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君主的統治政策,是如何劃分的,又是如何從低端轉向高端?

總體來說,東西方文明核心都在公元前1000年中進行了內部重組,創造了新制度,避免了因持續擴張而造成的瓦解。

一、統治國家有兩種方式:高端和低端策略

高端策略比較昂貴。統治者在政府機構或軍隊中僱用人員進行有償服務,通過僱用或解僱這些人員將權力集中。支付這些人員的薪酬需要大筆收入,但是政府機構的主要任務就是通過稅收產生收入,軍隊的任務就是執行這個過程。

東西方君主的統治政策,是如何劃分的,又是如何從低端轉向高端?

目標是達到平衡:大筆稅收收入支付出去,然後可以收到更多稅收,統治者和他們的僱員以此差額為生。 低端策略比較便宜。統治者並不需要巨大的稅收收入,因為他們沒有大筆支出。他們讓其他人來支付這筆費用。統治者依靠地方貴族,很可能是他們的親屬,讓他們在自己的領地裡建立軍隊,這樣他們自己就不必支付軍隊的費用。

統治者通過和這些領主分享利益來犒賞他們。統治者屢戰屢勝,結果達到了一個低端的平衡:沒有大筆收入,但是支出更少,統治者和他們的親屬以此差額為生。

2、 東西方最大的事件都是統治策略從低端轉向高端

這個轉變從烏魯克時期開始。公元前3000年中期,埃及法老就已經有足夠的實力建造金字塔,1000年後,他們的繼承人建造了複雜的戰車軍隊。在公元前1000年中,當時國家的規模和領域都比先前的國家大得多。因此,本章將主要介紹這些國家的管理方式和戰爭。

東西方君主的統治政策,是如何劃分的,又是如何從低端轉向高端?

在公元前1000年中,東西方採用了不同的方式來達到高端統治,但都是困難重重。東方國家比西方國家的出現要晚得多,在公元前1000年時還處於低端統治。商朝是一個鬆散的聯盟,盟國把烏龜和馬匹進貢到安陽,需要出兵打仗時就出兵。周武王在公元前1046年推翻商朝,當時的周朝可能更加鬆散。武王並沒有吞併商朝,因為他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來對其進行管制。武王在商都立了一個傀儡皇帝,之後就回到了渭河流域。

這是控制前朝殘餘勢力成本較低的方法,但是很快,在低端統治中常見的手足競爭出現了。武王的家族也未能避免這種競爭。公元前1043年,武王薨,留下三個兄弟和一個兒子。根據史官記載,是由勝者編寫的,因武王的兒子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攝政,並且許多歷史學家認為事實上他發動了叛變。武王的另外兩個哥哥聯合商朝的殘餘勢力來反對周公。

公元前1041年,周公平定叛亂,殺死了兩個哥哥,但是他意識到他不能像武王期望的那樣統治商朝,也不能任由敵人密謀造反,於是想出了一個巧妙但低端的解決方法:派皇親貴戚到黃河流域建立獨立的城邦,關於數目,不同史書有不同記載,從26~73個不等。這些城邦不用向他繳稅,也能留守在黃河流域。

東西方君主的統治政策,是如何劃分的,又是如何從低端轉向高端?

周室像個家族企業,與做家族生意最有名的黑手黨有很多相似點。君主相當於周室的黑幫老大,以大規模的地產為生,用初步的官僚制度統治國家;那些次級統治者相當於黑幫大人物,住在自己堅固的城池中。當君主號召開戰,諸侯就帶著戰車和軍隊來幫君主打敗敵人。當戰爭結束,"歹徒們"分享戰利品,然後各自回家。每個人都很開心,除了被掠奪的敵人。

與黑幫老大一樣,周王用精神及物質來獎勵下屬使其保持忠誠。君主將大量金錢用於立法,這是區分君主和歹徒的唯一區別。他們使次級統治者深信:君主作為一家之長、預言者及人與上天的溝通者,有權力號召他們。

三、周王推動新王權理論

君主對親屬的忠誠依賴度越高,相應的對掠奪財物的需求就越小。周王積極推動了一種新王權理論的形成:地,天界至高的神,因商王道德敗壞而鄙棄他們,選擇並委任周王做人間的統治者。

東西方君主的統治政策,是如何劃分的,又是如何從低端轉向高端?

