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門官為何成為了王安石的政治剋星

宋神宗熙寧六年的時候,河南光州地區蝗蟲之害氾濫成災,農民種的莊稼被咬噬殆盡。不僅如此,老天爺似乎也跟光州老百姓作對,一滴雨都沒下,田地乾裂。這可苦了光州地區的老百姓,一開始大家還能靠吃麥麩湊合度日,後來麥麩沒了,就挖草根,啃樹皮,在往後竟然出現了人吃人。在光州通往京城汴梁的路上到處可以看到因飢餓而死的老百姓。

然而在天災面前,老百姓還不得不面對人禍。原來當時王安石正在全國推行變法,其中一條叫做青苗法,說白了就是政府為了促進農民的農業生產,出臺的農業信貸政策。主要內容是在農民自願的基礎上,政府給老百姓提供優惠貸款,用來進行農業耕作,購買良種。這本是一項好政策,可是卻讓王安石手下的官員們把經給念歪了。他們不僅強迫老百姓貸款,還把利息提的很高,成了高利貸,從而謀取大量的私利。平常年景,老百姓還能勉強維持必要的生產和生活,可面對大旱,老百姓根本無力償還政府貸款。而官府向催命鬼一樣逼著老百姓還貸。老百姓為了還債,要麼賣掉了家產,要麼賣掉兒女,實在不能抵債的就給政府服苦役,甚至有的被逼到了以死逃債得地步。私下裡,老百姓一提到青苗法,紛紛是咬牙切齒。而在地方官員呈報中央的折文裡,則是大肆吹噓青苗法是如何如何好,農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績,連續多年大豐收。


一個門官為何成為了王安石的政治剋星

眼見家鄉實在是呆不下去了,光州地區難民為了生存,紛紛流入京城,一時間京城人滿為患。眼見於此,守衛京城四門的一位叫鄭俠的門官顯得憂心忡忡。這個鄭俠是何許人也呢?此人是進士出身,他的父親鄭翬和王安石因為都曾在南京做官,還是好友。王安石時常到鄭家串門,因此對鄭俠這位後生十分熟悉。在王安石做了宰相後,馬上提拔鄭俠做了河南光州地區的司法參軍,也就是掌管司法刑獄的官。在這個崗位上,鄭俠可稱得上是兢兢業業,大大小小的案子在鄭俠手裡接手了不少,無一差錯,每一件審結的案子在經中央報批的時候,王安石也是十分給力,俱是同意,可見王非常欣賞鄭俠的能力的,而鄭俠也拿老王當成了恩人和知己,雙方書信來往不斷。看著自己的這位賢侄工作做得不錯,老王有意讓小鄭回京做官。恰巧此時鄭俠在光州的任期已滿,回京述職。一回京,鄭俠就來拜會王安石。

兩個人客氣寒暄之後,王安石微笑著問到:“小鄭啊,光州地區新法推行的怎麼樣?老百姓是不是很擁護?”看著眼前這位已經年過半百的宰相,自己的恩人,鄭俠不敢有絲毫隱瞞。痛陳新法的種種弊病,如賦稅太重、徭役太多、官員嚴苛等等。說著說著,鄭俠偷眼觀察旁邊的王安石,臉上沒了一點笑模樣,眉頭緊皺,臉色鐵青,使勁地咬著嘴唇。或許是感到自己說話有些太沖了,鄭俠趕緊話鋒一轉說道,“新法的政策是好的,就是有些地方官員沒有貫徹好,導致老百姓紛紛不滿。”“好了,小鄭”,王安石打斷了鄭俠的話。“最近中央正在選拔京官,但是要通過新法的考試,我有意留你在首都任職。你什麼意思呢。”老王原以為鄭俠會對其感激涕零,滿口答應。可哪成想鄭俠來了句,“我讀書不多,對新法條文不瞭解,恐怕擔任不了京官,謝謝您的好意。”

試想老王此時的內心是作何感想,熱臉貼在了人家的冷屁股上,讓眼前的這個毛頭小子潑了一頭涼水,自己好歹也是一國的宰相。這次雙方的交談以不歡而散告終。為了懲罰鄭俠對新法的汙衊誹謗,王安石責令人事部把鄭俠一擼到底,讓其成了守衛京城的門官,目的是讓小鄭好好反省一番,以觀後效。至此之後,王安石時不時會派人來詢問鄭俠是否對新法改變了態度,可鄭俠就是頑抗到底,就是反對新法,老王傷心地感嘆道,真是冥頑不靈呀。

熙寧六年光州發生的旱災,觸動了鄭俠的政治神經。一是自己畢竟在光州地區任過職,對這個地區的老百姓懷有深厚感情,二是光州的問題絕不僅是天災問題,更為重要的還有人禍,它證明新法是錯誤的,必須要廢除。鄭俠原打算面見王安石,再次向其陳述新法的弊病,可他冷靜下來一想,王安石根本不可能聽他的意見,沒準還會痛罵自己一頓。怎麼辦?晚上鄭俠一個人在自己的屋子裡來回踱步,思索著對策,忽然,其眼睛一亮,有了主意。

