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CR2020年会告一段落,8项重磅研究你get了没?

AACR2020年会告一段落,8项重磅研究你get了没?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分为两部分,分别与美国时间4月27-28日和6月22-24日在线上召开。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在刚刚结束的第一部分AACR 2020年会上公布的部分重磅研究和中国研究结果。

本文提要

①陆舜教授 | APOLLO研究:三代EGFR-TKI阿美替尼治疗T790M突变NSCLC,ORR高达68.9%;

②王洁教授 | PASSION研究:晚期小细胞肺癌,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具有“强效的抗肿瘤活性”;

③GEOMETRY mono-1研究:Capmatinib治疗MET突变脑转移NSCLC,ORR达54%;

④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疗法治疗PD-1抑制剂耐药肺癌,疗效初显;

⑤I-SPY2研究:高危HER2阴性乳腺癌,新联合治疗方案改善病理学完全缓解率,达37%;

⑥IMbassador250研究: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阿替利珠单抗+恩扎卢胺未能改善生存;

⑦石远凯教授 | PD-1抑制剂Geptanolimab治疗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安全有效;

⑧石远凯教授 | PD-1抑制剂Geptanolimab治疗复发/转移/不可切除的肺泡软组织肉瘤安全有效。

1

APOLLO研究:三代EGFR-TKI阿美替尼治疗T790M突变NSCLC,ORR高达68.9%

阿美替尼(Almonertinib)是一种口服的高选择性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已于2020年3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既往经EGFR-TKI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APOLLO研究的更新数据显示,对于先前接受EGFR-TKI治疗后进展的EGFR T790M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阿美替尼治疗显示了无进展生存(PFS)获益,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显示了具有临床意义的疗效;同时,阿美替尼治疗的安全性与先前报道的一致。

该项多中心、开放标签、单臂、Ⅱ期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陆舜教授等开展。

研究纳入年龄至少18岁、EGFR T790M突变、先前EGFR-TKI治疗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给予阿美替尼(110 mg QD)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无症状、不需要类固醇治疗的稳定脑转移患者也被纳入研究。

主要终点是独立中心评审(ICR)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包括疾病控制率(DCR)、PFS、缓解持续时间(DOR)、缓解深度(DepOR)、总生存(OS)和安全性。

结果显示,纳入244例患者(包括来自中国大陆的189例患者和台湾的55例患者),其中88例基线脑扫描显示CNS转移,23例具有至少一个颅内可测量靶病变。

ORR为68.9%,DCR为93.4%。中位PFS(48.0%的成熟度)和中位DOR分别为12.3个月和12.4个月。

确认的CNS ORR和DCR分别为60.9%和91.3%。CNS 中位PFS(47.8%成熟度)为10.8个月。

安全性与先前报道的一致。最常见3级和4级不良反应包括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17例 (7.0%)]和肺栓塞[6例(2.5%)]。没有患者报告间质性肺疾病。

2

PASSION研究:晚期小细胞肺癌,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具有“强效的抗肿瘤活性”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报告的PASSION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化疗敏感和化疗抵抗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卡瑞利珠单抗(PD-1抑制剂)联合阿帕替尼(VEGFR2抑制剂)治疗均显示出强效的抗肿瘤活性,并且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

该项多中心、两阶段、2期研究纳入基于铂类化疗后进展的SCLC患者。在随机、开放标签、三平行队列(three-parallel-cohort)第1阶段,患者按1:1:1随机接受卡瑞利珠单抗200 mg(每2周1次)联合阿帕替尼375 mg QD,或用药5天/停药2天,或用药7天/停药7天(每个队列包括6例患者)。基于第1阶段第一个28天治疗周期患者的耐受性和疗效数据,在第2阶段选择一个队列扩展。

主要终点是ORR和安全性。

结果显示,共纳入59例患者,其中QD队列有47例。在QD队列,确认的ORR达34.0%,中位PFS为3.6个月,中位OS为8.4个月。

化疗敏感和化疗抵抗(定义为基于铂类化疗后分别在≥90天和˂90天疾病复发)患者具有可比的确认ORR(37.5% vs 32.3%)、中位PFS(3.6个月 vs 2.7个月)和中位OS(9.6个月 vs 8.0个月)。

在所有患者中,≥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发生率为72.9%,最常见严重不良事件包括高血压(25.4%)、手足综合征(13.6%)和血小板计数减少( 13.6%)。所有不良事件均可控。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情况。

3

GEOMETRY mono-1研究:Capmatinib治疗MET突变脑转移NSCLC,ORR达54%

Capmatinib是一种高选择性MET抑制剂,目前已经获得FDA优先审评资格。GEOMETRY mono-1是一项多队列、多中心、II期试验,在之前报道的研究结果中,Capmatinib对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晚期NSCLC患者(包括脑转移患者)显示出具有临床意义的缓解率,且安全性可控。此次AACR 2020中报道了GEOMETRY mono-1研究的脑转移患者疗效和安全性数据。

