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的"失敗教育",學會袖手旁觀,細節處提升孩子"逆商值"


缺失的

在小區裡面溜娃,經常能看到一些"神操作"父母,今天上午在沙池旁邊圍觀孩子們玩沙。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正往自己的城堡上插樹枝,眼看這樣操作他的沙子城堡肯定要倒。

缺失的

我都忍不住想要上前去制止他,結果身邊悠悠想起他爸爸的聲音:"別管他,讓他試試。"果然那座沙塔應聲而倒,小男孩愣了,隨即哇哇大哭起來。爸爸連忙過去說:"我們重新搭起來,換個小點樹枝試試?"

明知道孩子插上樹枝城堡會倒,為什麼不去提醒一下他呢?沒想到這位爸爸卻告訴我,這樣做,是為了讓孩子"體驗失敗"。

缺失的

缺少失敗體驗和"習得性無助"

不知道是資訊太發達,還是現在的孩子太脆弱。隔三差五我們就能看到新聞中因為被父母批評跳樓的孩子、因為考試成績不好就輕生的學生。教育專家表示,現在的孩子,被父母長輩保護的太好了,缺少"失敗體驗"。

最近在看美國心理學家保羅·史託茲的《逆商》,發現其中對於"習得性無助"的觀點,正好能夠解釋,為什麼孩子體驗不到"失敗"就沒辦法擁有"逆商",超越困難處境。

缺失的

作者在書中舉例:父親為女兒包辦各項事宜,不讓女兒應對自己的難題,無意間就將無助感教授給了她。

就像我在沙池旁邊遇到的那對父子一樣,如果爸爸在孩子第一次插小樹枝之前,就阻止他,並且告訴他安全的插樹枝的方法。那麼孩子可能會在這次遊戲中獲得滿足,但是卻喪失了學習如何面對失敗,並且憑藉自己的努力去化失敗為成功的機會。久而久之,他很有可能會覺得,反正這件事兒我做不成,我得去向我爸求助。

缺失的

做個"袖手旁觀"的父母

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與其積極跑位,將孩子的方方面面照顧的很周到。小心保護他們在生活中不遭受到失敗的打擊、避免讓他們失望、保護他們遠離焦慮和恐懼。不如學學在適當的情況下"袖手旁觀",給孩子一些自己處理的機會和空間。那麼什麼樣的情況下,應該等等再管呢?

1、 孩子能力足夠

舉一個非常簡單也很常見的例子:孩子獨立吃飯。6個月的嬰兒不可能獨立吃飯,無論怎麼激勵他,他也沒辦法吃到飯。但是對於一個2歲的小孩而言,自己吃飯就不是能不能,而是願不願意了。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袖手旁觀"了。

缺失的

2、 孩子意願強烈

還說吃飯的例子,孩子8個月其實吃飯的意願已經很強烈了。如果能克服困難,把食物放進嘴裡,那麼寶寶就會獲得一種"掌控感",因此爸爸媽媽可以給孩子一些手指食物,然後隨他自己練習,即便第一天、第二天都吃不進去,也不要忍不住去幫他,練習的久了,自然就能吃到了。

缺失的

3、 試錯成本低

試著不好好複習,體驗一下考砸的感覺,試錯成本遠比不好好學習,導致大學無法畢業小得多。在試錯成本小的事情上,真的不妨放手讓孩子"浪"一把,並且體驗一下因果律的效果。然後再從失敗中,領會到自己的責任,以及學習如何做出改變,最終翻盤。就像長輩說的:"有些事兒告訴你,你也不會聽,還是要自己體會。"

缺失的

該出手時就出手

一方面,失敗風險高的事情,我們要及時阻止。讓孩子體驗積木被推倒和掉進游泳池完全是兩種不同級別的風險。孩子的某個操作馬上要撞倒積木,我們可以坐等他們失敗,再告訴他你可以重頭再來。而走在游泳池旁,卻需要媽媽馬上出手阻止,這相當於告訴孩子,人生中有些失敗是不能輕易去嘗試的。

缺失的

另一方面,孩子想要嘗試,但是能力達不到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給孩子解釋一下,他面對的情況。然後再引導孩子找到面對的方式

前陣子兒子的小姨給他們買了一套兵乓球玩具,但是對於他而言可能有點超齡。他和姐姐玩耍的過程中,就體會到了深深的挫敗感。發不出,接不到,插在底座上玩都很難打到。於是每次玩這個球的過程都是:開開心心拿出來,崩潰倒地大哭。

我只能過去給他解釋了一下,這個運動的複雜性。並且還給他看了世乒賽的錄像,告訴他好好鍛鍊,幾年後也能像姐姐這樣打到球。並且建議他,可以先進行揮拍練習。兒子聽了果然開開心心拿著拍子練習去了。

雖說在養育孩子的時候,應該讓他們獲得某種自主權,去體會失敗和戰勝失敗的感覺,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完全"放手"。那無疑是很不負責任的,正確的做法是在評估孩子的能力和意願,以及失敗的風險後再決定該如何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