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評傷痕文學啟蒙之作《班主任》的人物形象塑造及思想主題

劉心武的《班主任》在文學史上有著很高的地位,它被許多人看做是傷痕文學的開端,也標誌著我國當代文學在歷盡洗劫後出現的真正轉機。其實這篇小說放到現在來看,還是有許多問題的,但放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它如報春小鳥一般,是第一個,是首創,所以,其價值不容忽視。

我想從人物形象以及主題思想兩個方面對《班主任》進行解讀。

這篇小說,創造了好幾個十分典型的人物形象。謝慧敏,高大、健壯,是班裡的團支書,在“道德”上有極高的追求,以至於,深深受到了四人幫的毒害。她認定《牛虻》是黃書,認定穿裙子是資產階級思想,認定報紙上沒有推薦過的都是黑書、黃書,並且,在別人指出她思想上的錯誤後,她並不會及時認識到並改正,而是覺得對方奇怪。她就是一個既單純善良又盲從迷信,既品行端正又僵化無知的深受四人幫毒害的少女。

與謝慧敏類似的,還有宋寶琦,班主任張俊石驚奇地發現,即使宋寶琦會看《牛虻》,但在宋寶琦心裡,也同樣認為《牛虻》是黃書,這正是受到四人幫法西斯文化專制的影響。張俊石也因此更對四人幫深惡痛絕。

但同時,小說還塑造了石紅這樣一個形象,可以說,她與謝慧敏的“極左”完全不同。石紅家境好,會穿碎花裙,也知道《牛虻》值得一讀,還會讀報刊上沒有推薦過的書,譬如《青春之歌》。石紅對馬克思主義有自己的思考和認知,她的思維沒有固化。她在小說中,就像陽光一樣,帶來了光亮。

不可否認,這幾個人物的特點都是十分突出的,可以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人物刻畫比較片面,扁平化。比如謝慧敏,是完完全全的“極左”,而石紅又是一個完美的、理想化的人物。而一個真實的人一定是飽滿的、多面的,這一點,在《班主任》中並沒有體現出來。

《班主任》中,最直接表明作者創作目的話,應是那句“救救被四人幫坑害的孩子”,可以看出,作者對四人幫是深惡痛絕並直接批判的。

在小說中,借班主任張俊石的心路歷程,也反映了這一點。

張俊石先是由於謝慧敏不能正確認識《牛虻》而對四人幫產生了憤恨:“謝惠敏正當風華正茂之年,滿心滿意想成為一個好的革命者,想為共產主義這個大目標而奮鬥,卻被"四人幫"害得眼界狹窄、是非模糊。”而後,當宋寶琦說出他也認為《牛虻》是黃書時,張俊石認識到四人幫的毒害有多麼的深,“一種前所未及的,對“四人幫”銘心刻骨的仇恨,像火山般噴燒在張老師的心中。”,張俊石也感覺到,他從未這樣憎恨過四人幫。

由此可見得,作者劉心武對四人幫也是憎恨的,他在上世紀70年代的文化環境中,敢於首次直接批判,是可嘉的。但同時,也有一定問題。他一直在強調、批判的,是“四人幫”,而非“文化大革命”,作者並沒有在文中明確提到過文革,再結合劉心武其他一些關於文革成果的作品,可以想見,起碼在創作《班主任》時,作者心對文革是有情感的,他並沒有認識到文革的危害。而在《班主任》中,也仍然存在政治先行,也仍然沒有擺脫文學與政治的結合。

總體來說,《班主任》是有它的問題所在的,但其作為第一部批判反思揭露傷痕的小說,其地位與價值,值得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