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的精髓是什麼?難道僅僅是養生之道和避世之談嗎?

滄海筆墨生


道家的精髓乃是清靜無為,無為無不為。

道家不避世,而是出世,歷史上那些避世修行之人,非是真道家。養生只是道家的術法而已,非道家之主流。

道家之道,旨在於養身心性命,煉精氣神三品,三清一炁,至終南,登蓬萊。


真一道子


道家思想的精髓就是道法自然,大道無為,以“道”為最高哲學之意境。道就是宇宙的本源,就是萬物生存的依據,“道”在老子的道家思想學說下昇華為世界萬物的最高真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呂氏春秋先己篇有曰:“故勝人者,必先自勝,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自知篇有曰:“存亡安危,勿求於外,務在自知。”

老子認為,知人的人具有智慧,能夠自知的人算是聰明,能夠戰勝別人的人只能算是有力量,而能夠最終戰勝自己的人才能稱得上真正強大。試想一下,一個聰明的管理者,首先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然後能夠戰勝自己把握自己,從而才能知人善任,科學有效管控,最終成長為一個強大的管理者。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老子說,大功告成,諸事妥當,老百姓就都會認為我本來就應該是這樣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說,老百姓認為自己完成的某項功業,是沒有受到他人強迫的,是自己本性使然。而人都有趨利避害、適應環境、改變環境的本性,自然而然的順應人的這些本性去完成某些事情,或者說是造就某些功業,那人就不會有被強迫或牽強的感覺,也就不會產生不滿或反抗的情緒。

試想一下,老子的這種順應自然的觀點,不正是今天我們追求事半功倍的人性化管理之精髓嗎。

無為而無不為。

老子認為,不違反自然規律恣意妄為,就沒有什麼事情是辦不成的,老子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把握了世間萬物之規律,就可以勤於指導實踐,而不是紙上談兵。

老子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則不足以取天下。意思是說,治理天下不可以無事生非,遵循自然規律,如果隨意驚擾百姓弄得民不聊生,那就會天下大亂不好治理了。

同樣的道理,我們今天治理企業也不能大膽妄為,隨意滋事,一定要遵循企業的發展規律,瞭解員工心態,突出人性化管理。相反如果領導者為了彰顯自己的權力,隨性而為,不能為員工利益著想,那這個企業也就無法有序運轉,甚至無法正常生存。

道家的思想生於自然,長於萬物,於老子的道德經中隨處可見,筆者在此不再一一列舉。綜上道家之思想精髓,我們不難發現,道家思想的核心就是無所不能,永恆不變,其中更是蘊含了樸素辯證法之基本因素,如果單純的認為,道家思想的精髓只是養生之道和避世之談,那就大錯特錯了。道家的天人關係就是人與自然的關係,“道”更加註重的是人與萬物和諧相處,是宇宙自然之和諧統一。


燕山常青客


養生,養死,同出而異名,早晚的事,何必扣字眼呢?與人爭多侵權,必傷害到別人利益。

與天地日月時間爭不侵權,不犯罪,勞動知足養生,不好嗎?

芸芸眾生,歷朝歷代,一至於將來,沒有幾人,幾生物,突破這個摡念弱肉強食,不應修改嗎,修改就是辟惡世養生。

養生的偉大。死有因果。難道還不夠嗎?養生也。養生能成功是對人類天大的貢獻。還不足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