關於武王的美德故事如此詳細,以至於到公元前4世紀思想家孟子認為,武王沒有攻打商朝,只是對民眾說了一句"我不想打仗,只想給你們帶來安定",立刻"人們(因歸順而)磕頭的聲音像山崩地裂一樣"。

即使有的話,也只有很少的諸侯會相信這種荒謬的言論,但這個德配天命的理論確實起到了鼓勵他們去追隨君主的作用。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周王道德敗壞,上天可以撤回對他的天命,並選擇他人。除了這些領主還有誰能判定君主的行為是否符合上天的標準呢? 周朝的貴族喜歡在祭祀祖先所用的青銅器上銘刻他們所獲得的榮譽,這一點很好地體現了物質和精神獎勵的結合。

東西方君主的統治政策,是如何劃分的,又是如何從低端轉向高端?

例如,有篇題詞介紹了成王(公元前1035~前1006年在位)如何在一個煩瑣的儀式上給一位追隨者封爵賞地。這篇題詞寫道:"晚上領主收到的賞賜有:許多樵夫,二百佃戶,皇家馬車,青銅馬具馬飾,一風衣,一長袍,布料和鞋屐。" 周朝的這個騙術非常有效。國王龐大的軍隊機動性很強,公元前9世紀時擁有數百輛戰車,並達成先輩遺願,向周朝周圍的"野蠻敵人"收取"保護費"。

周朝領土內的農民受到保護,辛勤勞作,促進城市發展。諸侯不向農民徵稅,而要求他們提供勞役。理論上很美好,農田被劃成3×3九格,如井字棋盤那樣,8家佃戶分別耕作外面的8塊農田,並輪流為中間第九塊領主的農田幹活。現實無疑要混亂得多,但貴族通過結合農民的勞動服務、掠奪和勒索,開始變得富有。

他們修建壯觀的陵墓,活人陪葬的數目比商朝要少,而用更多的戰車陪葬。澆鑄和銘刻數目驚人的青銅器,約1.3萬件青銅器已經發掘和公佈,儘管文字仍然是貴族的工具,但它的傳播超越了其狹隘的用途。

但這個體系有一個缺點,它依賴於戰爭的勝利。王位傳了將近一個世紀,但在公元前976年昭王戰敗。失敗不是任何人都想寫下來的,我們瞭解的內容來自一部被遺棄的竹簡編年史。這部編年史在公元前296年隨墓葬埋入地下,在近6個世紀後墳墓被盜時才被發現。據史書記載,兩個諸侯支持昭王與周朝南疆的楚國開戰。編年史上寫道,"天空黑暗,狂風暴雨,""野雞野兔都嚇壞了。昭王的6支軍隊在漢水全軍覆滅,昭王戰死"。

周朝突然失去了軍隊、君主以及天命的神奇性。也許就像諸侯們總結的那樣,周王的品德也不是那麼高尚。他們的問題更加複雜:在黃河東端發現的公元前950年的青銅器,上面的銘文已不再表達對周室的忠心。君主努力去控制諸侯,但卻失去了對西疆"野蠻的敵人"的控制,他們開始威脅周朝的城池。

新掠奪的土地不夠肥沃,貴族間因土地而發生的矛盾明顯上升。面對低端統治瓦解的危機,穆王轉向了成本更高的解決方案,在公元前950年後,他建立官僚體系。

東西方君主的統治政策,是如何劃分的,又是如何從低端轉向高端?

幾位周王通過行政官員轉讓土地,大概是為了獎勵忠誠並懲罰背叛,但貴族做出了反擊。將青銅器的銘文拼湊起來大概可以得知,在公元前885年,要不是許多諸侯堅持,夷王就會被廢黜。夷王與最大的諸侯齊侯開戰,在公元前863年將齊侯在銅鍋裡活煮。公元前842年,像黑幫老大被手下背叛並剷除一樣,許多領主奮起反擊,厲王流亡。

參考文獻:

《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什麼不足的地方》

《周武王滅商到周幽王滅國的西周歷史》

《周朝和商朝的始祖,棄和契竟然是親兄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