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支撑了印度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导语:

公元前6世纪,印度还不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它从政治上分为许多王国、诸侯国以及贵族共和国;在文化上,早期雅利安人的后裔并没有同被征服的黑色人种的本地居民完全融合。尖锐复杂的种族界限把人们分裂成了不同的社会团体,使民族的融合受到阻碍,并且不同的种族之间不得通婚。这为以后的印度圣人阶层的崛起,与佛教的发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佛教文化支撑了印度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种姓制度示意图

印度宗教的兴起与发展

婆罗门是印度雅利安人的古老宗教,许多古代的印度人都信奉婆罗门教,并且接受婆罗门教中关于神划分人等级的粗俗概念、使人变得越来越不满和贪婪,致使人们形成阴郁的人生观。随着文明的发展,促使一批有思想的人对旧思想发出疑问和挑战,印度在这一点上和希腊与罗马是相似的。有些智人试图专心致力于宗教的冥想,他们隔绝尘世的一切奢侈和生活的享乐,使自己变为苦行僧来寻求救赎和心灵的安慰。而有些智人则尝试得更远,他们敢于挨饿,还以种种的痛苦和不适来折磨自己的肉体。于是,产生了许多的者宗教僧侣和圣人,他们到处宣传自己的思想,使受苦的人们寻求自己心灵的安慰。

佛教文化支撑了印度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婆罗门之女》油画

乔达摩王子是宗教大师之中最著名的,也是唯一载入史册的圣人。他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他的一生,全身心的致力于宗教的传播。乔达摩是一个年轻的贵族,这注定了他要过一辈子安逸享乐的生活。可是他却看到命运悲苦的人过着艰苦的生活,他看见了生活的阴暗面。当他看到那些穷困潦倒的乞丐,被疾病折磨的病人,他悟出了人生的真谛:一切的世人都必须受苦受难,并且迟早要死去。

佛教文化支撑了印度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乔达摩画像

关于乔达摩的一则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乔达摩年轻美貌的妻子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当晚,整个家族为乔达摩的儿子举行了一场极为欢乐的庆贺舞会,而乔达摩却没有任何的喜悦。当全家人都进入梦乡之后,他却从床上起身,悄悄走进妻子的房间,看了他的儿子最后一眼,趁着仲夏的月光,偷偷地离家出走了。他与大多数同时代的印度教徒一样,要想得到心灵的宁静,唯有变成一个苦行修炼者。为此他穿上破烂衣裳,虚心而忠诚地倾听着婆罗门僧人们的宣讲,但他却依然没有领悟到世间的真理。从此他开始绝食,任凭自己的身体因绝食而衰弱的状态,摒弃了一切生活的享受和世俗的困扰,但依然没有悟出这其中的真理。某天,正当乔达摩在一棵大树下乘凉时,他的心中回想着他是如何舍弃了财富、家庭、爱情以及人生的一切享乐,他忽然感觉把一切事情都看透了。他满怀喜悦地站起来,告诉他的朋友们,他得到了真理的启示,人们开始成群结队地站在他的面前听他的讲述。人们虔诚地赞颂乔达摩为"佛陀"也叫释迦摩尼。

佛教文化支撑了印度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乔达摩传教图

从此他和他的门徒们穿着黄衫到处乞食,行走在恒河流域,传播新的佛教教义。后来佛教以不同的形式风靡印度大部分地区,甚至跨越巍峨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进入中国,并且又远渡重洋传到了锡兰(今斯里兰卡)、日本和马来群岛。

印度与近东地区的文明交融

在佛陀宣告他的八正道之后的两个世纪里,亚历山大开始侵入印度。当亚历山大自西北方侵入印度时,印度的政治权力分散,由雅利安人的小诸侯国构成;印度掌握了从近东传入的字母,而印度本土的文化发展基本处于停滞阶段。公元前327年,此时亚历山大帝国已经成功征服了马其顿,并用他们的长矛攻击波斯全境,他的士兵久经沙场,骁勇善战。亚历山大率领士兵越过兴都库什山脉,凶悍地从山上杀下去,开始猛烈袭击印度,最后成功到达印度河流域。第二年初,亚历山大大帝想趁着胜利的喜悦继续征战印度,但是由于士兵们的长时间征战,造成了士兵们的极度疲劳,最后亚历山大被迫撤军。亚历山大让马其顿总督直接统治印度河以西的广大区域,使原有诸侯国国王作为他的副王来管辖河东被征服的狭长领土。然后他却顺着印度河扬帆入海,心中略感惋惜,当舰队沿海驶行的时候,他又率军登陆,返回波斯。他这次的入侵时间很短,范围也不广,仅仅碰到印度的西北边缘。

但是它却是印度与希腊世界接触的开端,具有深远的影响。自此,希腊的工业制品、美术与思想,都经过印度河输入印度。印度建筑开始流行采用石头,连佛像也开始用石头来雕刻;希腊化的宗教信仰也渗入了印度。

