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雲:電力特色產業園托起“小康夢”--社會民生--貴州--地方--首頁

“電力特色產業園的形成,拉動了上下游產業的發展,壯大了紫雲縣貓營工業園區規模。”貴州電網公司安順供電局派駐紫雲縣幫扶組組長粟林說,發揮電力行業優勢,用電力實體產業助力脫貧攻堅是貴州電網公司整縣幫扶紫雲縣的一項重要舉措。

據悉,2017年以來,貴州電網安順供電局通過整合行業資源,在紫雲縣貓營鎮成立貴州紫冠源電力扶貧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通過培育經濟增長點,扶持一定規模的產業為切入點與紫雲縣開展園區共建,先後建成投產黔冠電力科技公司、電力設備公司、科潤電力三家電力類扶貧企業。

電力扶貧產業採用“公司 合作社 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定期分紅解決小寨關和新塘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帶動貧困戶創業增收,實現兩村所有貧困戶的利益聯結;對37戶貧困戶特惠貸完成固定年6%的分紅,累計分紅 22.2萬元,通過與村集體經濟合作完成年固定7%的分紅,累計分紅42萬元,為當地260餘人提供就業崗位。

貴州黔冠電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於2018年5月成立,總投資3000萬元。這座“新型電杆廠”生產的電杆被廣泛用於貴州電網升級改造,且每銷售一根電杆便提取30元作為扶貧基金,專項用於開展扶貧工作。在點亮萬家燈火的同時,也點亮當地村民的同步小康夢。

機器的轟鳴聲吸引村民前來上班,他們放下鋤頭,拿起扳手,實現了從農民到工人的身份轉變,也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希望。

沈定雄和楊萬紅是廠裡的“夫妻檔”之一。半年前,楊萬紅來到廠裡上班,每月保底工資3500元。沈定雄則在鎮上的石材廠打零工,受疫情的影響,石材廠或關閉,或未復工,他不得不重新找工作。“我覺得現在的工作還不錯,收入穩定,離家又近,就把我老公介紹進來了。”楊萬紅說。現在夫妻倆每天一起上下班,每月有7000多元的工資收入,還能夠照顧家人,她倆對現在的工作十分滿意。

和沈定雄家相似,陳小衛家就住在“新型電杆廠”附近,夫妻二人連同自己的母親都在廠裡上班,每月11000元的工資總收入不僅改善了家裡的經濟狀況,2019年家裡還買了小轎車,生活過得其樂融融。“明年我打算把房子翻修一下,讓房子更寬敞些。”陳小衛說。

“同等條件下,我們優先錄取貧困戶就業。目前公司有員工120人,其中當地的有80餘人。”公司總經理張寶寧介紹說,企業復工後新招錄員工32人,全部為附近村民。通過“師帶徒”的方式開展崗前業務培訓,技術成熟後分配到合適的崗位上工作,村民有了一技之長,為今後找再找工作提供了便利。建廠至今,公司共解決當地100餘人的就業問題,幫助100多個困難家庭實現增收脫貧。

為了擴大扶貧範圍,貴州黔冠電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還廣泛開展公益扶貧,按每銷售一根電杆提取30元扶貧基金計算,預計2020年銷售電杆25000根,可提取公益扶貧資金80萬元,作為紫雲脫貧攻堅專項扶貧基金。

據悉,扶貧專項資金由安順供電局和紫雲縣政府根據需要進行支配,有嚴格的使用程序。重點用於貧困村、貧困群眾及基礎設施建設;為貧困人口開展技能培訓,為貧困學生提供學習生活補助等相關用途。

紫雲縣白石巖鄉巖上村郎地組曾因河水沖斷道路,村民長期出行不便,且道路存在一定安全隱患。通過扶貧基金出資7.5萬元為郎地組修建了一座“連心橋”,解決了村民出行難的問題。

為解決小寨關村飲用水問題,通過扶貧基金出資3萬元修建一口“南網井”,為當地村民提供安全的飲用水。

紫雲縣洛麥村,留守貧困兒童眾多,扶貧基金出資3萬元為貧困留守兒童購置生活及學習用品。

“2018年,公司通過扶貧基金出資10萬元資助10名貧困大學生順利入學;2019年,出資32萬元資助24名精準扶貧建檔立卡中學生到北京、廣州遊學,通過到經濟、政治、文化中心進行學習,增強他們的愛國情懷,激發其學習動力。”張寶寧介紹說。

“除了提供就業崗位,與貧困戶進行精準聯接和開展公益扶貧外,電力扶貧產業還為紫雲縣貢獻了一定的財政收入。”粟林介紹說,2019年,電力扶貧產業完成稅收398萬元。2020年,在貴州電網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預計可實現產值2億元,完成稅收1000萬元。

(王進 陳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