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我们俩》这部电影?

人机777


您好,我是笑哥,很荣幸回答您这问题,《我们俩》这部电影,可以看作是一部关于温度的电影。故事从一个冬天的日子开始。寒冷的北京城, 瑟瑟发抖的小女孩敲开了胡同里的一扇门, 遇到了内心寒冷的老太太。

这个老太不一般。这一生骑马扛枪抽大烟,什么没见识过? 所以她有寻常老太所没有的眼界,也可能经历了生活太多的磨砺。精明,强硬,不盼望。宁可忍受内心的孤独,绝不絮叨祈求。

耄耋之年,是总结一生的时候了。 往昔恩怨情仇,到此已风清云淡, 可是没有子女,生命的链条就此中断。回顾自己的一生,她是满意,还是沮丧?

女孩在北京寒冷的冬日里遇到的老太太, 大概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在无未来,无意义,无牵挂,无变化的于倔强中等死的“四无老人”。

然而,人终究是一种社会动物,是因为关系而被赋予意义的存在。

老人出租自己私搭乱建的那所大约6平米的小房,除了有现实的经济因素 (可是如她后来所说, 它并不是很需要这笔钱), 从心理意义上看, 其实是在谋求为自己的生活引入一段新的关系。

即将谢幕的倔强老人, 带着一脸的不屑无所谓,打开了院门,向陌生人发出了邀请。会有什么样的人到来?老人无法预料,她也在好奇地看向大门。

这一天,小女孩推门而入了。于是我们看到了随之而来的情节的展开。

至于电影中那位经常来探望她的街坊老太太,固然也是老太生活中的一条关系链。可惜这条关系,与院子里的花草树木,院门外的过往行人一般, 于老太太而言,都是一种没有内容的背景存在,我们日复一日生活于其中,却了无新意。

引起我一点兴趣的, 是老人的养女及孙子。他们与老太的关系,为何也如寻常路人般疏离, 远达不到小女孩与她的亲密程度?这也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朝夕相处的家人之间,在心理层面上未必有很多的交集。原因有很多,在电影里呈现的, 是共同的心理体验造就了可以共享的情感联系。

老太心理上的孤单,和女孩现实中的孤单居无定所产生的心理体验,让两个人具有了同病相怜的可能。

正所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心理学上有句话,叫做"坏的关系,胜过没有关系",所谓"打是亲, 骂是爱

笑哥爱影视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我们俩》这部电影,是2005年上映的,现在来看已经是比较老的一部片子了。拍摄这部影片没有花多少钱,比不上现在的很多大片儿,但不能说是小成本,因为这部片子拍了3年。看过片子的人就能感受到,这3年花在了什么地方,都在细节的处理和情感铺垫上,那“老太”就像是自己的奶奶,那“小姑娘”好像就是我们自己。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独自生活的老太太和在北京求学的大学女生之间的故事,这一年冬天,大学生小马在胡同里找房子,因为没钱只能挨家挨户的找,最终找到了老太家里。老太住在一个破旧的四合院,院子边上有个闲置的小房子,很小也很脏,但就这样的房子,老太抵死也不肯降价,“住就住,不住就走”,你看,多么强势的老人。鉴于这房子的位置,小马还是租下来房子,这个小姑娘很独立,搬家、打扫,布置,做事利落的很,老太站在自己屋里看着屋外忙得热火朝天的小马,说,这小破院子好久没这么热闹了,这孩子真折腾。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应该还是欢喜的很,这一点伴随着后面的剧情就能慢慢感受到了。

老太不是个好相处的人,无论是安装电话、缴纳电话费,还是点电炉、借用电冰箱,样样都是一句,你用可以呀,给钱!小马觉得既委屈又无奈。不过小马让老太也很心烦,做事莽撞又大嗓门,没礼貌,但是这姑娘又是个心善的姑娘,把老太气着了又慌忙去给她拿药倒水。就这么吵着吵着,两个人还吵出了感情。

《我们俩》的故事情节不复杂,平淡真实,画面很粗糙,小马的离子烫发型加发皴的脸,老太深深的皱纹和灰蒙蒙的棉袄,看起来既不清爽又沉重,但是真实和感人是我们能从影片里感受到的最极致的体验。

2005年10月,第1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颁给了一位中国的老艺术家——金雅琴,时年80岁。

虽然是位老戏骨了,但拍电影,这还是头一回。

凭借的,就是这部《我们俩》。

巧的是,另一位主演——宫哲,也是第一次出演电影,跟搭档的老戏骨不同,完全没经验,也不是科班出身,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专业,是导演马俪文在食堂门口蹲点给 “捡回来” 的。

顺便一提,这部电影的配乐由窦唯操刀,几乎只用到鼓、萧、琴等传统乐器,却是相映成趣,自成一格。

观影时,你仔细听,真的就是曲为戏生,浑然天成。感觉耳朵要怀孕!