佛教文化支撑了印度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亚历山大大帝油画

印度诸侯王国的建立

印度有一位叫旃陀罗笈多的国王,他建立了

孔雀王朝,旃陀罗笈多对亚历山大的事迹十分敬仰和熟悉他急切地想模仿这位马其顿伟人,成为一名了不起的征服者和统治者。这位孔雀国王招募了好战凶残的蛮族,组成了一支强大的扩张军队,并且宣布成为中印度北部地区的领袖。当这个消息传到叙利亚,亚历山大的手下将军之一,被称为"征服者"的塞琉古,感到十分愤怒,他立即率军迅速东行,准备来扑灭这个狂妄的旃陀罗笈多。意料不到的是,这个印度狂人竟把塞琉古打败了。因此,旃陀罗笈多不但赢得了印度河和河西岸山岳地带,成为了这一地区实际的统治者。不仅如此,他还娶了一位白色皮肤的妻子,也就是塞琉古的女儿。

这次侵略战争的胜利,旃陀罗笈多依靠一生最为重要的事业是为他的孙子阿育王的帝国功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印度历史上,阿育王是一个典型的古代专制帝王,他长期进攻邻国,进行军事征服的扩张战争,这是一种专制帝国公认的执政方式。从公元前273年至公元前232年,阿育王以强权的手段维系着帝国统治。

佛教文化支撑了印度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阿育王柱

那么阿育王为什么又把佛教发扬光大?为平民寻求心灵的安静的呢?相传阿育王在一次战争之后描述了他的内心感受:"这场战争让十万人死于非命,并且俘虏了十五万平民,当发现一次征服战争竟然造成如此巨大的屠杀和死亡时,阿育王感到深深的内疚和惊恐"。幡然醒悟的阿育王从此以后极力避免战争。此时,他统治着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只有印度半岛南端脱离他的统治,但他不再企图使用刀剑扩张领土,他决定从精神上征服这一地区,也正因为如此,阿育王的功绩始终被后人所纪念。

他对佛教的仪式作了一些修改,大大地促进了佛教的发展。他命人把皇帝诏示刻在全国各地的石头上,告诫自己的臣民不要说谎,要服从孝顺父母,不要屠杀一切富有生命的动物,不以杀生为职业,主人要善待苦难的奴隶,富人要接济穷人。他在印度境内建造了许多壮丽的佛教寺庙,雕刻了大量栩栩如生的佛陀塑像。他号召臣民学习佛陀的教诲,安分守己,遵循佛教的戒律。不仅如此,他还派遣一批佛教的传教僧到锡兰岛上传播佛教,并成功劝化了锡兰岛上的居民。佛教徒们还将灌溉技术和刻石技艺传入锡兰,直到现在,锡兰全国仍然以信奉佛教为主。与此同时,阿育王也派遣传道者到缅甸去,使缅甸成为另一个迄今为止仍信仰佛教的地方。

印度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随着阿育王派遣使节到波斯以及欧洲的其他地方宣传佛教的教义。印度与希腊世界之间已经建立了密切文化交流,并且我们可以确定,这样的文化接触显然影响着印度佛教的发展。从此佛教徒把

佛陀的理论体系变成真正的宗教,进一步把佛像作为神明来崇拜,佛教因此成为一个拥有僧侣、寺庙和仪式的宗教。埃及人和希腊人也逐渐熟悉佛教,并认为佛教与他们崇拜的宗教有很多相似之处。佛陀的雕像甚至隐藏着希腊美术的痕迹,而希腊和埃及关于神灵的各种概念也常常在佛教中出现。这样,印度的佛教文明开始进入世界文明发展的大舞台之中。

公元4-5世纪,印度的一位帝王建立了新王朝,这就是著名的笈多王朝。笈多王朝重新统一了阿育王时期的领土。印度进入了历史上被世人称颂的著名的"黄金时代"。笈多王朝期间,出现了许多十分精美的印度雕刻以及精美的佛教绘画艺术品。美术家们的壁画杰作被称为"历史上最美的艺术"。当时,印度致力于促进科学发展,像数学、天文学之类学科,渐渐被人们所熟悉。此时期印度的成就远不止如此,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留下了诸多不朽诗篇,这个时期的印度不愧是一个古典的时代。

这个时期印度文化的昌盛、古梵文的复兴,和印度教派中的古婆罗门教的恢复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印度本土发源的佛教却渐渐失去了人们的信仰与崇拜,慢慢地已无立足之地,最后,逐渐消亡。但是,在公元67年佛教传入中国,并在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佛教在日本、中亚、西亚、缅甸、锡兰等国家和地区也占据重要的位置。佛教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宗教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印度古典时代文化兴起发展促进的作用。

佛教文化支撑了印度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深受印度佛教影响的中国佛塔

结语:

印度圣人阶层的崛起促进了印度佛教的发展,印度佛教文化的发展在古代印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佛教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古代印度的社会稳定与经济的繁荣发展;同时,对印度本土的国家统一有着促进作用。当今印度的佛教文化也是世界文明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文明之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