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養育,孩子成功了卻不快樂!為人父母都該懂得這個心理原理

有一種養育,孩子成功了卻不快樂!為人父母都該懂得這個心理原理

01 期望孩子“心靈自由”的焦慮媽媽圈

最近孩子小學家長群裡大家熱議一篇《海淀家長對不起,順義媽媽的生活才叫做“不配有夢想”》,讓我們見識了比海淀媽媽還雞血的順義媽媽圈。

一些認識的優秀家長看後,不禁自嘲:不是一個世界的,相比之下,感覺自己就是個渣媽。

有家長安慰道:在北京就不能比:不能比誰官大,不能比誰學歷高,不能比誰的房子大,不能比誰的孩子牛……淡定,要不沒法生存了。

還有人說:上國際校,需要有一顆大功率的心臟。

學費20萬,校車費2萬,校服費2萬,餐費1萬,各種興趣班每門1-2萬,遊學費3-5萬,材料費、設備費、比賽費什麼的之類單算……各種費用至少是學費的double(雙倍)。

而且,目前看來不只是錢的距離,三天兩頭出國遊學。別說國際校了,我同事的娃上史家小學,但凡是個假期,都得出國。

著實,有朋友的孩子上國際學校,父母身上真是有股濃濃的焦慮味兒。

曾經以為上國際學校是為了給孩子一顆自由的靈魂,現在才知道不是。

首先“被綁架”的是父母——家裡沒個礦,那是真撐不起。

有幾個人家裡有礦呢,沒有礦又要上“拼錢拼能力拼時間拼精力”的國際校,怎能不焦慮?

焦慮的父母身後,哪可能有一個“心靈自由”的娃?

02 為了孩子的未來,必須“被裹挾”著向前衝

好吧,國際學校夠不著,上公立學校總可以吧。

確實有一些在北京順義上國際學校的小夥伴,去了一年,又回來了的。

但是公立學校也不是放羊的,各種雞湯雞血雞娃,不只是存在於海淀黃莊。

有一種養育,孩子成功了卻不快樂!為人父母都該懂得這個心理原理

有一次在課外班的等候區聽見一位媽媽對同伴說:“我們這輩拼命學是為了謀生,為了工作,為了車子房子。以後的孩子不愁房,不愁車,工作肯定也有,你說現在逼著他們比我們那時還拼命學,是圖個啥?”

另一位家長說:“大家都拼命學,你不學是不可能的。你不跟著走,就出局啦!”

這位媽媽說:“總得圖個什麼吧?”

另一位家長說:“圖的就是為了讓孩子更有競爭力,讓他們活的更有安全感。”

媽媽們一邊推著孩子向前衝,一邊懷疑著自己這麼做是不是正確的。

“為了孩子更有安全感”,似乎是一個讓人心安理得的“終極目標”。

咋一聽,是有道理的:

當你和別人一樣讓孩子去學習各種課外班的時候,你感到自己沒有落伍,你會有一種“你有我也有”的安全感;

當你帶著孩子奔波在補習班的路上,把時間填滿的時候,會有一種“沒有浪費時光”的安全感;

當你覺得孩子去學了“豐富”的知識,未來可能有出息,你會有一種“孩子會為我爭光”的安全感。

但是,這些真的能給孩子未來安全感嗎?

03 學業事業有成了,但是依舊沒有安全感

有一個前同事,家境優越,名校畢業,長相出眾,在自己的崗位上幹得小有成就,深得領導賞識。

按理說,這樣的女孩,應該是最有安全感的人了。

但是她並不是。

有一種養育,孩子成功了卻不快樂!為人父母都該懂得這個心理原理

在部門裡眾所周知的一件事情是,她總在相親或談戀愛。

她找了一個又一個,有一次還在父母催婚的情況下“租”了個男友回去,但最終也沒有穩定的對象。

問為什麼,她說,我想找一個能給我安全感的人,他要在物質上和精神上都能夠很好的滿足我,照顧我,給我很好的安全感。但我找了那麼多,沒有一個合適的。

照這樣的標準找,這位優秀的女孩可能永遠也沒法找到,因為她這種安全感是別人給不了的,是自己從小成長的經歷中積澱的。

安全感是渴望穩定、安全、可控的心理需求。

根據心理學家John Bowlby提出的依戀理論認為,安全感最早起源於孩子與父母的依戀關係,來源於父母對孩子“敏感、及時且無條件的愛”。

從另一個角度,阿德勒提出了“自卑”這個與“安全感”相反的概念。

他認為,自卑是一種人面對外在環境時體會到的不足感。這種不足感可能因為身體原因、生長於貧困家庭或者不當的家庭教育造成。

其中,不當家庭教育是最常見的原因。不當的家庭教育可能使得人在童年經常感受到無助,不如別人,或覺得只能依賴別人,這些是自卑的最初來源,也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小時候,我們聽著父母對我們的“期望”長大。

比如讚揚:“好孩子,這次考得不錯,爸爸週末帶你上街去。”

或者責備:“別人書念得那麼好,你怎麼就這樣給我丟臉?讀不好書,長大隻能追著牛屁股,臉朝黃土背朝天,你以為會有什麼好日子嗎?”