老北京胡同里,也因此多了一份恬淡。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脑中想着的是老太太的女儿,这个被老太太一手养大,却在电影里只出现两次的女人,她的一句话,可谓电影的题眼:“对自己家人都没这么亲过,和一外人,住了这么几天,到这么舍不得,真邪门。”

《我们俩》不是依靠戏剧冲突来组织、推进剧情的,而是用生活之点滴、时间之片段来表现。但如果我们细心地接住了每一个水滴,便能透过其看到两个人物的态度、关系润婉无声地发生了令人信服的变化。从绑在一起,到不能分开。

冬季的四合院,死寂、封闭、灰冷。此时的老太太,冷漠、戒备、挑剔。导演对老太太采用了站桩式的拍摄方法,一个镜头换一个位置,根本看不见老太太活动一步,硬邦邦地站在那,透过窗子(战争分界线)像盯特务一样盯着作为闯入者的姑娘小马。而此时的小马,不谙世事、风风火火、横冲直撞。永远在快速移动、永远在跑、永远伴随着各种声响。灰白冷调的老院中,进来了脸颊通红的小马,红色的毛衣、红色的电话、红色的小屋;死寂的老院中,进来个做着布朗运动的不安定分子,处处体现着冲突与不和谐。在老太眼中,小马是游走的火,危险;在小马眼中,老太是窄小的笼,压抑。

然而两人还是没有分开,日子过着,片段继续落下,人在继续磨合相处。定会有个水滴开始,变了颜色。老太太孙子来的那天,我们第一次从老太太脸上看到了温柔、愉悦的光,到此观众心里会暗暗闪一下,老太太真的简单的只是个自私难缠的老人吗,还是因为太孤单了。当小马拿起摄像机对准老太太,她第一次与老人共同呼吸了一次,第一次站在了老人的身后来观看她的生活,而她呼吸到得是令人窒息的陈腐绝望,看到的是一大片荒芜空地,连收破烂的走错门这种杂草都没有长几颗。导演借机通过邻居讲述了老人的身世,曾经热闹刺激,现在独自老去。

我们惊讶的发现,不是内心缺亲情,而是身边缺亲人。

随着两人关系的改变,影片的色调、节奏甚至季节都为之改变了。春暖花开,生气再现。生活的颜色明亮起来,小马在院中也自然而融洽。老太太活动了,小马沉稳了,老院和谐了起来。导演横跨一年拍摄的苦心收到了最好的效果。

《我们俩》是一部细腻而不失趣味的电影,其细腻和趣味都来自于其简练与片段化得叙述。一日之晨、一日至傍晚,即见一天。许多事件的过程省略或有意缺失,观众自行补充、拼接、会心一笑。“影片表现出来的与没有表现的一样多”而正是这些片段,合理地拼出道路,推进剧情。巴赞曾把现实主义比喻为踩着小石头过河,石头原本就在那里,却连接成过河的道路。

作为一名女性导演,马俪文片中的女性视点和对女性的关注非常明显而独特。片中仅有三位男性人物,孙子与小马男友,还有缺失的丈夫。而这些男性都无力改变她们的生活、理解她们内心的痛苦。女性以特有的柔软、韧性与忍耐独自面对世界,与世界交手、与世界妥协,她们互相伤害、互相安慰、互相扶持,共同面对她们眼中这个琐碎、复杂而又孩子气的世界。

回到题目,如果你曾被这个世界,如亲人般对待。在偌大的北京,在漫长的岁月,在冷漠无聊的生活面前,谁如亲人待你,谁又让你不由得想如亲人般对待?对老人来说,是孙子,也是小马;对小马来说,是男友,也是老人。出租车载走了老人,小马与老人的女儿第一次并排站在了一起,这已象征了小马如女儿一样,而先走开的,是女儿,留下的,是小马,这个“外人”。小马毕竟年轻、毕竟还是不能体会,她还是一声不响的搬走了,而对老人来说,这也许就是在世上最后的一丝温暖了。

如果自私是为了自我保护,用什么来破解?如果亲情代表着缺失与伤害,是不是可以替代?最后给予老人最大慰藉的,也许正是小马所带来的亲情的感觉,因为她是个“外人”,她代表了,你曾被这个世界,如亲人般对待。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廖冬玉说生活


片子很简单,人物总共才六七个,其中90%的戏份都集中在房东老太太和租房子的小马身上,片子所有矛盾都集中在这两个人身上展开。84分钟的电影,除了老太太和小马之间关系变化这条主线之外,没有一个主要事件。电影前前后后讲了大概二三十件家长里短的琐碎小事儿,平均两三分钟一个段落。这些事儿是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碰到的,特别是邻里之间。而电影最妙的又是设计了这两个人物——一个是愣头愣脑处处要维护自己权益的年轻学生,另一个则是有点儿爱斤斤计较的老太太。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样两个女人碰到一起做邻居,同样是非常精彩。一个电话、一条电线、一盘鲤鱼、一窝鸟蛋、一张古画……再平常不过的生活细节,都可以成为一老一少冲突的焦点。

这其实就是生活嘛。不过,毕竟是电影。邻里关系能发展得这么好,有点儿理想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