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佩斯究竟是小球時代的犧牲品,還是時代的勝利者?

李白一句“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道盡世界變化無常。究竟是人造就了時勢變遷,還是時勢變遷成就了人的變化?

世事無常,籃球無界。

喬丹時代,崇尚內線進攻,背身單打肉博,中距離投籃成為最美的弧線。

科比時代,三角進攻成為戰術利器,科比和奧尼爾一裡一外,開創新一代籃球王朝。

又有詩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進入新時代,庫裡迅速在全聯盟掀起了小球之風,引領全新時代。

在這個新時代裡,球員必須做出改變,積極適應變化,否則極易出局。比如莊神被活塞賤賣,內線拜納姆徹底消失。

今天要說的這個主人公——洛佩斯,卻是一個識時務者為俊傑者,身為強力內線,卻大膽自我革命,快速適應小球。

洛佩斯究竟是小球時代的犧牲品,還是時代的勝利者?

洛佩斯

但是,理性分析,洛佩斯究竟是小球時代的勝利者,還是時代的犧牲品?

第一,順應小球時代,洛佩斯做出了哪些改變?

風起雲湧於2015-2016賽季,那個賽季正是庫裡最當紅的一季,402記三分再次打破自己的三分記錄,在全聯盟徹底掀起三分熱潮,引領小球時代。

正是在那個賽季,洛佩斯開始嘗試投三分,真正的自我革命。只不過是小試牛刀,整個賽季只投了14個三分,進了2個,算是對小球時代呼應。

有了第一次嘗試,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於是2016-2017賽季,洛佩斯投了更多的三分,三分命中率也提高到了34.6%,累計投進134記三分球。只不過他當時還在籃網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球隊,因此洛佩斯的改變並沒有引起注意。

而此時的他,嘗試到了三分的甜頭,投籃距離也由2015-2016賽季的7.8英尺提升到了12.6英尺。2017-2018賽季轉戰湖人,勉強度過了一個不如意的賽季,球隊毫無意外被淘汰。洛佩斯場均13分中規中矩,但沒想到的是,被球隊拋棄了。於是以338萬美元的年薪加盟雄鹿,開啟了他全新賽季。

洛佩斯究竟是小球時代的犧牲品,還是時代的勝利者?

三分投籃

雄鹿可不是魚腩隊,當紅明星字母哥在隊中撐場,加上球隊戰績聯盟數一數二,球隊得到全聯盟的關注,隊中球員自然得到更多曝光。

2018-2019賽季187個三分,創職業生涯新高;2019-2020賽季到停賽前累計投入84個三分。

人們這才驚呼,中鋒三分手橫空出世。

驚喜之中更有驚豔,如:2019年12月25日對陣76人隊時,三分5中3砍下11分;2020年2月8日戰勝魔術隊三分5投5中砍下23分。

談到洛佩斯投進5記三分,教練布登霍爾澤說:“我認為他三分線外5中5改變了比賽形勢。大家都知道他能遠投,所以我為他感到開心。”

隨著三分投射比例的增加,他的投籃距離也越來越遠,

從2015-2016賽季12.6英尺提升到了2018-2019賽季的19.2英尺,2019-2020賽季略有縮短為15.8英尺,但仍然偏外。籃下進攻比例進一步壓縮,從最高時期的37.6%的比例,壓縮到了17.3%。

洛佩斯究竟是小球時代的犧牲品,還是時代的勝利者?

第一個連續兩場投進7個三分的中鋒

遠離籃下,拉開空間,這就是洛佩斯改變的第二步。

在一場戰勝活塞的比賽後,洛佩斯接受採訪說:“我感覺很好,我們的轉移球做得很好。我就是試著拉開空間,我們的隊友們整晚都在給我送出妙傳,他們非常擅長襲擊禁區,吸引防守,然後分球。”

第二,洛佩斯一直在調整自己,期待找到自己最合適的位置

隨著投射距離越來越遠,他的防守貢獻值越來越低了,在湖人賽季的防守效率為108,而上賽季的防守效率為103。這樣的防守效率在一個魚腩隊還差不多,但如果要在一個強隊中生存下去,顯然不可能。

