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讀書才是最好?

喜歡讀書的人基本上都會遇見三個問題:一是要讀什麼樣的書?二是讀書到底有什麼用?三是使用什麼樣的方法讀書?


如何讀書才是最好?

首先,讀什麼書的問題,

這個問題解決起來並不是很困難。自己喜歡的或者工作專業要求的書,我們必須拿來讀;師友推薦或者要求 讀的書我們可以拿來讀;還有一些高人或名人推薦的書單,我們也可以拿來參考著讀。

總之,我們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找到自己想讀的書籍,但這一切都只能是參考和推薦,最終自己選擇要讀的書一定得是自己喜歡的或者工作生活需要的書籍,否則就是浪費時間,或者讓自己看到書就很痛苦。

其次,讀書到底有什麼用?

合理地回答好這個問題,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長期讀書的動力問題。讀書的作用無非兩種,一是求知識,做學問;二是求生活,做事業。從前的人讀書大多為了出仕、做官,這這些人裡面立志做官濟民於天下,救民於水火的人有,但是少之又少,多數還是為了生活、為了升官發財。所有就有激勵讀書的名言:“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更是十分現實的例子。現在讀書雖然說是為了求知識,學做人,其實根本上還是為了工作,為生活。也有很多是為了求得財富自由,實現理想。

第三,用什麼方法讀書。

說到讀書的方法,就複雜很多。世上讀書的方法很多,而且因人而異。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讀書方法,都能獲得成功,這或許就是萬法歸一,殊途同歸的意思吧。但是無論用什麼方法讀書,都離不開兩個方面:一是精;二是博。


如何讀書才是最好?

(一)我們先來說說精,精其實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精讀。從前有讀書三到的閱讀法(眼到、口到、心到),確實很好,但是總覺得僅僅是三到還有些不夠,要是做到四到最好:眼到、口到、心到和手到。

1. 眼到

眼到就是所有的字都能認識,都要看到,一點也不能馬虎,一點也不允許放過。大家都知道,書是集字而成的,要是字都不能看清,都認不全,也就無所謂讀書,無所謂求學了。

2.口到

古時候所謂的口到,就是把一篇文章能夠爛熟的背誦出來。現在很少有人再提倡用背書方法讀書,但是如果遇到很好的詩歌或者精彩的文章,還是將它們背下來最好。

多背誦一些東西,對於語文和英語學習作用非常大。我讀中學的時候,語文一直很好,就是得益於初二那年,我跟瘋了一樣背書,在整整一個學期時間裡。將初中、高中一直到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大學語文等課本上所有後面帶有“背書課文”的四個字的文章都背了下來。這樣瘋狂的舉動讓我一直到現在都受益匪淺。

我們讀中文書固然如此,讀外文書也應該這樣去做。朗讀背誦英文書(我只學過英語)能使我們熟悉並理解英語語法的結構和詞語之間的關係。

因此,我們現在讀書,遇到好文章,即使不願意在再背誦,朗讀幾遍還是很有必要的。

3.心到

心到就是要理解每一字、每一句的意思。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要做到這一點,還是要獲得必要的幫助,這裡有三種途徑可以幫到我們;

(1)工具書、參考書,如字典、詞典、類書等。我們常常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讀好書、讀懂書,第一就是要備齊必要的工具書。

(2)要做語法結構上的分析

這是文章靜讀要是,對於經典的好句子,好段落,要做語法結構的分析,以期從根本上參透。

(3)必要時要進行比較、參考、融會貫通。

漢語中,尤其是古文,一個字或詞都會有很多意義,只靠自己的理解能力有時候看不懂,查字典、詞典等也查不出來,到了這個時候非參考上下文、類比其他書籍和融會貫通不可了。

關於讀書要用心,古人還有幾句很重要的話:宋朝哲學家張載說:“讀書先要會疑,於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又說:“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續疑。”、“學貴心悟,守舊無功。”

4.手到

手到就是讀書要做好記錄,這種記錄的方式有很多,包括:劃線、眉批、註解、摘抄、做卡片等等。

從前很多人都遵循”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規則。那我們在讀書時需要動手做哪些功課呢?

(1)標點分段,這是句讀的工夫,從前閱讀古文必備的基本功,如今很少能夠用到了,但是讀一些古籍還是要用到這樣的工夫。


如何讀書才是最好?

(2)查工具書

讀書遇到不懂地方一定不要放過,工具書、參考書就是我們最好的幫手。

(3)做札記

通常讀書札記有四種形式:抄錄備忘、摘要、記錄心得、寫文章。

抄錄備忘,這是一項很重要的讀書工夫,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將讀書遇到的好句子,好創意、好故事隨手記錄下來。或者在自己的書上標記、記錄心得、做摘要都是非常好的習慣。

而寫關於讀書的文章則是對所讀諸書融會貫通並形成系統的文章輸出。由此可以看出,要做好這些讀書的基本操作,最好還是購買紙質書,電子書就很難做得這麼齊全。

二、現在我們再來看看”博“。

讀書的博就是什麼樣的書都要讀。用時下流行的分類來說就是泛讀,古人常說的開卷有益,原本就有這一層意思。讀書為什麼要博呢,這裡有兩個方面的意思:

1.博是為對照、參考;

經常讀書的人都知道,單獨閱讀一本孤立的書籍是很難讀好的,尤其是比較難懂的經典作品。故王安石在《答曾子固書》中曾說:”讀經而已,則不足以知經。故某自百家諸子之書,無所不讀;農夫女工,無所不問,然後與經為能知其大體而無疑。“王安石的讀書方法就是用廣泛的閱讀來與經典對照、參考,以此來增進對於經典的理解。

所以我們應該多讀書,無論什麼書都可以讀,往往一本極平常的書籍,就有可能隱含著一個很大的暗示。書讀的越多,則參考資料就越多,這時看一本書,就會有許多暗示從書外而來。這就是為什麼讀書越多,書就越容易讀的原因。

2.博是為了提高個人的修養

對個人修養的追求,要求我們要終生讀書學習,這種以提高個人修養、個人素質為目的的學習,完全不同於專業的學習,它需要更廣博的知識積累。所以必須擴大閱讀的知識面。做到以博為基礎的兼收並畜、觸類旁通。

關於讀書,以上主要講了三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我們應該讀書什麼樣的書?有很多方法可以幫我們找到自己喜歡和需要的書籍;

第二,我們究竟為什麼讀書,主要是為了工作和生活,還有些人讀書也是為了修身養性;

第三,我們如何讀書,怎麼讀書,大類上分,就是兩點,一是求精,一是求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