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洞渠图(局部)
上世纪七十年代泾惠渠改线,渠系调整三限功能被废除,杨府村成为分水点,1977年汉堤洞以下三条支线全部改线,汉堤附近三条支渠全部废除,历时近二千年分水点至此消失。
二、汉堤洞地形和传统文化
由于汉堤洞村二千年前白渠就从此流过,后又历经各代至于民国,由于不断进行淘浚,历年堆积于是在此形成一条长长的条状高地,据当地村民回忆,汉堤洞村最高处高于地面几近二十米,人们曾在此泥沙土丘上建筑庙宇若干,自七十年汉堤分水功能消失以来,历年取土或为建筑或为生产,至今在汉堤老村处(庙遗址)依然高出周边约数米。
三限正对东面的老渠(民国)在村里已被填埋成通衢大道,西面也成为生产路与泾云路相连,而且与周边地平基本相当,老渠(民国)痕迹早以荡然无存,老渠南侧更为古老的白渠等古渠地形大致可以看出,村名称“汉堤”即为古渠流经位置,只不过经过地形的改造,痕迹已不是十分明显。村子东面有一道宽约百米,高约四五米左右的土梁向东北延伸,据村民说直到三原,这是由于村民将古渠两边淘浚堆积的泥土,填掉老渠平整之后形成的。在卫星图上可以清楚看到,这道土梁从汉堤洞村折向东北,渠的走势可大致可见,土梁上现在种植有多种农作物,可见的有花生、玉米、蔬菜、棉花等。
西南—东北走向土梁,古时称为汉堤。也有资料说是汉代为防范北部水流南溢,故而筑堤,于是就成为现在人们所说的汉堤。但根据引泾工程的情况来看,最大的可能是由于人们历年清淤,层层堆积,年深日久,水渠周边的土地自然就高出周边许多。有的甚至形成数十米高的土丘,并且这土丘年年“增大”就如同一个小孩子,很早就居住在此地的居民因地相形,就在这修建了庙宇,进行祀神祈福,赋于各种不同职责的神们开始进驻,最早进入也是最有名气的是药王孙思邈,所以此地有时也称药王洞,《宣统重修泾阳县志》说“药王洞,一名汉堤洞,在县北十里,洞祀孙真人。”汉堤洞这个名字很早,是“汉潢山”与“药王洞”两个名字的结合,老县志在本县古迹里面又记载:汉堤洞在县北十里,一曰汉潢山,南绕渠流,逶迤东北,长十余里,盖汉时筑以防水,上有孙真人洞,下有翠柏数百株。这些柏树保存的时间极为长久,至少在民国末年还在,据汉堤洞村数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回忆,在小时走在这里,感到阴森森地,有阵阵凉意,由于年龄缘故,十分的害怕。
村民回忆,当时的庙宇所在的土丘至少要比现在高十几米,最大的殿就是药王殿,坐西向东,然后还有玉皇庙、土地庙、娘娘庙。有神的地方就不会缺少庙会,古人借娱神的机会自然就有商业活动的痕迹,这种商业活动的痕迹现在见到最早的资料是在康熙五年(1666年)广东籍诗人、文学家屈大均游历到此,参观了二月二日东岳庙会时的盛况,他写道:“陕地繁华,以三原、泾阳为第一,其人多服贾吴中,故奢丽相慕效……妇女结束如三吴。”由屈大均的描述不难想象当时汉堤洞附近,泾阳县城的商业景况,进而可以推知汉堤洞周边农村经济状况。很可惜由于历经战火与文化浩劫,碑志多被毁坏,能够保留下来的文字资料不多。又由于清末至民国时战乱、饥馑不断,本地土著民众死亡逃亡众多,现在村子周边多属客户,以河南籍人士为主,老人们回忆到的资料也多只能追溯到民国时期,所看到遗迹同样如此。期待不断发现,希望能获提更多的文字资料。
