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為已 天誅地滅

人不為已 天誅地滅

人不為己 天誅地滅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咋一聽感覺是大奸大惡之徒才會說出的話,並帶著一絲狠勁。在常人的映像中對於這句話的理解差不多是為了利益可以無所不做,有利不圖天誅地滅。現實生活中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被天誅地滅的案例其實也不少。今天站在我的角度重新把這句話的意思解一遍,以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這句話。

首先“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出自佛教著名經典《佛說十善業道經》,經中說:人生為己,天經地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然後那問題來了佛說會有錯嗎?而且還是說的是善業,那是我們大部分人理解錯了還是佛說錯了呢?接下來我開始和大家解釋這段話。

全句的讀音都是正常讀法,有人說這個為是第二聲,其實無論是第二還是第四聲都沒關係。整句話最關鍵的一個字在於“己”理解這個字就真的明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了。

”是指自己,但是不是我們常人理解的自己。從人的角度來講分為先天和後天,差不多一個人從出到十六歲這段時間就是從先天到後天的轉變過程。先天的狀態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看嬰兒就知道,嬰兒是無思無慮的,不分善惡的,以萬物為芻狗的,一視同仁的。正常的人看到了孩子會萌發出愛意,一般的動物看到嬰兒了也不會去傷害他,這就是先天無為的狀態,也是儒釋道提倡人們所追尋回來的人所本有的這種狀態。後天狀態從孩子開始懂事起就開始接觸這個大世界,開始有了美醜,善惡,好惡,七情六慾,差不多在十四到十六歲左右先天陽氣退淨進入後天純陰的狀態,這個時候伴隨著我們的就是苦多樂少,成天為了慾望為了利益而生活,會活得越來越累。

人不為已 天誅地滅

純真無邪的孩子

那為什麼要用“己”而不用“我”呢?這個其實就是這句話的核心。五行金木水火土,再分陰陽,土就分為“戊”陽土,“己”為陰土。土的位置在中央,代表本性,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的這個性。這個人之初的性就是先天,五行中以“戊”土為代表。然後人開始長大了由於習氣的原因導致這個本性離我們越來越遠了,這就是“性相近習相遠”。離我們遠不是因為他走了,而是因為被習氣給矇蔽了,發現不了了,但是在特殊的情況下還是偶爾會出現,只是我們正常人很難察覺到。

“人不為己”意思就是要我們學會發現這個“己”土,然後通過這個”己“土返回到戊土。就是道家講的“後天返先天”。一旦能返回先天那就直接可以做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境地,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算命的人都說修行的人命是算不準的原因所在。在後天的狀態中人可能就是被命運這雙無形的手給束縛著的,天誅地滅不是指老天爺要懲罰你,天地指的是環境,人到最後一定是在這個環境中走向終結的。

所以總結一下“人不為己 天誅地滅”是告訴我們要我們在後天的狀態下返回到先天本性,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更好你才會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如若不然那也只能隨波逐流沉淪苦海了。

人不為已 天誅地滅


現在明白這句話意思了嗎?這句話沒錯,是我們很多人望字生意,誤解了。

關注我,一起發現中華文化的力量,為往聖繼絕學!

原創勿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