研究结果显示,在97名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队列4(69名,经治,2/3线)和队列5b(28名,初治)患者的总缓解率(ORR)分别为40.6%和67.9%,中位DOR分别为为9.72个月和11.14个月,中位PFS分别为5.42个月和9.69个月。

在基线具有可测量脑转移(中位脑转移灶数量为3.3个)的13名患者中,颅内ORR为54%(7/13),其中4名达到完全缓解(CR

)。其余3名患者中,一名患者有3个病灶CR,1个病灶减小了50%,剩余4个病灶达到稳定(共7个);一名患者有2个病灶CR,一个稳定(共3个);另一名患者有1个病灶CR,3个病灶稳定(共4个)。所有患者颅内DCR为92.3%(12/13)。

颅内应答时间与全身应答时间一样迅速。应答的7名患者中有3名接受过脑部放疗,有5名在入组时有颅内进展的迹象。

安全性方面,在所有队列(334名)中最常见的TRAE(≥15%,所有级别)是外周水肿(41.6%)、恶心(33.2%)、血肌酐升高(19.5%)和呕吐(18.9%)。

该研究表明,Capmatinib对脑转移具有不错的抗肿瘤效果,而且对于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晚期NSCLC患者,无论前线治疗如何,都可带来深度且持久的缓解,同时安全性可控。

4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疗法治疗PD-1抑制剂耐药肺癌,疗效初显

在去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疗法异军突起,对黑色素瘤和宫颈癌显示了出色的效果。在AACR 2020上公布的一项Ⅰ期试验结果显示,

对于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后进展的转移性NSCLC患者,TIL疗法可带来持久的缓解,且毒性可管理。

这项试验共有32名患者参加,最终有16名患者接受TIL治疗,其中12名患者可以评估。其中大部分患者为PD-L1低表达或没有,中位PD-L1比例评分为6%;肿瘤突变负荷也较低,中位值为4.5 mut/Mb;中位年龄为54岁。

结果显示,在12名可评估的患者中,ORR为25%,其中2名患者达到持久的CR,至今已约1年;1名部分缓解(PR)。另外有2名PR未经证实,且其中1名仍在持续,在等待下一次扫描,如果得到证实,则意味着ORR将变为33%。

由于大部分患者仍存活,中位OS尚不能确定。

该研究结果提示TIL疗法是转移性NSCLC患者的一种有前景的治疗选择。

5

I-SPY2研究:高危HER2阴性乳腺癌,新联合治疗方案改善病理学完全缓解率,达37%

多中心2期试验

I-SPY2显示,对于高危HER2阴性(-)Ⅱ/Ⅲ期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案,与单纯化疗相比,PD-L1抑制剂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 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olaparib)+紫杉醇(DOP方案)治疗可显著改善手术时的病理学完全缓解(pCR),并且激素受体阳性(HR +)和三阴性乳腺癌(TNBC)亚组也获得显著改善。

该研究纳入肿瘤大小≥2.5 cm的Ⅱ/Ⅲ期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包括HR+且MammaPrint评分为高危的患者。这些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DOP组)术前接受度伐利尤单抗(1500 mg,每4周1次,共3个周期)、奥拉帕利(100 mg,每日2次,从第1周到第11周)和紫杉醇(80 mg/m2,每周1次,共12周),然后接受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化疗(4个周期,AC);对照组术前接受紫杉醇治疗,然后接受AC治疗。

主要终点是pCR。

结果显示,DOP组有73例患者,包括21例HR-肿瘤(即TNBC)患者和52例HR +肿瘤患者;对照组包括299例HER2-肿瘤患者。

对于所有HER2-肿瘤患者,在未来Ⅲ期临床试验中证实DOP组pCR率高于对照组的最终预测成功概率是81%,TNBC为80%,HR+/ HER2-患者为74.5%。

对于所有HER2-乳腺癌亚型,包括HER2-(37% vs 20%)、TNBC(47% vs 27%)、HR+(Mammaprint高危,28% vs 14%),DOP组的估计pCR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在安全性方面,联合治疗的不良事件与已知药物不良反应一致。DOP组的3级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发生率高于对照组(19% vs 1.6%),但是DOP组的贫血、疲劳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6

IMbassador250研究: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阿替利珠单抗+恩扎卢胺未能改善生存

III期IMbassador250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与恩扎卢胺单药治疗相比,加用阿替利珠单抗联合治疗未能改善OS。研究因此提前终止。

研究纳入759名阿比特龙或多西他赛治疗失败且不适合紫杉类方案的mCRPC患者,随机分至阿替利珠单抗+恩扎卢胺联合治疗组(n=379)或恩扎卢胺单药组(n=380)。两组患者基线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相似,均患有mCRPC或局部晚期CRPC,之前未接受过免疫治疗及恩扎卢胺/雄激素受体拮抗剂治疗。

分层因素包括以往紫杉类治疗、是否有肝转移、循环乳酸脱氢酶水平和疼痛程度。主要终点为OS,次要终点为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影像学PFS、总缓解率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和单药组的中位OS并无显著差异,分别为15.2个月和16.6个月(HR=1.12,95%CI 0.91-1.37)。在亚组分析中也得到一致的结果。

