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

“恭喜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
“恭喜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

许多人一开始发朋友圈的初衷,是为了记录美好生活的点滴。

但后来越来越多的人从朋友圈消失了。

活在朋友圈的人,生活未必精彩;从朋友圈消失的人,生活也未必糟糕。

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早就找到了生活的重心,活出了真实的自己。

01 成熟的人都懂得掩藏情绪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决定不再发朋友圈的?

大概就是,不知道说什么了,说白了,就是没有表达的欲望了。

情绪是表达的源头。

以前,但凡遇到点委屈,都喜欢发朋友圈吐槽,觉得世界非黑即白。

后来,才发现生活的真相是:成年人的世界,没有谁是容易的。

没有一份工作不委屈,没有谁的生活总是一帆风顺。

有人说,连情绪都控制不住的人,还怎么指望他控制人生。

现在刷朋友圈,发现喜欢抒发感情的人,年纪都不大。

这句话没有嘲讽的意味,毕竟年纪小的时候,都喜欢“为赋新词强说愁”。

不让别人发现自己的软肋、脆弱和不堪,是成年人最后的一丝体面。

成熟的人,早就不在朋友圈宣泄情绪了。或者说,成熟的人,早就戒掉情绪了。

那些不在朋友圈暴露自己情绪的人,都已经成熟了,也变得坚强了。

“恭喜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

02 聪明的人都在摆脱无用社交

前两天过生日,顺手发了个朋友圈。

后来却发现,评论和点赞的人,往往关系都不怎么亲密。

关系很亲密的朋友,并没有在那条朋友圈下面评论或点赞,他们会直接私聊我,要么发个红包,要么约我出去吃饭。

晚上吃饭,有人直接拎着蛋糕就来了,白天并没有给我发任何祝福的话。

真正关心你的人,并不只是关注你朋友圈发了什么,而是一直都陪在你身边。

减少不必要的社交,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事。

戒掉朋友圈的人,都放弃了无用社交,把真心放在了在乎自己的人身上,而不是在建立所谓的人脉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与其经营人脉,不如经营自己。

往后余生,愿我们都能摆脱无用社交。

“恭喜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

03 厉害的人都在默默深耕

真正厉害的人,早已从内心深处认定了自己。朋友圈里再热火朝天,也换不来真正深植于内心的自我认同。

那些厉害的人,其实早已退出了朋友圈。

他们选择为自己而活,活出最好的样子给自己看,他们选择默默地变优秀。

因为当优秀已成为一种习惯,就根本无需炫耀。

你的人生,不是看你晒了多少,而是看你做了多少。

曾经有一个新闻,浙江大学的学霸胡同学,他几乎不发朋友圈,通讯录也只有31位好友。

胡同学一年365天,在浙大图书馆中借阅296册次书,相当于每天看0.81本书。

除掉浙江大学2017年的108天寒暑假时间,在校期间257天,相当于每天阅读1.15本书。

而他,也在大一就选了56学分的课,也就是修读了26门课,还拿了学业三等奖学金和专业奖学金。

真正厉害的人,都选择深耕自己,即使你不去找圈子,圈子也会找到你。

“恭喜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

04

蔡康永说:

“我们要恭喜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把大部分心力拿去应对真实的生活,恭喜他们找到了生活的重心。”

朋友圈只是我们抒发情感的一个小窗口,并不是真实生活的全部。

你没有必要为了讨好或迎合别人,在朋友圈里浪费过多的精力。

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把时间留给自己,留给你在乎的人或者在乎的事情。

做你自己就好。

希望你是真的过得好,不是只在朋友圈里看着不错。

“恭喜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

来源:读者、碧读好书指南

真正厉害的人,早把人生调成了“静音模式”

疫情后很多人才明白:一技之长,是一个人最大的依靠

清明节,为什么要回乡扫墓?

武汉“解封”倒计时:大难一场,才知平凡可贵

西昌山火牺牲队员出征画面曝光:谢谢你们负重前行!

三观正的人,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从钟南山身上找到了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