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戴口罩跑步的习惯到底有多难?

我们什么时候会习惯戴口罩这件事情呢?偶尔出门还是会忘掉,完全不符合21天习惯养成的原理。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戴着最薄的一次性口罩也很闷了。夏天来临前能习惯吗?日川武士觉得只要我们通过科学的方法,就可以养成自己想要的习惯。早睡早起、坚持运动、多吃蔬果、戴口罩都属于身体适应性习惯,因为对已经习以为常的生活影响比较大,可能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以这个标准的话,我们的日常戴口罩习惯应该快养成。但是想挑战下戴口罩跑步的习惯,该如何做呢?

日川武士觉得习惯养成过程要克服三个阶段的困难:第一阶段是改变之前习惯的反抗期。在刚刚开始培养一个习惯的时候,还没有形成无意识行为,需要身体去有意识的完成这件事。身体自然会产生阻力,去抑制这种改变。比如你每天早起都要跑步,现在忽然戴着口罩跑步,身体会产生对抗,喘不过气或者呼吸急促,只是因为你的身体想要在跑步的时候,能够顺畅的呼吸。大多数人可能都没撑过第一周,因为身体的反抗和特殊时期的焦虑,这个习惯就夭折了。在反抗期的时候,为了尽量减少身体的反抗,应该尝试从一个很小的目标开始,之前每天跑步10KM,现在每天先跑1KM,让身体适应戴口罩跑步这个新的情形。而且把每天跑步的过程刻意记录下来。比如今天多跑了100M,调整成腹式呼吸后,好像喘的没那么严重了。主动记录数据和细节,会营造很客观、有理论依据的进步事实。尤其在身体反抗期的时候,记录其实是调动积极主观能动性的力量,让你和身体之前的习惯更有效地Battle。

当你加持戴着口罩每天去跑步或者运动,慢慢调整好呼吸,经过7天的尝试后,好像没什么问题了。计划将跑量从5KM提高到10KM,身体的习惯就又开始阻碍我们了,这时会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不稳定期。一般从第8天到第21,习惯训练强度变大,也开始复工了。一天工作结束,根本不想去跑步,更不要说跑量提升到10KM.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打断,而导致半途而废,令习惯没法养成。这时候就要将跑步行为模式化,比如固定每天早上6点或者晚上8点在固定体育场所或者公园去跑步。这样时间固定、行为固定、地点固定,并坚持执行,容易培养稳定的生活规律,一到每天早上6点或者晚上8点,一进入那个体育馆或者公园,你的身体立刻会提醒该跑几圈了。但是偶尔遇到台风天、下雨天、生病感冒,加班到凌晨,这时候怎么办呢?其实,让习惯培养保持稳定性并不代表没有变化,只要我们的例外变化是有预先安排的,第二天继续就行了。

然后第22天之后会逐渐对已经养成的习惯产生厌烦感。每天戴着口罩跑步已经坚持了1个月,感觉很快就要培养成习惯了,突然会失去热情和动力,想放弃。这个时候就要想些新的花样。每天换不同的运动装备,戴不同颜色的口罩去跑步,让自己觉得今天是全新的一天。这样可以避免对一成不变的厌烦。在现有的习惯上加入新的花样,是习惯养成最后阶段的关键。比如,跑步路线换成沿江步道或者开满樱花的公园,或者每天跑步时的音乐类型是不同的。或者像游戏通关一样,告诉自己跑步坚持下去,就可以开始周末学油画了,或者任何会引起你心动的新习惯。但是必须将现在这个习惯坚持下去,才能够挑战下一个习惯。这样培养习惯的成功率就要高得多。或许一个事情坚持了那么久,新的目标和愿景,更有助于你把这个习惯坚持下去。

夏天来临的时候,不知道戴口罩跑步习惯可以养成吗?

养成戴口罩跑步的习惯到底有多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