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经常被父母吼和从没被吼的孩子,上了小学才知道差别这么大

许多父母常常无法控制孩子的脾气,而有些父母则可以很好地控制情绪。毕竟,经常被吼的孩子和从未被吼叫的孩子有什么区别?上小学后后答案很明显了。

宣萱今年8岁,刚刚进入小学二年级。

她个子不高,体型瘦小,说话声音小。尽管她坐在教室第二排,但她常常不受老师的关注。有时,点名让她回答问题,她都低着头,说话紧张,一副胆小的模样。在同学嘲笑之后,她感到更加惊慌失措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宣萱的朋友越来越少。很多时候,在上课时,她只是低着头坐在座位上,不知道该怎么想。

从小经常被父母吼和从没被吼的孩子,上了小学才知道差别这么大

班主任是一位年轻且负责任的女老师,发现问题后,她在周末进行了一次家访。

一位神色憔悴的中年妇女接待了她,背后还跟着一个两三岁的小弟弟。

班主任刚刚讲完宣萱的一些课堂表现,这位中年妇女就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激动起来,对着旁边的女儿大喊:“看看你干的好事!跟你说了多少次说话要大声,你怎么老不长记性啊!”

原来,宣萱的母亲是一个专职妈妈,一个人带两个孩子,所以压力很大,每当有不顺心时,她都会对孩子大吼大叫。

从小经常被父母吼和从没被吼的孩子,上了小学才知道差别这么大

看到这样,班主任郑重地告诉宣萱的母亲,孩子的胆怯跟长期被吼有关,希望她不会再这样对待孩子。

——那些经常被吼的孩子,很多会缺乏自信,性格胆小。

宣萱的例子不是个例,因为经常面对强势而可怕的父母,当他们做错事时就被吼,使这些孩子有严重的自信心,性格上唯唯诺诺。

每天晚上,小区里都有许多孩子在玩耍。

一个孩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今天刚刚上小学一年级。尽管他不高,但他像个小火药桶,很容易被引爆。

例如,当他骑自行车时,如果面前有小朋友来不及回避,他会大喊大叫:“没长眼睛吗?滚开!”

我很惊讶: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这么暴躁呢?

从小经常被父母吼和从没被吼的孩子,上了小学才知道差别这么大

有一天,他玩得比较晚还没回家,一个矮矮胖胖的中年男子满脸怒容地走过去,批头大骂着:“现在几点了,还不回去,你脑子进水了!快给我滚回家!”

声音大得吓了周围的人一跳。

那时我才意识到:那孩子的脾气暴躁,来源于父亲惯常的咆哮教育。

——那些经常被吼的孩子,许多都脾气暴躁,有沟通障碍。

在被父母大吼大叫之后,一些孩子会不自觉地模仿父母解决问题的方式。将来,如果他们遇到问题,也将习惯于大吼大叫来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这些孩子没有学会良好的沟通技巧,甚至人际交往存在障碍。

从小经常被父母吼和从没被吼的孩子,上了小学才知道差别这么大

大学毕业后,张敏成为一所重点小学的语言老师。在一个同学聚会上,她在分享了自己班上的一个故事:

她班上有一位男学生。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以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成绩而广受欢迎。

但是从二年级开始,男孩喜欢在课堂上跟她唱反调。

例如,当她在课堂上提到“小红帽”的故事时,她问学生们是否认为那头大灰狼可恶。其他学生则说这很可恶。只有男孩大声回答:“不可恶!”

其他老师也有类似反应。他们发现这个男孩有很强的叛逆性,喜欢和别人唱反调、较劲等等。

从小经常被父母吼和从没被吼的孩子,上了小学才知道差别这么大

​张敏专门打电话给男孩的父母了解情况,才了解到,在过去的一年中,男孩的父亲由于生意亏钱压力大,而对孩子大吼大叫,所以孩子的性格变得叛逆。

——那些经常被吼的孩子,不少人会变得叛逆,爱唱反调。

打个比方,当孩子经常受到成年人的粗鲁对待时,这意味着他们的情绪没有正常的发泄通道,会压抑在心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积压的负面情绪将会印刻在性格上,让他们变得不服从管理,爱挑刺,唱反调等等。

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应保持冷静,保持和平。

今日话题:你有吼过孩子吗?

欢迎留言评论!

若喜欢请关注作者,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