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喝彩》:ICU内上演生死抉择 尖端科技ECMO助力抗疫战

ECMO,一种世界上最尖端的生命支持机器;侯晓彤,一位中国大陆地区最早在重症领域使用ECMO的医学专家。他“手握神器”与死神博弈,只为抢救徘徊在生死边缘的病人生命。由北京市委组织部指导并牵头策划,北京电视台承制的全国首档聚焦人才的纪实节目《为你喝彩》,本周三(5月6日)22:20,为您讲述侯晓彤与“终端救命神器”ECMO的故事。

“手握神器”与死神博弈 抢救室内上演生死抉择

ECMO,医学上称它为体外膜氧合,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完全替代人类的心脏和肺,使血液不经过心脏和肺,就能够完成与氧气的融合,为很多急危重症患者争取治疗的时间。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尖端的生命支持机器,一直以来,ECMO似乎就是“奇迹”的代名词:2018年08月,31岁的男性,溺水后,引发严重肺炎,使用ECMO后奇迹康复。2019年12月,10岁的小女生,爆发性心肌炎后心脏骤停,也因为ECMO恢复了生命体征。然而,作为中国大陆地区第一批接触ECMO的医生,侯晓彤却认为,ECMO决不能简单的与生存画上等号。

《为你喝彩》:ICU内上演生死抉择 尖端科技ECMO助力抗疫战


侯晓彤是北京安贞医院心外重症中心主任。先后主持过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曾荣获“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北京市科技新星”等众多荣誉称号,并入选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在安贞医院的2018年的纪录片中,有这样一段故事。患者李国华(化名),因为心脏衰竭,被紧急送往北京安贞医院抢救,命悬一线时,重症中心主任侯晓彤,决定上ECMO,想通过这台机器,帮助李国华从死神手中抢时间。每一位医生都竭尽全力,但由于李国华血液出现感染,并伴随多器官衰竭,医生与ECMO最终无力回天,侯晓彤一时也无法接受。任何一种医疗手段,都不可能做到100%挽救病人的生命,这一点侯晓彤心知肚明,但他总是希望能尽力多救回一个,毕竟他是那个人们口中“手握神器的人”。

《为你喝彩》:ICU内上演生死抉择 尖端科技ECMO助力抗疫战


在片中的ECMO短片结尾,有两列名单,左边代表生存,右边代表死亡。当名单划过的时候,会发现生存名单要比死亡名单短上一大截。事实上,即使是在使用时间已经超过50年的西方社会,ECMO在心脏领域的救治成功率也只有30%,而作为中国大陆地区第一批在重症领域使用ECMO的医生,侯晓彤在刚刚开始使用ECMO救治病人时,存活率不足10%,甚至曾经有过连续9例病人死亡的经历,在痛苦的思索中,侯晓彤认识到,要想提高ECMO的试用成功率,除了不断的精进自己,精进技术,精进认识,别无他法。

《为你喝彩》:ICU内上演生死抉择 尖端科技ECMO助力抗疫战


创研“IABP与ECMO并行方法”提高存活率 普及尖端科技ECMO助力抗疫战

魏喜凤(化名),是侯晓彤的另一个患者,在做心脏搭桥手术后出现多种术后并发症,徘徊在生死边缘。要在短时间内建立ECMO与人体的连接,用传统的方式操作至少需要40分钟,生死抉择的时刻,侯晓彤决定放手一搏。多年的经验积累和不断对技术的改进在此时发挥了作用。侯晓彤团队仅用了14分钟,就完成了病人与ECMO的连接。这一时间甚至比国际水平提高了4.3%。然而经过23天漫长的等待后,魏喜凤(化名)的心肺功能依然没有恢复。侯晓彤决定给病人采用IABP与ECMO并行方法治疗。这种并行方法是侯晓彤团队长期实践研发出的成果,因为能够有效降低部分并发症的发生,甚至被写入了ECMO国际教科书和国际指南,而此刻,通过这种方式,在侯晓彤团队几十天的努力下,魏喜凤(化名)的心脏终于康复。对于家人来说,自己的妻子和母亲获得了重生,而对于侯晓彤来说,29天的日夜守护,换来的是这一年的生死名单里又有一个名字被翻转,这也让他倍感欣慰。

《为你喝彩》:ICU内上演生死抉择 尖端科技ECMO助力抗疫战


另一位患者李光明(化名),年仅3岁,却患有世界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得这种疾病的儿童,活到1岁的概率不足10%,而李光明(化名)活到3岁,已经是生命的奇迹。李光明(化名)小小的身躯内,长着一个比成年人还要大的心脏,必须进行手术治疗。由于病例极为罕见,手术难度非常大,李光明(化名)很可能会下不了手术台,因此侯晓彤和他的团队时刻做好准备。与成年人不同,孩子使用ECMO的时间节点更短,需在四天进行撤机。这四天的时间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每一秒钟都是煎熬,而对于侯晓彤和他的团队来说,这是考验他们团队能力的关键时刻。在侯晓彤团队以及医院所有医生的努力下,李光明(化名)撤机成功,保住了生命。侯晓彤和他的团队再次翻转了死亡名单。对于3岁的李光明(化名)来说,未来还有无限的希望。

《为你喝彩》:ICU内上演生死抉择 尖端科技ECMO助力抗疫战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当中,侯晓彤的任务,是通过网络授课提高医生对ECMO的认知,增加新冠重症患者的生存率。参加培训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重症医生,他们都希望能够更高效地将ECMO应用到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当中,更好地服务于重症患者,提高存活率。事实上, 截止2019年,中国能够使用ECMO的医院已经达到350多家,治疗病例6000多例,病例数比使用初期增长了60%多。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实力,2020年2月4日,国家卫健委在新冠肺炎第五版诊疗方案中强调,对于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如条件允许,应尽快考虑体外膜肺治疗,这个决定,也让更多的人,有了生的希望。

《为你喝彩》:ICU内上演生死抉择 尖端科技ECMO助力抗疫战


经过将近20年的努力,侯晓彤带领团队将安贞医院ECMO救活率提升到与国际水平持平的40%以上。

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侯晓彤和团队也在ECMO领域继续攻克着难关,精进着技术。他们与死神的较量永远不会停止,我们相信随着医学技术更好的落地和应用,更多徘徊在生死之间的生命将会得到救治,那张生死名单,终将被翻转。今晚(5月6日)22:20北京卫视《为你喝彩》,为您讲述侯晓彤与“终端救命神器”ECMO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