作為一個速度不快的中鋒,常常飄在外線,防守的效率肯定高不了,對方後衛隨便一個快速變相,就能把洛佩斯晃開,殺入內線上籃得分。

為解決這一矛盾,洛佩斯不得不減少三分投籃,退縮內線防守,提升自己的防守效率。

2019-2020賽季,三分出手數由上賽季的6.3次減少到4.7次,籃下進攻由17.3%提高到了22.4%,近距離投籃由1次提高到1.7次,中距離投籃由0.5次增加到0.8次。

別看這些只是小小的改變,帶來的卻是質的昇華。影響最大的便是防守效率,場均蓋帽2.5次聯盟第2,防守效率飆升到99,為職業生涯最好水平。

洛佩斯究竟是小球時代的犧牲品,還是時代的勝利者?

增加內線進攻

洛佩斯還在調整的是自己的助攻能力,這項技能一直是他的弱項。但在小球時代,如果你不會助攻,不能融入球隊,你就難以生存下去。

洛佩斯顯然知道其中的重要性。在本賽季使用率僅有17.5%,比2017-2018賽季使用率(23.5%)更低的情況下,助攻數卻幾乎持平,場均1.6次,助攻率由上賽季的5.5%提升到了7.7%。洛佩斯經常站高位拿球,觀察球員跑位情況,適時將球傳到位。又或者內線進攻單打,待合適機會將球傳出,形成助攻機會。

洛佩斯向聯盟證明,他是一個能投三分的中鋒,也是一個具有一定傳球能力的中鋒。

第三,調整後的洛佩斯有沒有適應小球時代?

從表面上來看,洛佩斯似乎適應了小球時代,無論是三分投籃,還是防守質量,及融入球隊體系等方面,都做得兢兢業業。但從高階數據來看,其實並沒有完全適應時代。

1.從三分來看,有數量但丟了質量

尤其是本賽季的自我調整,增加了籃下進攻,減少了三分投籃。不僅是數量上發生了變化,關鍵是質量上發生變化。

籃下進攻命中率由上賽季的76.5%降到本賽季的69.5%,三分命中率更是降到了不足三成,僅有29.6%。

洛佩斯究竟是小球時代的犧牲品,還是時代的勝利者?

自我調整後為什麼為出現質的大幅度下降呢?

首先是籃下命中率方面,上賽季更多的是擋拆後吃餅得分,命中率自然奇高,本賽季增加一些個人自主進攻,進而降低了有效命中率。同時本賽季裡外開花,可裡可外,反而導致想裡又想外,外線投籃沒有不夠堅決,而且三分投籃波動性大,明顯比上賽季更沒準星,經常出現n中1。比如:2019年10月26日輸給熱火的比賽中,三分8中2,下一場戰凱爾特人5中1,再下一場打魔術更是6中1。

猶豫加上波動,洛佩斯的整體進攻效率降到了106,職業生涯最低。

2. 從傳球來看,會傳球卻無法形成助攻

洛佩斯努力傳球助攻,助攻率穩中有升,但是傳球助攻率仍然是低水平。

他將24%和20.6%的球傳給了字母哥和米德爾頓,但是回報的三分命中率僅有33.3%和29.6%。可要知道,米德爾頓的三分命中率超過4成,但接洛佩斯的球后下降非常明顯。

洛佩斯究竟是小球時代的犧牲品,還是時代的勝利者?

同時他將8.2%的球傳給了迪文森佐後,兩分球三分球命中率分別僅有37.5%、14.3%,遠遠低於真實水平,迪文森佐正常投籃和三分命中率分別高達46.2%、34.4%。

同時他接字母哥、米德爾頓、布萊德索的球后,三分命中率分別只有25.3%、29.5%、28.6%的表現,低於自己的正常表現。

不過這麼低的助攻率也可以理解,畢竟他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傳球,並不像約基奇那樣作為一箇中鋒策應,他更多的是手遞手傳球,而由內外向內或者穿插跑位傳球的次數偏少,難以真正讓隊友在舒適的位置上接球投籃。

