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村)-46,山西省阳城县润城镇

山西省阳城县润城镇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村)-46,山西省阳城县润城镇

润城村位于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地处沁河和东河交汇处,距县城7公里。村域面积5.09平方公里,全村共7265人,其中常住人口4420人。润城村属山间小盆地风貌,四面环山,沁河、东河穿村而过。该地在战国时期就有发达的冶铁业,后逐渐形成一个商品集散地。到明清时期,已发展成为太行山上的一座商贸巨镇。

一、历史沿革

村落历史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至今有2700年。该村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作“少城”,因沁河古称“少水”而得名。据润城东岳庙万历二十一年重修碑刻记载,百姓习惯将该地称作“小城”,一直到嘉靖三十八年,县主祈吕仙銮笔,改“小城”为“润城”。明万历二年,人多地少的润城进行了一次整体规划建设,先后建成东岳庙、砥洎城,并形成东西为街、南北为巷的布局。润城逐渐发展成太行山之商贸巨镇。

二、空间格局

润城村的选址可以概括为“四山围固,三水萦流”,“四山”指萦台岭、天坛山、翠眉山和烟霞山,“三水”指沁河、东河(樊溪)和峪沟河。“枕山、环水、面屏”的选址创造了一个与山、水、天、地相融合的生活环境和聚落景观。

明万历二年村庄的空间形态基本形成,呈“东岳庙居中,十二坊分列左右;三门街为轴,东西南北四口”的村庄格局:东岳庙位于村落中心,象征润城古村神权至上的营建理念。三门街是润城古村的主轴线,与席家圪洞相连贯穿东西,与曾经存在的西稍门、本镇东门、街中的两座贞节牌坊,现存三眼券、来龙券等构成了古街完整的空间序列。三门街还与天坛庙对应,延伸为村外的虚轴。这种融工商与宗教于一体的群落布局,是地域文化空前发达的重要标志。

润城古村的路网结构东西为街,南北称巷或圪洞。以东河为界,河北纵横有序、河南自由曲折,表明润城古村是由理式规划的镇和自然发展的村两部分组成。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村)-46,山西省阳城县润城镇

三、传统建筑与人文古迹

润城村现存传统建筑及院落254处,其中东岳庙以及砥洎城内的文昌阁、关帝庙、黑龙庙等六处传统建筑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岳庙:位于三门街中心的北面,创建于大金之前。现仅存献厅、天齐殿、后宫。东岳庙建筑群巍然耸立,庙内八角亭雕梁画栋、斗拱交错,加上精工细雕,巧夺天工的藻井,整个建筑显得庄严肃穆,气宇轩昂。

砥洎城位于镇内西北面土丘上,堡墙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开始建造,于崇祯十一年(1638年)竣工,现基本完好。堡内面积约3.7万平方米,堡墙周长700米。非常难得的是,现存有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的一通碑刻“山城一览”,上面绘有砥洎城平面图,详细地标注着堡内建筑和巷道。在沁河改道之前,砥洎城三面环水,沁河绕城而过。因为沁河古称洎水,砥洎城由此而得名。堡墙高十二米左右,临水面堡墙高达二十米。砥洎城南面有正门,北面有水门,堡墙四周设有马面、炮台、哨所、藏兵洞等。堡墙主要由冶铁后废弃的坩锅作主要建筑材料构筑而成,非常坚固,成本也低,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冶铁业的发达。现从堡墙内侧,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坩锅。砥洎城出于军事防御目的而建,但同时兼顾居住使用功能。砥洎城过去被分为十个坊,每个坊都有自己的名字,刻成匾额后镶嵌于过街楼上。现仅存“世泽坊”一块匾额。砥洎城的街巷狭窄幽长,主要巷口设有巷门,坊与坊之间又通过横跨巷道的过街楼连接。坊间的小巷将民居分隔为一个个院落。坊中的院落并不封闭,院落之间均有过道相连。这种布局与特点,构成了一个完善的防御体系。堡内有文公祠、关帝庙、三官庙、黑龙庙、祖师阁等。堡内还有张敦仁(清代数学家、汉学家)故居、郭登云(清朝内务大臣)“鸿胪第”、王崇铭(清代福建都转盐运使)“师帅府”、“张府”(明代巡抚张春府第)等大量保存较好的宅院。

四、非遗文化

阳城生铁冶铸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坩埚炼铁、犁炉炼铁和犁镜的铁范制作。阳城一地兼具多种冶铁术的形式,极为罕见。

上党梆子:山西晋东南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润城在清代就有故事班演绎戏剧,一代又一代艺人层出不穷,逢节日举行大型演出活动。

八音会:古来传统的音乐班子,原是祭祀、敬神所用,后为迎神赛社、婚丧嫁娶,逐步演化为娱乐、社火等场合的主要表演形式。

此外,润城村还有剪纸、泡麦面馍等传统技艺。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村)-46,山西省阳城县润城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