可以和對方聊什麼內容,也沒有興趣。

那為什麼內向性格的人容易變得自卑呢?從小到大我們接受到的觀念就是,外向性格是好的,外向性格的人更受人歡迎,說一個孩子內向,就好像說她孤僻,沒朋友不正常一樣,這樣的有色眼光無疑會給內向的人帶來很大的壓力,慢慢的他也會覺得自己不夠好了,除此之外因為內向的性格特徵,讓他在人前顯得低調拘謹,這也可能會讓他覺得自己不好,因而變得自卑。外向性格的人,去到哪裡都會和別人打成一片,充滿了歡聲笑語,參加各種活動也是衝在最前面的那個,全場的焦點都是他,此時此刻,感覺他簡直就在發光,擁有無限的人格魅力一樣,自然而然,內向的就像一個小透明,別人沒法注意到你。其實是不是內向不重要,有沒有自卑才是該關注的問題。


你和我一樣內向嗎?


周國平在書《風中的紙屑》裡說過一段話,

我天性不宜交際。

在多數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就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

可是我不願忍受對方的乏味,也不願費勁使自己顯得有趣,那都太累了。

我獨處時最輕鬆,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

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無需感到不安。


宿舍比較喜歡談論熱播的電視劇,還有娛樂新聞八卦,他們在談論的時候會說很多行內話,我一般都聽不懂,他們聊得歡天喜地的時候,我就在一旁靜靜地做著自己的事情,之前我會刻意去關注一下,看看能不能和大家產生共鳴,可是我現在不會了,那樣讓我感覺不真實,我有我自己感興趣,我可以和我的同道中人談論,沒必要刻意去迎合。

內向的人安靜,情感細膩,能專注做某一件事。

內向沒有什麼不好,但要劃分好內向和自卑的界限。職場中,可以做一個會說話的內向者,必要的官方的人際交流,社交技巧,還需要不斷提高。#職場寫作達人##職場寫作第3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