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時吃飯分餐 皇家聚餐用公筷 致敬老祖宗又文明又禮儀

“分餐”成為老百姓之間的熱議話題,而這個話題其實十幾二十年前就已經引發過多方關注和探討。


若是追本溯源,實際上在夏商時期,中國已經在“分餐”而食了。《宴飲觀舞圖》《河南密縣打虎亭漢代壁畫》《韓熙載夜宴圖》等知名古畫當中,都能看出現在所說的“分餐”是席地而坐、分案而食。


對於愛琢磨的吃貨而言,合餐還是分餐,值得探討,即便是“普通”吃貨,聊聊“吃”的方式,也是個有意思的話題。


#分餐&雙筷 你有啥想法#

請留言或私信好吃君吧


體現等級制度

自古就是坐一圈各吃各


「不管是分餐還是使用公筷,都在中國古代有著悠久的歷史。」


畢業於中央美院的鄧楠曾做過相應的整理工作,她介紹說,咸陽秦宮墓室壁畫《宴飲觀舞圖》《河南密縣打虎亭漢代壁畫》以及大家耳熟能詳的《韓熙載夜宴圖》等,都能看出現在所說的“分餐”是席地而坐、分案而食。


「這是周代宴饗禮的‘延續’,實際上在夏商時期,中國已經在‘分餐’而食了。」


商周時吃飯分餐 皇家聚餐用公筷 致敬老祖宗又文明又禮儀

《韓熙載夜宴圖》中的“分餐”


夏商的分餐是從考古出土的陶鬲推測,當時是一人一鬲,“而到了周代,禮,也將吃飯規定到了方方面面。”


鄧楠說,這體現的是一種等級制度,但作為周代禮樂重要組成部分的宴饗禮,不僅是上層貴族需恪守,而且影響到百姓生活,成為慣例、習慣。通俗地講,就連坐的位置都是固定的。


商周時吃飯分餐 皇家聚餐用公筷 致敬老祖宗又文明又禮儀

《河南密縣打虎亭漢代壁畫》中賓主宴飲和樂舞等場面


在鄧楠看來,古代分餐的實質還是建立在物質分配基礎上的。《禮記·禮器》記載:“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豆是盛食器具,這種區別反映了等級不同,配置不同。


《禮記·鄉飲酒義》中更是記載了筵席上主賓的位置,“賓主象天地也;介僎象陰陽也;三賓象三光也;讓之三也,象月之三日而成魄也;四面之坐,象四時也。”就是主人和不同的賓客四面對坐。


文獻中記載的很多。《陳書·徐孝克傳》中,御宴上徐孝克將御宴上自己案上的食物悄悄帶回家孝敬母親;《史記·項羽本紀》中鴻門宴,則記錄了座次位置……


「先秦時期所謂的分餐,實際上依然是等級的一個表現。」


食文化學者趙永強解釋,那時候的分食也是受當時條件所限,“老百姓家裡同樣是婦女不上桌,大家長單獨分到一桌吃飯,也是尊老的一種體現。”


傢俱影響進食

去宵禁用公筷宋朝開始


吃飯是席地而坐,面前則是擺上食案。鄧楠說,最初食案是類似現在的小桌子,而到了漢朝時期,從對於案的記錄來看,基本就是連婦人也可以輕易抬動的了,比如“舉案齊眉”孟光將食案舉到和眉一邊齊;《漢書·外戚傳》中許後親奉案伺候皇太后。


商周時吃飯分餐 皇家聚餐用公筷 致敬老祖宗又文明又禮儀

漢代漆食案


什麼時候出現大家在一起吃飯呢?鄧楠說,有一種說法是隋唐時期出現的“會食制”,理由是少數民族的高桌大椅的出現。但在很長時間裡,食物和餐具還是各自分配。


自唐朝,外來高腳桌椅傳進中國,高足坐具流行,讓垂足而坐成為“標準姿勢”,趙永強談及,那會兒貴族家庭也有使用“圍桌制”餐飲的了,“在古代畫作中常能窺見。”比如傳世繪畫《宮樂圖》,圖中十多個宮女圍坐在一張大案前,一面和樂,一面宴飲,坐的不是幾人合用的大條凳,而是看來頗為精緻的單人椅。


到了宋代,商業經濟越來越發達,“特別是還取消了宵禁,那時的東京汴梁幾乎24小時供餐。”在趙永強看來,餐桌形式越發成熟,圍食餐飲自然多起來,加上宋代商業發達——商人多,流動性就大,“不可能天天自己回家做飯,在外就餐的可能性多了,幾個人坐一起吃飯的情況也就逐漸出現,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特別是宋代出現了新的烹飪工具——耐用結實的鐵鍋,花式炒菜應運而生,再加上那時油、蔬菜等原材料種類富足,食物豐富多樣。因此從宋代開始,合餐趨勢愈發明顯而普及。大家圍桌共食,餐廳廚師就要適應這種進食方法,做出的菜品也要適應如此進食方法,逐漸演變成定式。


與此同時,出現的公筷。《西湖餘志》載:“高宗在德壽,每進膳,必置匙箸兩副,食前多品擇其欲食者,以別箸取置一器,食之必盡……吳後問其故,曰:‘吾不欲以殘食與官人食也’。”宋高宗趙構吃飯用公筷夾菜給自己,不沾自己口水的剩飯賞賜給宮人們。好做派!


