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儒道医四家静坐法要(22)释儒道三家共通

宋元以来,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思潮颇有影响。到了明代,随着道教内丹的盛 行和儒家性理之学主流地位的确立,在理论上儒、道、释各家之间进一步函摄融合。

尤其是道教内丹学与儒家心性论的关涉更为紧密,吸收转化,互为影响。

任继愈先生在其主编 的《中国道教史》及《道藏提要》两书的序言中都说到:世人论道教内丹之学,多认为它由外丹发展而来,这种说法不为无据,但还不能算全面地说明了问题。内丹说,实际上是心性之学在道教理论上的表现,它 适应时代思潮而生,不能简单地认为内丹说的兴起是由于外丹毒性强烈,服用者 多暴死,才转向内丹的。“内丹说”在道教、“佛性说"在佛教、“心性说”在儒教, 这三教的说法有差异,三教探讨的问题的实质没有两样,都属于心性论。

释儒道医四家静坐法要(22)释儒道三家共通

也就是说,明代以来,儒、道、释三家都把研究的目光聚焦到“心性”上来,至少在 理论上,三家有共通的可以交流讨论的话题。李道纯《中和集》对道教内丹学汲取儒、佛 心性修养理论的营养情况就有过较精辟的论述:

夫最上一乘,无上至真之妙道也。以太虚为鼎,太极为炉,清静为丹基,无 为为丹母,性命为铅汞,定慧为水火,窒欲惩忿为水火交,性情合一为金木并, 洗心涤滤为沐浴,存诚定意为固济,戒定慧为三要,中为玄关,明心为应验,见 性为凝结,三元混一为圣胎,性命打成一片为丹成,身外有身为脱胎,打破虚空 为了当。此最上一乘之道,至士可以行之。功满德隆,直超圆顿,形神俱妙,与 道合真。

这里,李道纯明确指出,不管是道家的“清净”、“无为”或“丹基”、“丹母”还是儒 家的“太极"、“太虚"、“洗心涤虑’’,甚或佛家的“戒、定、慧",“明心见性“,通过修炼,皆可“三元混一为圣胎”,“与道合真”,“直超圆顿”。 不唯在理论上圆融共摄,就是在修持实践上,也往往三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甚至 在静坐功夫中,也可以看到三家共通的痕迹。

如《性命圭旨》中的“行立坐卧四禅图", 几乎就是三家合修的典型。尤其是坐禅图说: 坐不必趺跏,当如常坐。夫坐虽与常人同,而能持孔门心法,则与常人异矣, 所谓孔门心法者,只要存心在“真去处”是也。

此外,明代蒋庭编撰的《静坐秘籍》,虽立足于道教丹鼎,但引述诸如《楞严经》、《观 无量寿经》、《楞严推勘入门》等佛教经籍,为我所用,达到纯熟自然的地步。可见很多道教丹家在实际修持中,往往三教兼取,重在实用。这也是明代道家调息静坐的一大特点。


释儒道医四家静坐法要(22)释儒道三家共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