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婦女報:“冠姓權”,究竟爭的是什麼?

爭取“冠姓權”不僅是個人訴求更代表著一個家庭的訴求,其背後既有人口因素、經濟因素的影響,還同平等意識的增長,傳宗接代的傳統文化心理分不開關係。


最近,一位女性博主發文說,她選擇與丈夫離婚,放棄男孩的撫養權,導火索是想爭取孩子的“冠姓權”,雖然男方同意妥協到“父姓+母性”這樣的折中方式,但女方最終還是決定離婚。
儘管很多人都懷疑這是一個“釣魚帖”,但一場關於“冠姓權”的激烈爭論還是在豆瓣、虎撲、知乎上蔓延開來。
其實,近幾年社交媒體上關於“冠姓權”的討論一直不斷,上一次更具規模的爭論是在2017年。
當時是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後的第二年,正是第一批“全面二孩”集中出生的年份,對於不少家庭來說,二孩到底能不能隨母姓引發了不少煩惱。“冠姓權”這個新詞大約正是出自這時。
“冠姓權”不是一個法律名詞。這段時間,全國不少法院都藉由這個“冠姓權”的博文案例在新媒體上進行普法。按照《婚姻法》的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也就是說在法律層面,對子女的姓氏父母雙方享有平等權利。
但實際生活中,約定俗成的規則基本是隨父姓。所以,許多人反對隨母姓時會說,孩子隨母姓,別人會以為是二婚帶來的孩子,或者為什麼一個孩子跟父姓,一個跟母姓,我們又不是重組家庭,還影響孩子對家庭的認同感……一旦女方爭取“冠姓權”,就會被扣上“能作”“女權”的帽子。

“冠姓權”看似兩性之爭,其實卻是“兩姓”之爭。
我們都知道,母系社會時,姓氏從母姓,到了父權制社會才從父姓,這說明,姓氏是由制度安排、生產資料的佔有決定的。
中華民族歷經漫長的封建社會之後,普遍認同家譜、宗祠的存在,我們總說“尋根”,“根”是中國人普遍存在的一種精神符號、歷史印記。尋的是同宗同源,“根”即是“宗”“姓”,家譜就體現了一種姓氏傳承。
至今我們的戶口本、檔案裡都有一項內容叫“籍貫”,籍貫的定義是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長久居住地或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當然極特殊的從母系。
此外,“宗”“姓”的傳承,家族、家庭的傳承,不僅被看作是血脈延續,傳宗接代,還表現為家庭、家族財產、基業的延續。這就是姓氏在生活中的感召力。
今天,男女雙方雖然在法律上享有決定子女姓氏的平等權利,但還必須面對姓氏背後,文化、利益、制度設計等等影響的現實。
這幾年,無論是小家還是社會上為什麼有那麼多關於“冠姓權”的爭論?
表面上爭的是“誰生養孩子辛苦”“誰為家庭付出得多”,但根上是因為現在處在生養下一代主力軍位置的家庭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少子女家庭,而且改革開放以來這些家庭又積累了一定的財富,經濟基礎決定了女方在小家要有更多的話語權。

正如,認為女方該平等擁有“冠姓權”的理由是,因為計劃生育,獨生子女多了,男女在財務上都是一樣的,女方還承擔著生育孩子以及大部分帶孩子做家務的任務。
在這樣的情況下,擁有“冠姓權”一點都不過分。
有些獨生女家庭有房子、有股票、有產業、有家底,對於“冠姓權”要求更為迫切,有些生二孩提出的要求就是冠母姓。而且如今許多城市姥姥都是小家庭帶娃、育兒的絕對主力,女方家庭的影響自然不言而喻。
爭取“冠姓權”不僅是個人訴求更代表著一個家庭的訴求,其背後既有人口因素、經濟因素的影響,還同平等意識的增長,傳宗接代的傳統文化心理分不開關係。
2017年,伴隨“全面二孩”的出生高峰,有兩組關於“冠姓權”的調查就充分說明了這些問題。
廈門的一組調查表明:受訪者中,二孩跟媽媽姓的佔23%;表示希望二孩隨母姓者中,出於女方要求的佔38%,出於長輩要求的佔28%。
而中青報的一組調查結果顯示,接近半數受訪者不能接受孩子隨母姓。
由此可見,不管是爭隨父姓,還是爭隨母姓,都繞不開傳宗接代的窠臼。
儘管還有不少人難以接受違背“傳統”的“隨母姓”,但許多家庭的孩子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已經成為現實。另外,離婚率的高企也催生了更多離異家庭,孩子歸女方撫養後,女方要求改姓的糾紛。至於現階段的一個子女家庭能不能也淡定、從容地接受隨母姓,還有待時間的證明。

姓什麼,其實對孩子來說真沒那麼重要,對於成人世界來說,“冠姓權”的煩惱還需要更多共情、寬容、理性地去面對。
來源/中國婦女報(ID:fnb198410)
作者/蔡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