两组的影像学PFS也没有差异,分别为4.2个月 vs 4.1个月(HR=0.90,95%CI 0.75-1.07)。

安全性方面,两组几乎所有患者都经历了一次不良事件(96.5% vs 91.8%);TRAE在77.8%的联合组(3-4级:28.8%,5级:1.9%)和51.1%的单药组(3-4级:9.6%,5级:0.3%)患者中观察到。

7

石远凯教授:PD-1抑制剂Geptanolimab治疗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安全有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石远凯教授等的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单臂、2期试验显示,对于复发/难治性(R/R)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PD-1抑制剂Geptanolimab(GB226)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并且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

该研究从中国32个医学中心招募R/R PTCL患者,给予Geptanolimab(静脉输注,3 mg/kg,每两周一次)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毒性不可耐受。主要终点是ORR。次要终点包括DOR、至缓解时间(TTR)、DCR、PFS、OS、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结果显示,共纳入102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98个月。

ORR为36.3%,包括11例(10.8%)患者获得CR和26例(25.5%)患者获得PR。DCR为55.9%。中位DOR、TTR和PFS分别为6.83个月、4.04个月和2.69个月。中位OS尚未达到。

亚组分析显示,在不同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和既往治疗线数之间,疗效均一致。

既往Chidamide(口服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治疗失败的患者可从Geptanolimab治疗获益,ORR达33.3%(8/24例)。对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阴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 ALK-)、ALCL ALK +、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非特指性PTCL(PTCL-NOS)和其他类型的患者,ORR分别为58.3%(7/12)、42.9%(3/7)、40.9%(9/22)、28.2%(11/39)和31.8%(7/22)。

TRAE发生率为80.4%,常见TRAEs(发生率≥10%)包括白细胞计数减少(18.6%)、发热(14.7%)和贫血(13.7%)。≥3级TRAE和治疗相关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23.5%和15.7%。irAE发生率为35.3%,≥3级irAE发生率为10.8%。

8

石远凯教授:PD-1抑制剂Geptanolimab治疗复发/转移/不可切除的肺泡软组织肉瘤安全有效

石远凯教授等进行的另一项研究则发现,Geptanolimab治疗复发/转移/不可切除的肺泡软组织肉瘤(ASPS)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可接受的安全性。

该研究从中国10家医学中心招募复发/转移/不可切除的ASPS患者,给予Geptanolimab(静脉输注,3 mg/kg,每两周一次)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毒性不可耐受。主要终点是由影像学独立评审委员会(IRRC)评估的ORR。次要终点包括DOR、DCR、PFS、OS、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抗药物抗体(ADA)阳性患者的数量] 。

结果显示,共纳入37例患者,其中62.2%患者既往接受至少一线全身治疗。确认的ORR为37.8%,包括14例获得PR。DCR为86.5%。

中位PFS为6.9个月;3个月和6个月PFS率分别为70.3%和56.1%。中位DOR和OS均未达到

在曾接受安罗替尼治疗的患者(9例)中,ORR为33.3%。在PD-L1合并阳性评分≥1%的患者(12例)中,ORR为33.3%,而PD-L1阴性患者(25例)为40.0%。

任何等级不良事件、≥3级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和治疗相关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94.6%、16.2%、18.9%和8.1%。irAE发生率为45.9%,常见irAE包括皮疹(16.2%)和甲状腺功能减退(16.2%),≥3级irAE(5.4%)包括贫血和垂体炎。4例(10.8%)患者为ADA阳性,包括3例基线时显示ADA。没有死亡病例发生。

参考资料

[1]https://www.abstractsonline.com/pp8/#!/9045/presentation/10691

[2]https://www.abstractsonline.com/pp8/#!/9045/presentation/10784

[3]https://www.healio.com/hematology-oncology/lung-cancer/news/online/%7B1e80e3e6-f6b9-4fd6-84bb-5e62ca1345da%7D/camrelizumab-plus-apatinib-shows-potent-antitumor-activity-in-advanced-small-cell-lung-cancer

[3]https://www.abstractsonline.com/pp8/#!/9045/presentation/10783

[4]https://www.abstractsonline.com/pp8/#!/9045/presentation/10763

[5]https://www.onclive.com/conference-coverage/aacr-2020/til-therapy-elicits-encouraging-activity-in-advanced-nsclc

[6]https://www.abstractsonline.com/pp8/#!/9045/presentation/10593

[7]https://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929599

[8]https://www.abstractsonline.com/pp8/#!/9045/presentation/10596

[9]https://www.aacr.org/meeting/aacr-annual-meeting-2020/aacr-virtual-annual-meeting-i/#

[10]https://www.abstractsonline.com/pp8/#!/9045/presentation/10750

[11]https://www.abstractsonline.com/pp8/#!/9045/presentation/10698

本文首发:医学界肿瘤频道

本文作者:辛迪 Sharon

责任编辑:Sharon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