於是,為了讓父母滿意,孩子不斷鞭策自己努力學習。

終於有一天,學業優秀了,但是人格卻還是自卑的,依然沒有安全感:

不相信自己能行,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懷疑自己的能力,懷疑別人付出的情感。雖然在事業上不斷追求上進,但在感情上卻不斷失敗,心理上不斷受挫。

在父母看來,孩子出息了,有了他們希望的“安全感”,但孩子自己知道,內心始終沒有安全感。

04 希望孩子給自己安全感的父母,無意識地傷害了孩子

作為80後的一代,我反思我們的父母,以及我們作為父母,是如何希望孩子給自己安全感的,又如何傷害了孩子的。

我的一個同學曾經告訴我,當她想找工作的時候,她的爸爸是反對的:“希望你考研,不是別的,是為了讓你以後活得更有尊嚴。”

同學說:“無論我怎樣努力,他都不會欣慰地表示“滿意”,而是提醒我“不進則退”,讓我“更進一步”。不過,雖然內心不滿,但是我還是聽了爸爸的話,還說服自己,這是為了未來的尊嚴。”

我們被鞭策著向前,貌似為了自己,其實是身不由己。

長大了,工作了,成家了才發現,父母在幫助我們“成功”,滿足他們“期望”的同時,也留下很多讓我們無法感受到安寧的東西:根深蒂固的虛榮感,深入骨髓的不安全感,對自己“價值”的不信任感…….

為什麼我們的父母會“自私”地利用孩子滿足自己?

後來我學了心理學,才知道他們基本上不是故意的。

或許是因為他們那個時代的各種匱乏:不能吃飽穿暖,無法受到想要的教育,對“權威”無條件的服從,甚至無力掌控自己的命運......那個年代的父母,多數過的是比較失敗的一生,或者說是不滿的人生。

當這些“不滿”的父母無法接納這個現實時,他們就將自己的期望寄託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的成功來解除自己的遺憾:

如果父母們因為學歷太低而抱憾的,就會期望孩子考到高學歷;因為貧窮受制於人,就希望孩子能賺大錢發大財;因為地位卑微而委曲求全的,就希望孩子能仕途得意,有權有勢。

總之,如果孩子實現了他們的願望,就幫他們實現了自己對人生的掌控感和安全感。否則,他們就會感到焦慮,挫敗,失望,甚至是人生沒有意義。

分析這些原因,並不是怪罪父母,而是讓自己瞭解,父母帶來的“傷害”多是無意識的。

更重要的是,覺察到這些,當我們身為父母時,就有機會去改變這樣的“傷害”

04 學會對自己的安全感負責,是對孩子最深遠的愛

難道我們聽任孩子發展,不管不問,讓他們隨波逐流,自生自滅?

這個問題,我的一位心理學老師曾經回答了:“你想孩子發展成什麼樣,那你就先活出那個樣子。”

如果你想孩子活得自信從容,那你就不能天天焦慮迷茫;

如果你希望孩子對生活充滿熱愛,那你就要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如果你期待孩子跨越階層,那你就先去跨越,你的經驗可能是孩子躍遷的寶貴財富;

如果你想要孩子活得有安全感,那你要知道如何滿足自己的安全感......

當我們不可能再回到童年,不可能再給我們的父母一次機會按照“John Bowlby的安全型依戀關係”再給我們最初的安全感時,我們只能選擇“做自己的父母”,對自己負責,給自己安全感。

怎麼做?

曾經從古典老師的書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安全感不是從別人身上要什麼,而是從內心深處,一種被需要的感覺。

換言之,就是我們對他人,對社會是有價值的,有用的。

這種“有價值,有用”,是我們安全感的基石。

它應該由我們自己創造,而不是指望孩子去實現。

看過一個新聞,說的是山東鉅野的一位老人——姜淑梅的故事。

這位老人曾是一個“九段文盲”,完全不認識字。後來因為丈夫去世,太孤獨,在60歲時開始學習寫字,希望通過讀書來抵禦寂寞。

老人抓住身邊的任何機會學習認字,寫字,最終,她學會了很多字,開始沉迷書海,大量閱讀。

在老人70多歲的時候,開始寫作自己的故事,併成功發表。

到目前為止,老人已經出版了5本書,成為了一個作家,而且她還希望自己有生之年,成為一名畫家。

有一種養育,孩子成功了卻不快樂!為人父母都該懂得這個心理原理

這位傳奇奶奶的故事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發。

從安全感的角度來看,老人在老伴兒去世後,對自己的安全感負責,學習認字、寫作,不僅滿足了自己,而且創造了社會價值。這樣的老人,一定不會覺得空虛,不需要讓兒女來滿足自己的安全感。

這也讓我想起好友跟我說起自己的狀態:

我媽自己在家忙活著呢,她現在很懂享受生活,一星期不打電話都不會想我;

閨女放出去夏令營玩兒得不亦樂乎,我一天打一次電話還嫌我打得太頻繁,打擾她“工作”;

哎呀,媽媽和女兒都不找我了,我也得去多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老了得有自己的生活。

有一種養育,孩子成功了卻不快樂!為人父母都該懂得這個心理原理

實際上,這就是一家獨立自主又充滿安全感的三代人。

父母有安全感了,自然就會“傳承”給孩子,孩子將來也會“傳承”給她的孩子。

對自己的安全感負責,這是父母對孩子最深遠的愛!

-End-

“有料家庭教育”,持續提供有價值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服務。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