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中的皇上为什么突然看上了颂芝?

杨健


皇上从未看上过颂芝,皇上宠幸颂芝,是为了让华妃相信自己没有失宠。

说白了,颂芝是华妃自己送给皇上的。

华妃想要固宠,害怕再次失宠,所以迫切的希望有自己的人上位,想不了那么周全。

于是,华妃火急火燎的让颂芝成了皇上的芝答应。

病急乱投医,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况。

颂芝不过就是华妃身边的奴才,有几分姿色。

可是脑子简单,太过于听华妃的话,什么事情都看华妃脸色行事,如何能成大事?

如此这般的人,又有何用呢?

颂芝根本帮不到华妃娘娘固宠。

那么,颂芝既然什么都算不上,怎地皇上又宠幸了她呢?

华妃复宠,乃是甄嬛为她求来的。皇上并不答应,但是甄嬛告诉皇上,只有年氏一族真正放松,才会犯错。

这是为着皇上的大局考虑!既然甄嬛为了大局受到如此委屈,那么皇上更得做足了戏。

华妃故意送人,皇上岂有不要的道理。

皇上不过是为了一网打尽,让年氏一族放松警惕而已,根本不是看得上颂芝!

皇上身为君王,怎么会随意就看上了自己妃子身边的奴才,那不是丢范儿吗?

若是颂芝真有倾国容颜,那好歹也是皇上为了容貌,可颂芝没有。

若是颂芝有令皇上倾心的地方,那么多年,颂芝早就被收了!

所以,并不是皇上突然就看上了颂芝,而是华妃双手奉上,皇上为了收拾年羹尧,做的面子功夫罢了。

只是可惜华妃娘娘,高傲一世,竟然临死前才知道,皇上对她的算计。

哎,颂芝也就是牺牲品罢了。


无心浪味仙


说到《甄嬛传》中的皇上为什么突然看上了颂芝?那是因为非常时期,皇上需要借助颂芝来达到他铲除年羹尧的目的。

为什么突然看上了颂芝?为什么不是一开始就看上了颂芝?这个就要从当时的局势来分析了。

一、为了安抚华妃的心。

皇上想要把年羹尧的势力连根拔起,为了可以进展顺利,他要把一切可以帮助年羹尧的人先稳住。

华妃一直都在念叨:“皇上一直倚重哥哥,今日却有冷落之心 。”

华妃所担心的皇上都知道,所以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华妃,为了让华妃不乱想,也为了让一切看起来风平浪静,这样才可以出其不意的下手,所以他一定要先稳住华妃。

制造一切都没事的场面,这样才能达到彻底地清除年羹尧的势力,也能杜绝他东山再起的机会。

所以皇上突然看上了颂芝,也是变相的让华妃安心,毕竟颂芝是华妃的贴身丫鬟,看上了颂芝,也就等于依旧宠爱华妃,可以更加顺利达到他的目的。

二、为了让颂芝传递皇上不准备治年羹尧的假象。

颂芝成为答应以后,肯定就会经常和皇上待在一起,这也是为什么华妃会把颂芝推荐给皇上的原因。

皇上会突然看上颂芝也是想让颂芝做一个中间人,颂芝肯定会为年羹尧说话,既然说话,皇上就可以将自己假的意思说给她听。

她就会很完整地传给华妃听,而华妃听了以后觉得皇上并没有打算要惩治年羹尧,也会传递给年羹尧这个信息。

皇上突然看上颂芝也是因为让她把假消息传给华妃和年羹尧。

三、为了不让华妃知道她不能怀孕的原因。

偶然的机会,因为味道不一样了,皇上问:“这药粉加了什么香料?”

华妃没有回答,颂芝回答着:“从前用的是甘松、吴白芷、桂芝……”就是这句话让皇上有了防备心,因为华妃多年来不能怀孕,都是因为皇上的欢宜香里面有极重的麝香,他怕颂芝会发现。

突然看上颂芝,也是想颂芝能够在御前伺候,还可以让华妃吃醋,转移她们的注意力。

总结:总之,《甄嬛传》中的皇上为什么突然看上颂芝,那是因为大的原因是皇上为了达到他顺利铲除年家的势力目的,小的原因就是怕颂芝发现麝香的存在。


娱乐局中言


《甄嬛传》中,皇上并不是看上了颂芝,而是利用她铲除年羹尧。

颂芝被封为答应

《甄嬛传》中,华妃的设置是雍正宠妃,大将军年羹尧的妹妹。颂芝是她的贴身宫女。

颂芝侍奉皇上洗手,皇上察觉出洗手的水中与以往的味道有些不同,便出言询问。华妃刚想回答皇上时,颂芝就特别伶俐的先回了皇上的话,一一介绍水中加的香料。见颂芝争着表现,皇上心中有了计策。

