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有效教育,最应该解决的根本问题有哪些?

净心显性


有效教育的概念我都不懂,刚才查了相关资料,基本上是弄懂了,英文缩写是EEPO,重在组织和参与。这里说点我的感性认识。头条机器人,你别瞎搞啊,别判定我抄袭,我只谈自己的看法。

要我说,所谓的有效教育,相对现行教育(我们现行的教育体系)来说,就是转换了教学目标,改变了教学方式,从而对教学效果的考评另辟捷径。这其实是换了一张皮,因为我们的教学理论体系里对这方面的实践早就在探索,特别是有些私立小学早就开始了探索,例如素质教育、有效课堂等等。表现在教学方式的有:启发式教学,以课堂互动为主的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还有专门的社会实践课,等等。只是我们被应试教育绑架,从而不得不以教学效果为评价依据,这是个社会问题,也是我们所有人的问题,短时期内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

教学活动方式上的巨大改变,是有效教育区别于现行教育的显著特点,把教学效果以分数为导向变换成以创新思维培养为导向,而且永远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从教学活动层面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这种教学,我以为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益无害。但是,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很容易产生教学秩序混乱,还有,现有的学生知识结构体系能不能适应有效教育这个教学模式呢,这个还是未知数。因此,有效教育有个生存土壤问题。如果在西方,那就好说,如果在国内,如果大面积推行,有可能是个问题。比方说,你让孩子参与这种教学模式,怎么面对考试成绩这个问题呢?成绩不行上不了好中学、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这个结果家长和社会能不能接受呢?思想意识问题,是解决有效教育的根本问题。

搞好有效教育,有个社会实践问题,可以说也是根本问题。国内所有的改革都要践行“摸石头过河”的原则,教育行当也不例外,如果推行有效教育,评价体系的主体是官方还是自发组织呢?评价体系的权威如何定义呢?是推行的人说好才算好,还是教育部说好才算好呢?


汤饭


搞好有效教育,最应该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老祖宗早就给出了了答案!

首先,以德为先,所谓立德树人也。

在古代是特别讲究教育孩子立德树人的。一个人如果品德不过关,自然是不配学习的,更不能去参加科举考试做官的。在没有科举考试的“举荐制”时代,对一个人品德的考察,是至关重要的。越是重要的岗位,对品德的要求越严格,甚至都到了严苛的地步!

在古代,讲究忠、义、礼、智、信,三纲五常等一整套的做人行为准则。

一个人于国要忠、于长辈要孝、于朋友要义……

这其中的一整套行为规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在那个时代,如果出现如方方、梁艳萍、王小妮、许可馨这样的人,那不仅仅是千夫所指这么简单了,那可是要被判“叛国欺君之罪”的,是要杀头的!甚至都可能被判“剐刑”,也就是“凌迟”之刑!

我们现在的教育,受西方教育思想影响太大,过于自由化,导致我们抛弃了老祖宗的很多优秀的传统。以至于出现了如许小姐这种不忠不孝不义之徒!

好在我们的顶层设计者,已经敏锐的看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重新提出并强调教育要立德树人!

否则,我们即使培养出千千万万的人才,又有何用呢?不是照样有那么多的远走他乡,为他国效力,甚至还有反噬母国的逆徒?诸如上述的那几位!

也就是说,如果不注重立德树人教育,你教育出来的学生,他学识越多,可能也就越反动!他们带来影响与破坏可能也就越大!

其次,教育应该解决的是“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现代,我们的教育有误入歧途的现象出现,也就是过于急功近利,最为显著的就是“分数教育”!

这表现在我们的教育,不是以能力为先,而是以分数论高下。这就直接导致很多孩子,被迫放弃自己的爱好,去学习自己并不喜欢的东西。

例如,一个孩子他本来只需要学习文学,将来成为文学家、诗人、历史学家、艺术家等就可以啦。同理,有些孩子可以通过学习成为数学家、舞蹈家、发明家、外交家等等。

那么,这些孩子就只需要将主要的精力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他们成才的可能性将会大幅度的提高。

而现在的孩子学的是非常的痛苦!他们不喜欢英语,得学!他们不喜欢数学,得学!他们不喜欢化学,得学!

好像这是要把所有的孩子都培养成“杂家”、“博士”!但是,殊不知这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再加上平时用分数来细化、考评这种学习,孩子的压力更大!

鉴于这种情况,顶层设计又提出了“核心素养”概念,但是这个核心素养却又语焉不详,每个学科又都分别搞出一套所谓的“学科核心素养”,比如语文学科就搞出了“语文六大核心素养”、数学搞出了“数学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也可能是五大,具体我记不清了。)

但是,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核心素养,那该怎么说?

记得我在英国考察西方教育的时候,当时就把这个问题抛给了英国教育部特聘专家。他说英国也讲“核心素养”,也不知道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

但他的理解,觉得应该是“教育能否促进一个人的终生可持续发展”?

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促进学生终生的可持续性发展,那你的教育就是一种短视行为。

基于这一点,我们得根据每一位学生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人生之路,给他们提供最合适的教育。比如有很多人,他根本就不需要花很大的力气去学习外语,因为他出了学校,可能一辈子就再也不需要英语了。结果,他前面在小学、初中、高中苦苦学习的英语,全没了用处,对他的后续人生也没有任何用处。当然也就不可能“促进他的终生可持续发展”了!

那么,这样的教育要它何用?

当然了,这只是我对于教育的一点浅陋之见,权作引玉之砖吧,欢迎大家都来谈谈自己的良玉之言!


姑苏讲堂


这是个好问题。从古至今谈教,教育理论多的看也看不完,运用起来收效也没有想像的那么好,面对孩子具体怎么做也不是十分清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依据是什么呢?依据是在教育孩子时,没能解决孩子学习遇到的问题,这里有知识方面,还有做人方面。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很多,孩子教育不知何从下手解决孩子的学习,有的根本不知道孩子学习出现了什么问题,只看到了不写作业啊,不閲读啊,不认真啊,不会写作文啊,不会算题啊……这些问题是告诉我们什么呢?找出这个问题,找出解决这些问题是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这些问题不解决孩子们怎么么学习。好的动机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是没有用的,只有能解决孩子们的实际困难,扫出学习中的障碍,把孩子们的堵塞的思维打开,有了思路,这时孩子们才能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在实际教育孩子的时候,知不知道这个问题呢?如果不知道何谈教育孩子呢?生活中,用命令,训斥,打骂作为教育手法的人不在少数。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就是不知道教育从何处入手,这个问题很可怕,本来是好好的孩子看成了坏孩子了,孩子们在学习上想学,可是没有思维,思维堵塞,不知道想些什么,没有思路怎么思考呢?如写作文,孩子懵圈了,怎么写啊!做作业,算题,组词,造句,写段,写字……这些孩子们都会遇到困难。我们在孩子们学习上,要做的是解决这些知识方面指导,认识知识,运用知识的指导。家庭教育就是把在学校学的知识,在孩子们做作业时,解决孩子们遇到的知识上的问题。生活中,这样做了,孩子学习没问题,没有这样做的结果就太可怕了。教育解孩子的难,打开孩子的思维,给孩子思路,使孩子能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是重之重的事。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先把知识学好,没有知识其它的怎么实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