汉堤所在的地方有许多传说,譬如说是郭子仪屯兵处、郭子仪单骑退回纥等故事,凡是当地人都能绘声会色的进行讲解,其实这些故事之所以会保留并非由土著传承下来,而是因为这里曾有郭子仪祠,祠碑记载相关的事迹被村民广为传播,打开县志地理部分,可以发现两段文字:“丰稔原在县北二里许,俗称北原也,原自仲山之麓蜿蜒东南下至高陵始尽,唐郭子仪屯兵于此,故又名解甲原。……唐郭汾阳屯兵处,在县西北五里解甲原,又称丰稔原,上有单骑却敌碑,祠在东门内,同治元年毁。”除了郭子仪这两则传说之外,还有一个就是郭子仪练水兵的传说,大略内容是郭子仪为抵抗侵略,曾在汉堤洞之北的较为低洼的郭岢廓练水兵。这个传说从时间和内容来看,应该是从郭子仪屯兵等内容衍生出来的,水兵多不比附,汉唐至现在关中缺水,虽然郭岢廓此地较低,属积水地,村民回忆民国时挖一锨地里都会出水,每有大雨户户家里都会进水,渠系也可能在此地决口,但也至于水多到可以浮大船的地步,或许从“水那么大,郭子仪都可以练水兵了”语演绎而来。此地北有武寨府村,寨、府显然与军事相关,郭子仪他事或有可能,但练水兵却可以给本地再增加一点神秘的色彩。
三、三限的遗留残迹
这次至汉堤洞,接待我们的恰好是汉堤洞村前任的支书,听到我们对于三限闸有兴趣,很早就在公路上等候我们的到来,这位村老书记恰好就是村里负责看护三限闸,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三限口(闸)的遗迹。
三限闸位置在汉堤洞村西南,杨府村分水闸下南向渠道以西数十米的地方,原来的渠道早已被平整为通村公路一条,没有一点历史遗留,三限口就位于这条路的北侧。数十米之个就看到此处树木从从,有一高于地面一米有余土台,近前则为小屋庄稼蔬菜等遮掩。临路一侧可见水泥与砖块砌垒渠状开口一道,此渠开口北侧保护较差,土台西北侧一道树林向东北曲折延伸。由北向南基本属于一、二、三支渠,分别流入三原、高陵等县,七十年代渠系调整,此处废弃,渠道填平。据他说在此渠之南数十米处亦曾有老渠一道,其意似指古渠,或者说三限段上游干渠似有变化,这点待查。土台之上村民种植有些许棉花、花生等物,由于缺水长势较差。
在参观三限口遗址时碰到两位老人,与老支书打招呼,出人意料的是竟为河南腔,二人交流时语速较快,难以辩析,经翻译才知老人以为我们的到来与新建铁路有关系。通过进一步了解得知这里的村民大多为客籍,来源十分复杂,在人口普查时发现源自有五省十八县,多是由于抗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原因逃到陕西。由于汉堤洞附近地势较为低洼,积水较大,多属于盐碱地,本地土著由各种原因住户很少,于是这里就成为难民的乐园,难民的积聚形成一个又一个村落,汉堤洞就如此。离开汉堤之后,又见到不少村民,他们之间的语言交流基本上都使用河南口音。
由于汉堤洞村多是河南客户,解放后这个村子与外部居民联姻较为困难,村里的小伙子娶媳妇不容易,后来中原人吃苦耐劳的性格,再加上心思活络,村子经济好转,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据他说多年以前仅蔬菜收入一项,本村收入就达二百多万,而现在更是周边少有的富裕村庄,原来在县城中最早买冰箱、电视一类大电器的,基本是都是汉堤洞人。在走访的过程之中,发现汉堤洞村房前屋后,边边角角均无闲地,多种植菜蔬果木一类,土地利用充分。进到一二村民家中,庭院经济则养殖、果木等,房屋修建高大,装潢使人耳目有新意。
“现在,姐姐给妹子在汉堤介绍对象,汉堤不伙再也不愁娶媳妇了。”唯一遗憾的是由于村里的房屋建设取土,原来的渠系遗迹逐渐消失,数十米高的土丘,现仅剩几米,地形变化大,碑志遗存发现也少。听老支书说要恢复汉堤古庙,希望他们在挖掘传统文化中有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