既然勸宰相不行,那就向一國的最高主宰——宋神宗彙報。少時,鄭俠曾學過繪畫,也算得上是妙筆丹青了。他連夜畫了一幅《流民圖》,在這幅圖畫上,畫的是為了還清政府的農業貸款,衣衫襤褸的難民們正在帶著腳鐐砍樹掙錢,畫面直觀生動栩栩如生。為了配合這幅圖,鄭俠還寫了《論新法進流民圖疏》,這份奏疏的大意是:去年蝗災,秋冬大旱,麥苗枯萎,顆粒無收,請求陛下開倉賑濟災民,廢除一切不合理的政策,以上應天心,下延百姓垂死之命。臣聽說南征北伐的部隊在前線取得大捷,朝中一片頌揚之聲,料想沒人將百姓典妻賣子,折房賣屋,流離失所的慘狀上報給陛下。臣把近日看到的情景,畫成一幅圖,只要看一眼就會禁不住流淚。天下還有比這更慘的事情嗎?如果陛下按臣所言,廢除新法,十天之內不下雨,就將微臣推出宣德門外斬首,以追究臣的欺君之罪。


一個門官為何成為了王安石的政治剋星

畫和奏摺有了,可怎樣才能讓宋神宗看到呢,自己人微言輕,根本不可能把這兩樣東西送到神宗手裡。鄭俠又是絞盡一番腦汁。最後鄭俠想到了供傳遞國家文書和軍事情報的人員換馬的場所——朝廷的驛站,他把自己畫的圖和奏摺假冒成邊關的急報,通過驛站的好朋友借來馬匹送到了專管中央政府公文的銀臺司。不久宋神宗在審閱奏章的時候意外看到了這幅《流民圖》和鄭俠的奏摺。看著看著,這位國家的最高首腦不禁留下了眼淚,他沒有想到自己國家的老百姓原來過的是這麼苦。官員們的奏摺裡從來告訴自己的都是全國一片歌舞昇平,安居樂業。看完這兩樣東西,宋神宗趕緊召集家裡人開了一個緊急的家庭會議。參加者有宋神宗、太皇太后、還有皇上的弟弟,在這些人中唯一支持變法的就是宋神宗,大家商討了半天,最終達成了一致意見——馬上廢除新法。那一夜宋神宗輾轉反側,徹底失眠了。一想到那些流離失所的難民,皇帝就如刺在背。

在第二天的早朝會上,面對滿朝的文武大臣,皇帝命令身邊的太監宣佈了一道旨意:廢除青苗法、保甲法、市易法等新法,同時開倉賑濟災民。這道旨意一頒佈,以王安石為首的改革派們頓時暈了,他們不知道坐在龍座上的皇帝怎麼突然間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由新法的支持者變成了新法的反對者。一個個把腦袋都搭了下來。王總理本想上前問問原因,哪知聖旨一宣佈完,皇帝就罷朝了。廢除新法的消息不脛而走,老百姓們歡呼雀躍,有的還放起了鞭炮以示慶祝,在他們看來新法這塊壓在他們頭上的大石頭,終於被推開了,渾身輕鬆。又過了幾天,一直沒下雨的老天爺也下起了大雨,深處宮中的宋神宗暗自叫到,看來鄭俠說的是對的,要不怎麼老天爺會突降甘霖呢。正當甘霖滋潤大地的時候,又有消息傳來,曾經的皇帝身邊的紅人,一國的宰相,黯然辭職了,理由是身體有病。而後來人們才逐漸知道,原來是一個小門官的一幅畫和一道奏摺扳倒了大宰相。


一個門官為何成為了王安石的政治剋星


王安石在推行變法時曾言:天變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這“三不足”彰顯了其作為一名改革政治家的大無畏氣概。然而他領導的變法遭遇到的抵制也是前所未有的,就連其原來的好友司馬光等人都走到了其對立面,勢同水火。為了推行變法,王安石把政敵們一個個打壓下去,流放的流放、貶謫的貶謫,可反變法的呼聲卻從未停止過。最終王安石倡導的變法走向了窮途末路,其後繼者更是將變法作為了派系鬥爭傾軋的工具,這加劇了北宋中後期的政治動盪混亂,朝政愈加腐敗。王安石變法的失敗,與其說是保守派的阻力過大,觸動了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倒不如說是這場變法從內容到用人都有極大的不當之處,變法者利用改革之機大肆與民爭利,搜斂錢財。任何變革,沒有老百姓的覺醒、信任、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而王安石恰恰是裡外都不討好,民與官都成了其變法的堅定反對者。王安石也成了歷史悲劇人物,實在讓人嘆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