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以武漢市為主戰場的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各地“境內無新增病例”的情況日漸增多。面對盼望已久的“零增長”,不少人在欣喜之餘還是有些將信將疑,還有人擔心有地方政府為了數據好看而故意瞞報。這種心態不僅形成許多錯誤言論,為一些謠言推波助瀾,同時還影響到復工復產的開展,比如許多人在當地降低風險級別、開放消費場所後仍然不敢走進店鋪去消費,必須引起重視。
應該說,這種懷疑有一定的現實基礎。在當前形勢下,各地保持零增長極為不易,少數地區還出現了零星散發病例,加之海外疫情嚴重,每天都有不少由海外入華的確診病例,國內關聯病例也屢屢出現。基於這些情況,群眾的擔憂是可以理解的。
同時,這種懷疑也與長期以來存在於各項工作中的形式主義有很大關係。形式主義對政府公信力是一種侵蝕,讓民眾對於那些真實準確的信息也會習慣性質疑。綜觀過去近兩個月的抗疫工作,“表格抗疫”“迎檢大戰”“鼓勵式會議”“作秀留痕”……種種形式主義作風在疫情防控中不但沒有根除,反而翻出了新花樣。可以說,公眾對“零增長”的質疑,是內心的形式主義焦慮引起的。
為了防止形式主義在疫情數據中作祟,李克強總理在3月23日的領導小組會議上強調,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連續數日新增確診病例零報告,這當然是人民群眾期盼的。但要切記,疫情統計數據一定要及時真實準確,千萬不能為追求零報告而瞞報漏報。
群眾的懷疑和高層的表態都在提醒各級政府,切不可在數據上一味追求“完美”、過度看重清零,更不可將其作為一種指標壓力傳導到基層,因為重壓之下很可能會產生瞞報。有關部門在確診病例上一定要尊重科學,實事求是,保證信息的透明度和真實性,各級政府也應在所有的工作中堅持實幹精神,鼓勵講真話、辦實事,從源頭上杜絕形式主義。唯有此,群眾對於“零增長”的懷疑才會越來越少,復工復產的步伐才會越走越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