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50年!他種的“黃渡番茄”特別好吃

新民晚報訊(記者 陳浩 特約通訊員 劉必華)黃渡番茄,又稱黃渡大紅番茄,個大皮薄、色澤鮮豔、沙甜汁多,在上海郊區有良好的聲譽。黃渡番茄之所以名聲在外,主要是黃渡地區有一大批示範推廣和鍾情於番茄事業的種植能手。在曾經蔬菜之鄉的泥崗村,就有一位家喻戶曉,有著50年番茄種植經驗的老法師——張桂平,他種植的番茄特別好吃。

一種50年!他種的“黃渡番茄”特別好吃

圖說:黃渡大紅番茄 劉必華 攝(下同)

眼下正是番茄的採摘和上市季節。近日,記者在泥崗村西陳村民組田頭一座大棚內,看到了正在採摘番茄的張桂平夫婦。

整個大棚充滿生機,一排排纏繞竹架的番茄藤蔓上,掛滿了無數紅綠相間的果實,每個番茄個頭圓潤,色澤誘人。今年,肯定又是一個豐收年。很快,地上堆滿了老張夫婦採摘的番茄。“請你嚐嚐我們種的番茄,味道怎麼樣?”老張愛人熱情地將一隻擦洗乾淨的番茄遞到記者手上。記者一嘗,頓覺口中帶甜,甜中帶酸,酸中帶沙,沙中帶糯米,這黃渡大紅番茄的味道真的好。

一種50年!他種的“黃渡番茄”特別好吃

圖說:張桂平夫婦

今年75歲的張桂平,是土生土長的當地農民,也是一位有著50年豐富經驗的番茄種植能手。

老張介紹,黃渡地區種植番茄的歷史要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末,當時的番茄種子是從保加利亞引進的,為此當地還邀請了浙江嘉善的農業專家前來指導。

依託優良品種和獨特的土壤條件,黃渡地區出產的番茄個大、飽滿、皮薄、色豔、甜糯、汁多,深受市場歡迎。從此,黃渡番茄的名氣也越來越響。

黃渡產的番茄除了供應市場外,一部分還供應上海益民食品廠,用於製作罐頭及相關產品。

一種50年!他種的“黃渡番茄”特別好吃

圖說:番茄個大、飽滿

後來,張桂平成了生產隊裡的番茄育秧員和推廣員,他培育的番茄秧苗品質好,其他生產隊都慕名前來購買。

改革開放後,農村實行了土地承包制。張桂平憑著一技之長,選擇了種植番茄的致富途徑。20年前,他選用了美國大紅與北京早紅雜交的“903”番茄品種,該品種個兒更大,品相更好,吃口更佳。最高峰時,張桂平家種植的番茄有8000株,無論在當地還是到其他地方賣,只要貨到,立即被爭搶一空。如今,不少老吃客還時常惦記著他:“要吃正宗黃渡番茄,就去找泥崗村的張桂平……”

老張與番茄打了幾十年的交道,他說番茄好吃但最難服侍。番茄的種植過程十分複雜,要經過下籽、育秧、翻秧、鬆土、定植、搭架、施肥、澆水、覆膜、整葉、修枝等一系列工序,不能有絲毫馬虎。還要防止高溫、乾旱、暴雨、颱風以及病毒危害,不然會直接影響到品質和產量。

老張是熱心人,每當有人遇到番茄種植方面的技術難題找他時,他總是毫無保留地細心指導,無私幫助。過去種番茄都是露天種,果實要到7月份自來熟時才採摘。後來採用了大棚種植,採摘時間提前到了4月上旬。大棚種植比露天種植,成本提高不少,付出的辛苦也更多。村裡青年人多到外面工作,種植番茄的人越來越少了。

一種50年!他種的“黃渡番茄”特別好吃

圖說:老張的番茄不愁銷路

老張夫婦近年來由於年齡、身體等原因,番茄種植面積已減少到了2000株(每年可收番茄2000公斤,獲利約4萬元)。記者問,每次採摘這麼多番茄怎麼銷售?有困難嗎?老張信心滿滿:“這個不用擔心,我們有很多回頭客,都是客人上門自提,採摘的番茄一二天就賣光了。”

老張很看重“黃渡番茄”這塊“金字招牌”。安亭鎮在2016年已委託有關部門逐步恢復黃渡番茄種植,推進地方品牌發展,他說“黃渡番茄”一定會能夠東山再起,重振昔日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