皇上开启撩妹模式,夸赞颂芝懂得多,手特别白皙,又说她的名字好,芝兰玉树。对华妃说她身边的人会说话,并让颂芝布菜。这些都暗示他对颂芝感兴趣。

华妃有名的醋坛子,谁受宠她就要对付谁,但是此时她对自己的地位不再自信,虽然极不情愿,也只能把颂芝送给了皇上。颂芝侍寝后被封为芝答应。

颂芝被宠幸的原因

《甄嬛传》前期的政治背景是年羹尧居功自傲,在皇帝面前飞扬跋扈,后来又和敦亲王结党,此举已经威胁皇权。皇上封颂芝为答应,是为了麻痹年氏集团,使他们放松警惕,以便他安排部署。而华妃将颂芝献于皇上,是为了笼络皇上,稳固地位。两方各怀心思,却一拍即合。

皇上想要麻痹年氏集团,使他们放松警惕。

年羹尧平定西部,立下赫赫战功,却因此居功自傲,在朝中飞扬跋扈,权势熏天。他更是和敦亲王勾结。皇帝宫中贡品茶叶“雪顶含翠”都是先入年羹尧与敦亲王府邸,剩余的才送入宫中。

皇上已经决定要出手铲除他们。此事非常凶险,如果不能成功,便会王朝颠覆,性命不保。皇上必须谨慎安排,精心布局。

皇帝安排甄嬛之父甄远道暗中搜集年羹尧的罪状,并联合一部分大臣弹劾年羹尧,从舆论上打压年羹尧。又派果郡王查明敦亲王与年羹尧谋反篡位的证据。

在后宫,但他先是复宠华妃,嘉奖年家。看到颂芝献殷勤,他便顺水推舟,将颂芝封为答应。宫女晋封,应该从官女子做起,但皇上故意强调颂芝是华妃身边的人,不能薄待,直接封为答应,表示看重华妃。又在颂芝面前盛赞年羹尧,令年羹尧放松了警惕。

皇上和甄嬛商议好计策,在九州清晏宴席,甄嬛故意吃醋,对颂芝冷嘲热讽,皇帝一怒之下,贬甄嬛去蓬莱洲幽禁。皇上这样,一方面进一步使年氏集团放松警惕,一方面保护甄嬛,如若事情失败,甄嬛不至于丧命。不得不说,皇上对甄嬛是真爱。

皇上一举拿下敦亲王等叛党,将敦亲王福晋及其子女接到宫中幽禁。后来又夺取年羹尧兵权,查抄年家,将年羹尧父子赐死。皇上大获全胜。

华妃将颂芝献给皇上,是为了笼络皇上的心。

自从甄嬛得宠后,华妃已经经历几次失宠复宠。皇上虽然给她恢复“华妃”的封号,但她此时却已如惊弓之鸟般患得患失。

华妃虽然头脑简单,但是也感觉到了危机。皇上对她的宠爱越来越淡,皇帝表示对颂芝感兴趣的时候,无奈将颂芝送给了皇上。华妃自负美貌,自负皇上对她有真爱,将身边的人送给皇上固宠,她以前不屑为之。但到了现今地步,她不得不像别的妃子一样,往皇上的床上送人,实在是一种悲哀。

可笑的是,华妃这么多年竟然不知道皇上喜欢什么样的女人。颂芝容貌一般,没有才学,皇上怎会看上她?华妃竟然以为皇上真的看上了颂芝,还得意洋洋,以为颂芝得宠,打击了甄嬛,间接打击了甄远道,给哥哥解了围。

华妃如此智商,落入彀中而不自知,难怪会一败涂地。

颂芝结局

年氏一族被铲,皇上降华妃为年答应。而颂芝被打回原型,仍旧去伺候年答应。后来华妃触墙而亡,她也难逃一死。她就是一枚可怜的棋子,被人任意摆布,牺牲在权力的游戏中。

历史上真正的年妃

电视剧的演绎中,皇上为牵制年羹尧,封他妹妹为华妃。又为防止年羹尧拥兵自重,谋夺皇位,赐给华妃含有麝香的欢宜香,不让她生孩子。这真是纯属虚构了。

历史上的年贵妃不仅有孩子,还生了好几个呢!

华妃在历史上并不叫华妃,而是年贵妃。年氏是雍亲王侧福晋,进府之后,在第四年生下了雍正帝的第四女,但是在两岁时便夭折了。康熙五十九年五月,生了皇七子福宜,可惜这个孩子次年也夭折了。康熙六十年十月生皇八子福惠,这个孩子也只活到八岁。雍正元年五月,也就是雍正登基的第一年,又生了她跟雍正的第四个孩子福沛,但是这个孩子生下来就夭折了。

年氏本来身体就很虚弱,雍正就说过她“素病弱”。加之孩子接连夭折,对她的打击非常大。雍正对她非常体恤,在雍正三年十一月十五,下旨将贵妃年氏加封为皇贵妃。年氏是雍正朝唯一拥有贵妃、皇贵妃诏书册封的后妃。十一月二十三日,她薨于圆明园,谥号为敦肃皇贵妃 。

从年贵妃生完皇女之后,到她跟雍正帝的第四个孩子,后宫没有其他妃嫔孕育雍正的皇嗣,由此可见雍正帝对她的宠爱非同一般。她死后一个月,年羹尧被诛,她并没有被连累死后哀荣。

电视剧中华妃死后,因为甄嬛建议大封后宫,华妃被顺带封为敦肃皇贵妃,算是和历史合了茆。小说家反历史而行,也是为了新奇感,吸引读者眼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