3.從速度來看,遠跟不上小球時代要求

洛佩斯屬於大塊頭,速度本身就是他的弱勢,無論是進攻速度還是防守速度,都在聯盟100名開外。

當然,快攻得分自然也不多,場均僅得0.6分,命中率更是低到離譜的28.9%,聯盟第261。二次進攻場均1分,命中率剛過一半。

真正打快球的時候,他只能跟在隊友的後面,很難像字母哥那樣衝鋒在前參與快攻。

他真正優勢仍然是籃下,利用身體優勢,不斷往裡頂,然後上籃得分,又或利用身高臂長補籃得分。

4.從進攻方式來看,完全適應無球打法

2016-2017賽季,洛佩斯在籃網時期,場均20.6分,使用率高達29.2%,是球隊的進攻核心,也是球隊的得分王。那時候,洛佩斯是一個真正的中鋒,球經過外線傳導,最後落他手裡,往內線背身單打,頂開防守球員上籃,或者投籃命中。他的籃下及近距離區域佔總出手的一半還多。

習慣了持球單打,因此他的進攻助攻比小,勾手投籃的助攻比僅有42.9%,跳投助攻比為77.4%,上籃助攻比僅有43.9%,三分助攻比為98.5%。

但是來到雄鹿隊後,他不再是隊內的絕對主力,而是球隊第四得分手。他不可能再像籃網隊那樣佔有球權,因為隊內字母哥、米德爾頓、布萊索,他們都需要有球在手。

洛佩斯必須轉型,適應無球進攻。所幸的是,他適應得非常好,三分線外隨時等候,接球有機會果斷投三分。內線觀察球員站位,等有位置時切入,上籃或跳投。同時他在內線防守強勁,搶二次板進攻,有機會補籃得分,他的補籃命中率高達87.5%。

洛佩斯究竟是小球時代的犧牲品,還是時代的勝利者?

接球上籃

他本賽季三分球助攻率達100%,勾手投籃的助攻比上漲到51.4%,跳投助攻比上漲到89.5%,上籃助攻比上漲到72.2%。

洛佩斯成功實現轉型,完全適應了小球時代要求,由持球進攻球員轉變為無球進攻球員。

洛佩斯究竟是小球時代的犧牲品,還是時代的勝利者?

接球投三分

第四,洛佩斯該如何更好適應小球時代呢?

洛佩斯已經為中鋒適應小球時代做出了榜樣,但仍然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方面改善三分投籃。

這是適應小球時代的標誌,但是本賽季他的三分效率太低,命中率不足三成,不到聯盟平均水平,不足以幫助球隊勝利。洛佩斯三分投籃要更加堅決,像上賽季一樣,出現空位果斷出手投籃,不要擔心對方防守干擾,因為2米13的身高一般人根本無法形成干擾。

同時適當減少三分投籃,增加中遠距離投籃。洛佩斯的近距離、中距離、遠距離投籃命中率分別有42.7%、46.9%、57.1%,幾乎與投手米德爾頓45.9%、51.8%、53.8%相媲美,比隊中的字母哥、布萊德索好太多了。

因此完全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適當增加這些區域投籃,拉開進攻空間,提高進攻效率。

洛佩斯究竟是小球時代的犧牲品,還是時代的勝利者?

另一方面改善傳球。

其實在2018-2019賽季,他和隊中絕對主力相互間的配合就存在問題。他將21.7%、22.8%的球分別傳給了字母哥、米德爾頓,回報的三分命中率分別僅有24.1%、28.8%;而來自他們倆的傳球后,洛佩斯的三分命中率也僅有32.9%、34.9%,遠低於自己的正常水平。

原因在哪裡?

因為以前他是隊中的絕對主力,現在他只是隊中第四號得分手,因此每一次出手都要非常謹慎小心,確保得分效率。心態發生變化,效率自然不穩定。

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洛佩斯成為球隊替補。

一來成為替補後,不用擔心字母哥的空間問題,可以更大膽進攻籃下,博取得分,增加效率。同時外線接球后,不用擔心主力的球權問題,更加果斷投籃。

事實證明如此,本賽季他接康諾頓、希爾、伊利亞索瓦等替補球員的傳球后,三分命中率分別達到了38.5%、38.5%、50%,大大高於接主力傳球后的得分效率。

醉生夢死誰成氣,拓馬長槍定乾坤。

洛佩斯是中鋒適應小球時代的典範,既是適應小球時代的犧牲品,更是時代的勝利者。

不過,他還需要不斷調整適應,特別是在三分效率和團隊配合上再下功夫,方能成為總冠軍重要拼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