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颜真卿书法上的地位?其书风为什么感觉不是大众学习的主流?

筱让


颜真卿,开雄强壮美书法之先河,是书法史上与王羲之并驾齐驱的“大法师”,并与其后的柳公权并称“颜柳”,世有“颜筋柳骨”之说。

颜真卿之前的书法,都以硬瘦为美,纤细妍媚,如江南翩翩公子,手摇折扇,仪态万方。

而颜真卿一出,苍劲雄强,丰腴肥美,如关东大汉,步态矫健,雍容大方。

柳体出自颜体,同样雄健、壮阔、绚丽。

二者又略有不同:

颜体如菩萨端坐于庙宇之上,宽厚大量却又不拘小节,有一种悲悯众生的意味。故颜体入门容易,但写好较难。

柳体则如金刚护法,立于庙宇两侧,横刀立马,欲扫尽一切阴霾。故柳体入门不易,写好则更难。

颜柳并列“楷书四大家”,千百年来影响深远,深受爱戴。但是,近年来的各种书法展览中,却难觅颜柳踪影,这不由令人唏嘘!

有人认为,颜柳虽好,终为入门字体,书法展览中应有更高追求,于是乎,近年来的展览中,更富趣味的魏碑占了一大半!

颜柳的消失,到底是好还是坏?

对于书法,当然需要创新,需要碑帖融合,但因为如此,就应该完全抛弃颜柳、抛弃传统吗?

对于渐行渐远的颜柳,中国书协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颜真卿在中国书法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他是和王羲之并驾齐驱,而开宗立派的人物。

苏东坡视颜书为书法上的最高典范,且学颜有成。他在《书吴道子画后》的跋语中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尽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他将颜书与杜诗、韩文相提并论,足见评价之高。

宋朱长文在其《续书断》中评曰:“(颜鲁公)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仰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又说:“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为了统治其辽阔的疆域,全面建立起了前所末有的封建统治。遴选官员,参加科考者,必须恪守法度,写出一笔妙合古人的字来。封建盛世的豪情壮志,使其时的书法确有一种雄强振发的精神。颜真卿生逢其时,蓬勃而出!

颜真卿出生于家学深厚的书香门第。他的远祖、曾祖、祖父辈都是著名学者和书家,母亲也是传世书家。他不仅勤于学习,而且善于学习。他学习目的性很强,学习前人有选择、有取舍,对前代书家的书迹,均能得其佳妙,消化吸收。

他曾先后两次,辞去官职,前往洛阳,向张旭请教笔法,并将对话录编成《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一卷。放着现成的官不做,不辞劳苦去学书法,这在崇尚高官厚禄的古代是不可思议的,足见其学书决心之大。

他吸收众家之长,在笔法、结体、布局、墨法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大胆地对以王羲之为代表的秀逸姿媚的书风进行革新,创造出了奇伟秀拔、圆劲苍古的新书风,成为开宗立派的大师,而名垂青史。

颜真卿是经历了盛唐而进入中唐的人物,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由郎官而节度使、尚书,进爵鲁郡开国公,是唐王朝政权机构中的重要成员。他既有繁荣强盛的盛唐之世的经历,又有中唐之后动乱年代的情感体验。盛唐之世国家无比的强盛,人民具有的雄大魄力和无比的自信心,是他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具有卓越的人格情操。他忠君、爱国,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他立朝刚正,敢于同权奸针锋相对,虽屡遭打击陷害,耿直刚烈的品格始终不变;他为官清廉,不蝇营狗苟;为国家大计,他不辞奔波之苦,不顾个人安危,劝降叛贼李希烈,大义凛然,最终以身殉国。他是刚正义烈之士,必然具备坚韧厚实、雄壮正大的审美追求。

书法形式是生命的形式,是人的形式。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有其人,必有其书。颜鲁公不袭前迹,一变古法,于二王之外另辟蹊径,以雄浑正大的壮美书风巍然卓立,为人们树立了新的美学典范。

他象一颗灿烂的巨星,发出炫目的光辉,与王羲之并雄书坛,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但是颜真卿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与遵为“书圣”的王羲之相比,还是不能等量齐观的。历来评王羲之书法“尽善尽美”,“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

而对颜鲁公书,则多有不同看法。唐人尚法。讲求书体的整齐方正,每个字各守规定的界格,该长的笔画不得伸展,该短的笔画不得收缩,如颜之典范楷书,都是在界格内满框书写,规定范围之外决不伸出。从实用角度看,规范整齐,但总觉失却“天然”和“生动”。

另外,由于审美趣味的偏向,对颜体书法贬损的言论也屡屡见之。

南唐后主李煜有《书述》,评颜书说:“善法书者,各得右军一体。真卿得右军之筋,而失于粗鲁。”又说:“颜书有楷法,而无佳处,正如叉手并脚田舍汉。”这种看法,同其全无男子气概的审美观有很大关系。

宋代米芾说:“颜柳挑踢,为后世丑怪恶札之祖也,从此古法荡然无遗矣。”

近代帖学大家白蕉也认为:“颜书正楷大字,除雍容、阔大、严肃、有廊庙气象外,别无好处。《多宝塔》为举子干禄所法,原属梁隋人一路写经体。行书《三表》诸帖,甚甜使人爱,实亦容易误人。”

他还说:“余于书不薄颜柳,而心实不喜。颜有俗气,柳有匠气。”

这真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评价书家之书风和其作品,不能用科学仪器检测,只能靠人来评判,而人是有倾向性的,即审美趣味和艺术的倾向性不尽相同。

数千年中国书法发展史,甲骨钟鼎,简帛碑帖,书家林立,风格各异,选择多多。颜体书风,未能占尽风光,成为大众学习的主流。而古往今来,学颜书者甚众,成名成家者不乏其人,也是不争的事实。

晚唐的柳公权和五代的杨凝式,实为鲁公嫡传。

五代之后,宋四家之书,皆出于鲁公。米芾虽对颜之楷书时有贬意,但对鲁公行书则大为叹服,其行书虽主要以晋人为宗,但仍可窥见师颜之踪迹。

元代的耶律楚楚、鲜于枢,明代的文征明、祝枝山及明末清初的董其昌、王铎、傅山等人都对颜书注入了巨大心力。

有清一代,如刘墉、翁方纲、伊秉绶、翁同和、钱沣、何绍基等都在颜书的继承和学习上卓有成效。

史实证明,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最伟大的书法家,他的书风虽不是大众学习的主流,而其影响之深广和久远,是历史上的其他书家无可比拟的。


耑庐


颜体书风是壮美一路的代表,也是儒家文化的代表,以雄强博大,端庄严正的风格表现了儒家文化思想內涵。

宋董逌《广川书跋》云:“鲁公于书,其过人处,正在法度备存而端劲庄持,望之知为盛德君子也。″

清冯班《钝吟书要》云:“颜鲁公书磊落巍峨,自是台阁中物。"又云:″鲁公书如正人君子冠佩而立,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人们欣赏和学习颜体书法,也易得到儒家思想精神陶冶,他的书法在书法史上有很大影响和很高地位。后世学书者众多,人们敬畏其人,学其书法。

颜真卿书法,继承了颜、殷两家传统,吸收同时期名家和民间书体的风格因子。在楷书、篆书、行书、草书多种书体都涉猎,达到了很高水平,行书《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上图书法为颜真卿所书《自书告身》局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