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歷史文化名鎮(村)-46,山西省陽城縣潤城鎮

山西省陽城縣潤城鎮


國家歷史文化名鎮(村)-46,山西省陽城縣潤城鎮

潤城村位於晉城市陽城縣潤城鎮,地處沁河和東河交匯處,距縣城7公里。村域面積5.09平方公里,全村共7265人,其中常住人口4420人。潤城村屬山間小盆地風貌,四面環山,沁河、東河穿村而過。該地在戰國時期就有發達的冶鐵業,後逐漸形成一個商品集散地。到明清時期,已發展成為太行山上的一座商貿巨鎮。

一、歷史沿革

村落歷史可以追溯至春秋時期,至今有2700年。該村在春秋戰國時期稱作“少城”,因沁河古稱“少水”而得名。據潤城東嶽廟萬曆二十一年重修碑刻記載,百姓習慣將該地稱作“小城”,一直到嘉靖三十八年,縣主祈呂仙鑾筆,改“小城”為“潤城”。明萬曆二年,人多地少的潤城進行了一次整體規劃建設,先後建成東嶽廟、砥洎城,並形成東西為街、南北為巷的佈局。潤城逐漸發展成太行山之商貿巨鎮。

二、空間格局

潤城村的選址可以概括為“四山圍固,三水縈流”,“四山”指縈臺嶺、天壇山、翠眉山和煙霞山,“三水”指沁河、東河(樊溪)和峪溝河。“枕山、環水、面屏”的選址創造了一個與山、水、天、地相融合的生活環境和聚落景觀。

明萬曆二年村莊的空間形態基本形成,呈“東嶽廟居中,十二坊分列左右;三門街為軸,東西南北四口”的村莊格局:東嶽廟位於村落中心,象徵潤城古村神權至上的營建理念。三門街是潤城古村的主軸線,與席家圪洞相連貫穿東西,與曾經存在的西稍門、本鎮東門、街中的兩座貞節牌坊,現存三眼券、來龍券等構成了古街完整的空間序列。三門街還與天壇廟對應,延伸為村外的虛軸。這種融工商與宗教於一體的群落佈局,是地域文化空前發達的重要標誌。

潤城古村的路網結構東西為街,南北稱巷或圪洞。以東河為界,河北縱橫有序、河南自由曲折,表明潤城古村是由理式規劃的鎮和自然發展的村兩部分組成。

國家歷史文化名鎮(村)-46,山西省陽城縣潤城鎮

三、傳統建築與人文古蹟

潤城村現存傳統建築及院落254處,其中東嶽廟以及砥洎城內的文昌閣、關帝廟、黑龍廟等六處傳統建築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嶽廟:位於三門街中心的北面,創建於大金之前。現僅存獻廳、天齊殿、後宮。東嶽廟建築群巍然聳立,廟內八角亭雕樑畫棟、斗拱交錯,加上精工細雕,巧奪天工的藻井,整個建築顯得莊嚴肅穆,氣宇軒昂。

砥洎城位於鎮內西北面土丘上,堡牆於明崇禎六年(1633年)開始建造,於崇禎十一年(1638年)竣工,現基本完好。堡內面積約3.7萬平方米,堡牆周長700米。非常難得的是,現存有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的一通碑刻“山城一覽”,上面繪有砥洎城平面圖,詳細地標註著堡內建築和巷道。在沁河改道之前,砥洎城三面環水,沁河繞城而過。因為沁河古稱洎水,砥洎城由此而得名。堡牆高十二米左右,臨水面堡牆高達二十米。砥洎城南面有正門,北面有水門,堡牆四周設有馬面、炮臺、哨所、藏兵洞等。堡牆主要由冶鐵後廢棄的坩鍋作主要建築材料構築而成,非常堅固,成本也低,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時的冶鐵業的發達。現從堡牆內側,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坩鍋。砥洎城出於軍事防禦目的而建,但同時兼顧居住使用功能。砥洎城過去被分為十個坊,每個坊都有自己的名字,刻成匾額後鑲嵌於過街樓上。現僅存“世澤坊”一塊匾額。砥洎城的街巷狹窄幽長,主要巷口設有巷門,坊與坊之間又通過橫跨巷道的過街樓連接。坊間的小巷將民居分隔為一個個院落。坊中的院落並不封閉,院落之間均有過道相連。這種佈局與特點,構成了一個完善的防禦體系。堡內有文公祠、關帝廟、三官廟、黑龍廟、祖師閣等。堡內還有張敦仁(清代數學家、漢學家)故居、郭登雲(清朝內務大臣)“鴻臚第”、王崇銘(清代福建都轉鹽運使)“師帥府”、“張府”(明代巡撫張春府第)等大量保存較好的宅院。

四、非遺文化

陽城生鐵冶鑄技藝: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包括坩堝鍊鐵、犁爐鍊鐵和犁鏡的鐵範製作。陽城一地兼具多種冶鐵術的形式,極為罕見。

上黨梆子:山西晉東南地區的傳統戲曲劇種。潤城在清代就有故事班演繹戲劇,一代又一代藝人層出不窮,逢節日舉行大型演出活動。

八音會:古來傳統的音樂班子,原是祭祀、敬神所用,後為迎神賽社、婚喪嫁娶,逐步演化為娛樂、社火等場合的主要表演形式。

此外,潤城村還有剪紙、泡麥面饃等傳統技藝。

國家歷史文化名鎮(村)-46,山西省陽城縣潤城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