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人才储备够吗?

向往星空的人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用来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2号F火箭,担任其电气总体设计师的是年仅31岁的“80后”——他叫牟宇,目前担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副主任设计师,该研究院由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创立。2000年,18岁的牟宇考入北京理工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2007年博士毕业便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目前,在该院工作的研究员中,像牟宇一样的80后年轻人约有1.7万名,占研究员总人数的80%。

而天宫一号的设计单位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总体主任设计师柳宁也是一个“80后”,今年33岁的他是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的总体设计师。2008年,柳宁获得清华大学力学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便被学校推荐参与“神舟”项目。一直以来,中国政府鼓励各大学推荐优秀毕业生加入航天研究员的行列。目前,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攻读硕士、博士课程的1000名研究员中,900人是“80后”。

如此庞大的年轻人才储备和不断流入,正是中国航天事业自1999年以来连续10次成功发射航天飞船的秘诀。这些年轻人也是引领中国未来航天事业发展的主力军。中科院院士、航天飞行力学与火箭弹道设计专家余梦伦称:“中国成为航天强国的秘诀是新鲜血液的不断输入和国家的关心与扶持。”

确实,在15万中国航天领域研究员中,10万人属于“80后”,这些人的平均年龄为31-33岁,比世界主要航天大国的同行平均年轻15岁。据悉,美国宇航局研究员的平均年龄为42岁,而欧洲和日本的科研人员年龄更大。

此外,对航天人的有效管理也是中国发展为航天大国的原因之一。以1956年中国航天飞行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的建立为开端,截至2009年,中国共成立16家航空航天研究院及下属的数百个研究所。进入21世纪,这些航天研究院相继被两家国有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收编。

中国航天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人才储备。目前航天一院35岁以下人员比例为53%,科技人员平均年龄为35.3岁,比欧美发达国家年轻15岁。美国航天局前任局长迈克尔·格里芬也承认:“我们认为最可怕的不是中国航天取得的成就,而是现在领军和主导中国航天的这些人太年轻了。他们会工作很多年,会创造很多骄人的业绩”

欢迎各位小伙伴评论转发关注点赞👍谢谢🙏






笑谈古今中外天下事


中国毫无疑问,是世界第一航天人才储备大国。中国传统上拥有航天专业的大学有哈工大、北航、西工大、国防科大、南航、哈工程等学校,新开设有清华、北大、上交、厦大、西交等学校,这些学校每年应届毕业的学生几千人,这还都只是直接开设有航空航天工程的院校。事实上航天还需要大量力学、热学、材料、电气、计算机、通讯等等相关专业,这些专业技术也都属于航天储备人才。从人才数量上来讲,绝对是足够的。

再从质量上来讲,这些学校多是985/211院校,每年985录取率2%左右,211录取率5%左右,能考入这些学校的学生基本上从小都得是学霸,完全不用为人才质量担心。

航天属于工程应用,需要一定的工程设计经验,毕业生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才能真正独当一面。我们的问题在于工作几年后,人才流失严重,待遇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很多人面临买房买车结婚养家糊口的压力,不得不流向其他行业甚至国外。张小平之所以在体制内升不上去,因为其实有很多他这样的人,这也从侧面反应我们其实人才储备很足够。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顶尖人才少,一方面是我们缺乏让张小平这种人才成长为顶尖人才的环境,我们不允许失败,你坐上总师岗位了恨不能马上出成果,但是这不符合人的成长路线;二是有很多人占着“顶尖人才”的位置,但是其并不拥有相应的能力,还挤占了顶尖人才的培养空间。以某单位真实事例为例,某研究员属于国内在这一领域顶级专家,其牵头申请了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该项目若是顺利研究结题,该专家会评为院士,成为又一个“顶级人才”,但是单位某分管领导想做院士,自任为现场总指挥,担任项目第一负责人,该领导属于财务基建等岗位提升起来的领导,不懂技术研究,导致该项目失败。


锛镛林中月


我认为不够,远远不够。

真正的人才,是经历一定型号研制经验,具备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工程师,这样的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远达不到过剩。别看现在商业航天公司如雨后春笋冒出来,但他们需要吸引的上述所说的人才其实是很少的,特别是有些坚深和专门的方向,我国的航空航天人才基数和美国比,差的不是一点点。看看艾隆马斯克,白手起家成立SpaceX,人才可以从市场上找,仅仅十多年,就占了美国发射市场的半臂江山,一家公司就能实现载人航天,干翻全世界除了中美俄外的所有国家,重要原因是美国社会有充足的航空航天人才库。我国还达不到,特别是人才的流动性也差。

最后说一句,一个商业公司能把特斯拉装上火箭送上太空,这种震撼程度对于中国航天肯定也触动不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