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頭條信息流中極有效的操作技巧,你必須要知道


那些頭條信息流中極有效的操作技巧,你必須要知道

大家好,今天的話主要和大家分享兩個主題:

主題一:對信息流的認識發生了哪些根本性的改變。

主題二:頭條信息流推廣中有效的操作有哪些?

這次的分享我會主要以這段時間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和想法與大家交流一下。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有用的信息。

我現在在一家K12教育公司做sem競價和信息流推廣。公司的產品是給2-8年級的學生做作文輔導培訓。公司的產品線很窄,只聚焦於語文科目下的作文輔導。公司的業務線有兩條,一個是直營校招生培訓;一個是作文項目的招商加盟。

直營校只在鄭州市區做,鄭州不做加盟校;其他的城市只做加盟校,不做直營校。直營校的線上招生工作,和加盟校的線上招商都是我在負責。

我們現在主要的推廣平臺是百度和頭條(包括抖音、火山、西瓜)。微信朋友圈和快手也做了嘗試,但沒能跑出來效果。直營校的招生主要做的是頭條信息流,加盟校的招商加盟做的是百度競價和頭條信息流。

至於為什麼直營校招生不做百度競價,是因為產品線太窄,並且只推鄭州市區,主動搜索作文輔導的人太少,沒辦法獲得客戶。

給大家介紹這些,是因為接下來的分享都是最近工作中親身經歷的,如果沒有這些介紹,擔心給大家的理解帶來困擾。

接下來就講兩個主題中的第一個

對信息流的看法發生了哪些根本性的改變

改變的看法有3點。

1、原本認為:信息流只適合品牌曝光,很難做出效果,也就是說想獲得線索和客戶比較難。因為信息流本身的特點就是高曝光,然後會帶來大量的點擊,並且信息流廣告是基於興趣和標籤來識別客戶,精準度天然就不高,所以想要獲得線索和客戶,成本就會特別高。

但從最近的工作來看,信息流是可以帶來效果的,不再只是單純的起一個品牌曝光的作用了。

我們公司嘗試了朋友圈、快手、頭條、百度,這4個平臺的信息流。頭條的效果是最好的,其他3個平臺的信息流都沒能得到滿意的效果。所謂的效果就是在可接受的成本內,沒能帶來線索和客戶。

在實際推廣中,頭條信息流的線索成本比百度競價要低20多塊錢。

不過因為百度競價是主動搜索過來諮詢的,而頭條信息流是主動推送,訪客看到了廣告後,才留下的電話,所以,百度來的線索有效率和質量度比頭條高很多。

百度競價勝在線索有效率及質量度很高,頭條的優勢在於獲得線索量非常多。具體的ROI以及願意選擇哪個平臺,各公司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再做選擇。

但從獲得線索成本來看,頭條的線索成本比競價的成本低一些。這是我們公司的一個情況,不同公司、不同行業,情況會有不同。

總結:頭條信息流是可以做出效果的,品效合一是可以做到的。

當然,信息流和競價相比,競價來的線索精準度要更高。但信息流高曝光是他的優勢,再加上獲客成本要低一些,雖然精準度不夠高,但也不失為一個可供選擇的獲客渠道。

那些頭條信息流中極有效的操作技巧,你必須要知道

2、原本認為:信息流曝光量很大,那麼推廣一段時間,這個平臺的用戶群體被廣告洗了幾遍之後,線索成本會升高,客戶群體會變少,這個平臺就不適合再做推廣了。

其他平臺因為沒有數據,就不多說了。只說頭條。

我們是從3月份開始做的信息流,到了6月份的時候,流量和線索量下降很多,當時在思考原因的時候,想到了2個主要原因

一是正值京東618活動,平臺把流量都給了電商;

二是經過3個月的推廣,頭條的用戶已經被我們的廣告洗了幾輪,目標用戶已經挖掘完了。

因為我們直營校的線上招生是隻推鄭州市區,單地區推廣,在加上信息流的高曝光,核心人群看到四五遍廣告很正常,甚至有一個家長,電話就留了6次。那看到廣告的次數,最少也不會低於10次。

6月份對我來說,真是一個難熬的月份。

不過,從3月份開始,到現在,每個月的線索量比上一個月都是在增加的,不管是學生放假還是開學,每個月的線索量都是在緩慢增加的。當然,得除了6月份,因為6月份的線索量是減少的。

電商巨頭的活動確實會搶光小公司的流量。

從我們的這半年多的推廣時間來說,認為信息流平臺只能推一段時間,就沒有效果了,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

當然,得出的這個結論未必一定正確。也有可能是我們推廣時間還不夠長,並且僅從我們一個公司來得出這個結論,也未必一定對。

但結合我們實際的推廣情況來看,頭條信息流的效果是可以持續很長時間的,或者說可以一直穩定的帶來線索和客戶。

為什麼這麼說呢?

