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生泰合:把醫用營養技術應用於食品行業,大有可為

隨著食品消費結構的升級,營養與健康成為消費者更關心的問題,營養食品產業正以勢不可擋的速度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投身其中,海生泰合就是其中一家,它主打液體營養的功能性食品。

每個企業的誕生都離不開創始人敏感的洞察。海生泰合創始人—張波先生是英國巴斯大學藥學藥理學博士後,曾在北京shenogen和韓美藥品負責研發,擁有超過15年新藥研究和開發經驗,當他發現,很多病症的發生都跟營養不良、生活方式有密切聯繫時,就萌生了打造營養食品的想法。

隨著思考與探索的深入,思路也越來越清晰,海生泰合的發展就此開始了。

打通原料—技術—生產3重壁壘

廣闊的發展前景,往往暗示著尚且薄弱的市場現狀。

與國內相比,國外的營養食品產業已經走在前端。而國內的食品工業大半是口味驅動的,市面上充滿了大量的高碳、高脂、高熱、低營養密度的食品,而營養品,則是更多的以片劑、膠囊、沖劑等藥品形態存在。

基於團隊本身的醫藥研發背景,海生泰合決定以液體營養的角度切入食品領域。將多種營養元素(蛋白質、功能脂肪、維生素、礦物質……)高度濃縮至一個包裝內,這對研發技術有很高的要求。

對此,海生泰合投入千萬資金建立了醫用營養研發實驗室,開始探索包括乳劑穩定性、抗氧化、滅菌工藝在內的研發方向,嘗試了超過1000種配方方法。以蛋白質為例,普通奶製品的蛋白質濃度為3%左右,要實現5-10%的高蛋白飲品,張波先生表示,此前“整體滅菌體系沒有任何人有把握”。

海生泰合:把醫用營養技術應用於食品行業,大有可為

同時,實現高濃度營養液體混合的穩定性需要用到一些特殊的原料,而這些原料在國內沒有現成的生產,雖然部分可以通過進口引進,但在原料選擇和研發過程上仍需要相應的將就國內的生產體系。

另外,將實驗室的成型技術轉移到設備相對低端的生產線,一方面要求無菌罐裝的工廠擁有特別完善的前處理能力,另一方面新品類的生產需求也區別於市場上原有的標準品。與工廠的溝通和磨合對處於初創時期、知名度並不高的海生泰合來說也是不小的挑戰。

“現在自帶ODM能力的工廠非常少見,特別是這種高度複雜的配方。工廠必須在某種程度上,整合研發機構。”張波先生說,“我們就是那個可以被整合的研發機構。”

海生泰合用了2年多的時間與多家國內外企業建立起長期合作關係,打造了穩定的全產業鏈體系,完成了原始積累。

打磨產品,孵化品牌

海生泰合所選擇的細分市場,張波先生認為無論是在生理上還是在心理上,首先一定需要具有某種剛需屬性;二是這個市場允許打專業牌,可以通過技術的先進性與其他產品拉開差距,

海生泰合的增長驅動核心在於技術。

2018年5月,海生泰合旗下品牌必樂切入運動營養市場,並推出了一系列產品,包括蛋白質水、液態燃體餐、液態超肌餐等。相較於運動營養產品的傳統銷售渠道,必樂的液態瓶裝形態更具便攜性,因此增加了諸如超市、便利店、健身房這樣的新消費場景。目前,必樂的銷售規模在穩步提升且已經實現盈利。

海生泰合:把醫用營養技術應用於食品行業,大有可為

無純品牌的出現則源於海生泰合強研發驅動下不斷孵化品牌的需要。於2019年末,推出了無純液體代餐奶昔和膠原蛋白威化兩類產品,並主打線上銷售渠道。與市面上粉狀代餐產品相比,無純液體代餐奶昔的明顯優勢在於其免沖泡的便捷性。但代餐只是無純在過渡時期的產品,並不是品牌的最終方向。

海生泰合:把醫用營養技術應用於食品行業,大有可為

洞察消費需求,走向

腸道營養

海生泰合真正通過無純想切入的,是腸道營養市場。在腸道營養和腸道養護方向整合科研能力和強調專業性,並服務於特定人群:28歲至40歲之間的人群常面臨巨大的壓力、睡眠不足和大量食用加工食品的問題,這種生活方式很可能會破壞腸道細菌的平衡。此外,孕期便秘等人群也有腸道營養的需求。

相關調查顯示,中國消費者越來越意識到腸道健康的重要性,並在這個領域積極尋求營養解決方案。富含益生菌、益生元、膳食纖維的酸奶、穀物等已被消費者視為對消化系統健康有益的食品。

張波先生透露,未來一年內將上線四款左右佈局腸道健康領域的新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