《紅樓夢》有“定食”

旋轉餐檯或在天津發明


有人說火鍋是徹底打破分餐制。鄧楠介紹,中國的火鍋歷史相當早,陝西西周墓葬中曾出土“白乍井姬鼎”,底部盤內可置炭火加熱,專家根據當時飲食習慣推測,這可能就是一人食的“小火鍋”。


商周時吃飯分餐 皇家聚餐用公筷 致敬老祖宗又文明又禮儀


在出現合餐之後,是不是完全取代分餐了呢?鄧楠以《紅樓夢》的幾次吃飯做比較:


“黛玉進賈府的第一餐就是大家坐在一起吃飯。”而老太君還請史湘雲時,賈寶玉的提議就是:“吃的東西也別定了樣數,誰素日愛吃的,揀樣兒做幾樣。也不必按桌席,每人跟前擺一張高几,各人愛吃的東西一兩樣,再一個十錦攢心盒子、自斟壺……”鄧楠說,其實這種統一的標準,就是現在日餐裡的“定食”,而中國早在隋唐時期就已經出現了。


之前新報曾報道,受聘於天津北洋軍醫學堂的伍連德曾在1911年到東北抗擊鼠疫。有說法是,伍連德在東北地區製作了“旋轉餐檯”,就是和現在旋轉圓桌類似。天津文史學者周醉天說,伍連德發明的這個“旋轉餐檯”還有個特點——餐桌上每道菜旁都放著一雙公筷。


“從目前所存的資料來看,這個旋轉餐檯的發明,起源是其第一位妻子黃淑瓊的肺結核病。”周醉天說,肺結核在青黴素發明之前可以說是不治之症。伍連德從衛生角度認為,應該採取分餐制。


分餐制古之有之,但當時已經不再是中國的“主流”,合餐共食已經成為日常之舉。伍連德發明了帶公筷的旋轉餐檯,既照顧了飲食習慣,也在一定程度上掐斷了傳染途徑。


周醉天介紹,伍連德1905年結婚,1908年就到達天津,3年後從天津去哈爾濱開始了抗擊鼠疫的工作。之後舉家搬遷到北京,後在北京、東北之間頻繁來往。從時間、經歷、精力等各個方面考量,周醉天分析,很有可能是在相對安逸高薪,在天津的北洋軍醫學堂擔任3年“副校長”時期,伍連德發明的帶公筷的“旋轉餐檯”。


三菜一湯中餐西吃

百年前的津味嘗試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西餐在天津比較盛行,有些中餐館也想借鑑西餐分食的方法。


趙永強研究陸文鬱《蘧廬集》中就發現過相關記載:“登瀛樓有一時期發展中餐西吃法,每人一份三菜一湯,佐以焦烤花捲,並不見佳。餐具不能叉刀勺,仍用箸。湯亦不似。並不是中餐不能西吃……此法我以為多用燒烤燜鰨……燴須湯汁濃而物少,純歸湯用,以按照西餐辨法,如鮑魚湯,魚切絲只不過十數絲,而湯須味清豔,可撒胡椒末。菜品以整大塊由食者自用刀切叉食……”


當時登瀛樓、鴻賓樓等大飯館菜品當中融合日料比較成功,而進一步再容納西餐就沒那麼成功了,“發現這種形式對應中國飲食習慣還是有一些不適應,不方便。”


分餐還是合餐,趙永強認為,這和一地長久以來形成的飲食習慣、烹飪方法、菜品菜式都有直接關係。


「西餐菜式適合分餐,大多數中餐不太適合分餐,除了個別菜式,比如廣東粵菜很多是按‘例’上,再有咱們天津燕春樓等餐廳的紅燒牛尾,也是一人一小碗的形式,當然價格較高,要是清炒蝦仁也按照這種形式,一小碗倆蝦仁就有點貽笑大方了。」


有著千年歷史伴隨歷代供餐制發展演變而來的進食風格,早被國人習慣,“這個餐桌賦予了很多文化內涵——朋友交往、親人團聚等等,也因此,想要完全顛覆也不太現實,我有經營餐廳的朋友實踐過,按照每人一例的形式上菜,堅持一段時間就放棄了,有難度,給餐館也造成一定的成本負擔。分餐可以適當參考,像現在自助餐、單位食堂、快餐就相當於分食分餐,至於純中餐館不妨借鑑早前就熱議過的‘雙筷制’。”


浙江工商大學趙榮光教授提倡的雙筷制,趙永強一直很認可,“一雙‘進食筷’,另一雙用來夾食、撿食的‘取食筷’,這比所謂的公共筷、公共勺還要方便,甚至比某些高級餐廳服務員佈菜都要方便得多。”


商周時吃飯分餐 皇家聚餐用公筷 致敬老祖宗又文明又禮儀

安全用餐 健康飲食

祝永遠吃得開心滿足


監製 | 大睿

文 | 水綠如藍 流食吳小兜兒

圖 | 受訪者提供

編輯 | 流食吳小兜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