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雞同鴨講”的現狀,不同學科的人如何實現有效交流?


改變“雞同鴨講”的現狀,不同學科的人如何實現有效交流?

不同學科之間“雞同鴨講”的原由

造成缺乏溝通的原由主要在於現代大學教育制度下,越來越細分化的學科設置。這種學科細分化使得每一個學術領域都有其嚴格的學術術語、學科規範,其他學術領域很難越雷池一步,這樣就造成了過分狹隘的學術小圈子,每次開會總是這些人,總是說著同樣的內容,這種學術氛圍就會越來越固化,思想產生的機制也會被侷限住。

同時,學科細分的邏輯會潛意識地傳遞到大學人才培養上,這種細分化的學科制度的目標是把每一個個體都塑造成專才,老師的思維、寫作、學術活動空間的學科化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所涉獵的知識領域,時間長了,很多學生也會被老師帶著、被規訓在某一個狹窄的專業跑道上而不知,漸漸地學生以老師作為人生追求的目標,學生所接觸的世界主要就是學術的世界,而這樣的學生離真實的物質世界、紛繁複雜的現實世界反而越來越遠。

這種學術化人才培養的模式,使得現在讀研究生、讀博士生的比例越來越高,使得很多學校培養的人才並不適應社會實踐的需求,因為社會運轉是極其複雜和系統性的,在社會中生存往往需要隨機應變和試錯能力,而學術訓練往往是嚴謹和規範,這兩者是有一定的衝突的。我們所看到的學者、大學教授等以學術為業的人,往往並不需要很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在社會分工中真正的需要學術能力和學術思考的崗位並不多,在社會運轉過程中,真正的專才需求是少數的,而通才需求反而是大多數的。

藝術、科學與人文之間不是完全沒有溝通,但是我們經常遇到的情況是“雞同鴨講”,因為我們長期沉浸在學科化思維中,逐漸形成了學科化的話語方式和表達方式,當突然遇到其他學科的話語體系時,在一開始時是極其陌生的,也很難進入對方的思考和語言的基本語境中,這樣的溝通其實是無效的溝通。

“大問題”會主動湧現來找你

營造有效溝通的前提,第一,先讓大家熟悉起來,當熟悉起來以後,我們學科化的外殼也慢慢消退,而作為人的屬性,比如情感、意識、理性、感性、人性,這些共通性的東西就會顯現出來,這樣就為有效溝通創造了條件。

第二,先嚐試去了解對方的思維方式,當我們跨到對方的學科內部時,知識是無法窮盡的,如果我們僅僅關注對方深入研究的公式、模型、專業術語,我們會被嚇倒,但是如果我們試著去了解對方的研究背後的思維邏輯和核心關注的問題時,我們才會發現其實我們之間有某種共通性,比如說都是對生命問題的探索,只是科學從基因、宇宙、量子等宏微觀發現的角度,藝術從個體探索的角度,哲學從意義的角度來思考等。這樣會帶來認知的改變,一是我們瞭解了其他學科的思維理路,減少了陌生感。二是我們瞭解其他學科的問題意識,從而為我們認知世界打開了另外一扇窗,原來還有另外一個維度來理解世界,理解生命,這樣我們的認知世界就會越來越豐富。三是隨著我們對其他學科的瞭解的深入,有一些學科共性的問題,或者說學科之上的問題就會慢慢顯現出來,這就為我們找準問題,進行有效的問題設定和創造有效的溝通帶來了可能。

改變“雞同鴨講”的現狀,不同學科的人如何實現有效交流?

第三,有效溝通的前提是能設定可以一起溝通的問題,而這樣的問題一定不是學科內部的問題,而是學科與學科的縫隙中,被學科化思維所遮蔽的問題,或者是存在於學科之上的“大問題”,這些問題的設定我們不能憑空想象,首先是建立在對藝術、科學和人文領域的基本問題的瞭解的前提下,才能發現這些真問題。其次,需要不斷地創造跨學科溝通的環境,讓這些問題慢慢湧現出來。當溝通達到一定的量級,這種問題你是擋都擋不住的,它會自動來找你,而不是你非要去找它。

溝通的維度、有效的溝通

因此,藝術、科學與人文的溝通不是為了溝通而溝通,為了形式上的溝通而去溝通,這是沒有意義的。創造有效溝通的可能,或者建立在溝通對象之間有一定的熟悉和了解為前提;或者溝通者已經涉獵到其他學科領域,相互之間已經存在某種交集,並有跨學科溝通的願望;或者溝通的問題設定本身,已經可以讓溝通者有話可說。而這種基於共通問題的溝通與討論,既豐富了溝通者之間的對這個問題的理解維度的拓展,以及對世界理解的豐富,對於聆聽者也會起到豐富理解問題維度和理解世界維度的效果,這個時候教育就已經發生了。

我這裡還要強調一點,藝術、科學與人文的溝通不僅僅是學術意義上的跨學科的知識溝通,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層面是藝術實踐、科學技術實踐和文化實踐的介入,我們會發現,學術思考是基於知識認知作為前提,而實踐認知往往並不是基於知識,而是行動本身帶來的認知提升,智慧的來源對於不同人也是有差異的,學者主要是通過知識攝取,而舞蹈家往往是通過身體實踐。因此學術與實踐之間的溝通也是極其重要的,因為獲取知識和認知方式的全然不同,這兩者之間的溝通就會發生很強烈的化學反應,同樣對於溝通者之間的相互啟發,對於聆聽者都有極大的豐富和拓展效應。

即使實現以上的前提,有效的溝通不一定能達成,最後,至關重要的是溝通者的心態。我們發現,現在為什麼溝通越來愈難?我覺得除了認知上的侷限,我們還需要學習如何成為一個溝通者,可能有幾點比較重要:一是敞開。敞開是我們對自己生命的誠實,是對他者和世界的敞開,只有敞開,我們才能與真實的他者相遇,溝通才能真正發生。一旦你戒備和封閉,對方同樣會把門關閉。二是傾聽。傾聽是一種吸納和接納,是一種不急於表達,是一種接通對方的思想與自己認知通道的過程。傾聽不是禮貌和謙讓,是真正意義上對他者的好奇心,是一種求知意識的覺醒。三是平等。在溝通中,沒有身份,年齡,權威,財富,這些因素的壓制,只是人與人的溝通,只是兩個誠實的生命相遇。四是位移。位移是將溝通中自己的重心從自我位移到對方,當溝通雙方都有意識的主動位移,這樣的溝通就是心流的交互,是一種全然的信任。五是捕捉。溝通不是完全順著對方,不是仰視,膜拜,而是時刻在對方的語言中捕捉節點,從而引向深入,這種牽引將會讓溝通雙方進入可能的激發狀態,從而實現意想不到的全然愉悅。

我這裡說的溝通者心態,並不是溝通技巧。

——肖懷德 (當代文化學者、見地沙龍召集人)

本文由文化隨筆公眾號授權發佈,編 / 劉珊珊,審 / 任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