A、我們推的是單地區(只推鄭州市區)

B、我們連續推廣了將近7個月,除了6月份,每個月的線索量都是增加的

C、廣告累積展現量超過3000萬次,但我們在頭條(包括抖音、火山、西瓜)的核心人群只有30多萬,寬泛一點的說也不到50萬人。核心人群算50萬,然後給核心人群算2000萬的廣告曝光,那每個人平均能看到40次廣告。

如果信息流平臺真的只能推一段時間,那40次的曝光,能轉化早就轉化了,如果轉化不了,那給再多的展現也很難對其轉化。

但事實是,我們每個月的線索量是每個月都在增加的。

從這點來說,高曝光然後會把平臺的目標人群快速洗完,轉化完,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總結:頭條信息流是可以長時間做推廣,來獲得線索和客戶的。

3、原本認為:信息流只適合to C的業務,只適合受眾比較廣的行業,不適合to B的業務和受眾人群少的行業。

但現在,對這種看法也改變了

因為我們公司的客戶群體是c端人群,所有沒有toB行業的真實數據和經驗給到大家。只能從與同行交流的過程中來了解一下相關信息。從同行以及頭條營銷顧問了解到,機械製造、車床加工以及起重機之類的toB行業是可以從頭條上獲得客戶的。

如果各位的公司真的有流量困境,可以嘗試下信息流,看看具體的效果。

以上3點是這段時間感觸比較深的

經過這件事後,真正的知道了,再沒有深入一行之前,一切的道聽途說、主觀判斷、前期瞭解都是片面的,真實情況是什麼樣子還需要嘗試了才知道。

這一點也是想對大家說的,事實是什麼樣子,只有去做了才知道。同時,遇到困境的時候,多等待一會,說不定會有轉機。

接下來分享今天的第二個主題:

頭條信息流推廣中有效的操作有哪些?

第二個主題偏結論性,不會分享太多的操作細節以及數據,

因為在整理這個分享之前,也向群主瞭解了一下群內成員的工作,群裡的好友從事信息流工作的並不太多,如果沒有信息流的實操經驗,講太多的操作細節大家也很難理解透徹

所以就直接把有效的操作整理下,分享給大家。如果各位在將來某一天真的用到了信息流,對比今天所講的操作,直接去嘗試就好了。

1、頭條可以多開賬戶,一個公司資質,可以開多個賬戶。開多個賬戶,是可以提升線索總量的。而且對於穩定總體的推廣成本是有好處的。

2、同一套素材(視頻和圖片)在不同賬戶會有不同的效果,這也是為什麼選擇多開賬戶的原因。

3、不同的定向組合方式有不同的效果,但因為信息流是根據興趣標籤來選擇合適的受眾,所以需要測試不同的組合定向,而且同樣的定向會有不同效果,這是正常現象。

4、通常情況下,創意分類就是選擇自己所在的行業,但如果效果變差了,可以嘗試其他的創意分類。

比如:我們公司是做中小學作文輔導,應該選擇中小學教育這一類別,然後有段時間推廣效果特別差,就選擇了興趣培訓下的舞蹈、美術等類別,也能洗出一部分客戶。

5、頭條和第三方APP及平臺有合作,然後合作平臺叫穿山甲,類似於很早之前的百度網盟,效果就是在頭條推廣後臺可以選擇把廣告投放到頭條系之外的第三方APP上邊。

穿山甲是有效果的,可以帶來客戶。成本方面,與在頭條系自家的APP上推廣相比,成本並沒有太大差別。

頭條信息流推廣中,這幾條是比較有效且管用的操作,信息流的賬戶操作中,工作量比較大的是需要不停的新建/暫停計劃,難度主要在於什麼時間開啟/暫停計劃。當然,數據分析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希望大家在這個群裡,都能獲得有用的知識,大家相互學習,共同成長。


作者:原子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