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为什么不能压制东林党?

紫薇星97211496


皇权式微,君权削弱。崇祯是皇权代表,东林党代表的是文官集团,而所谓的“阉党”内宦其实是皇权的延伸,是维护君主,打击精英的一股势力。明朝中后期皇权需要借助宦官势力才有可能与文官集团抗衡,压制对方,很显然崇祯帝前期忽略了以魏忠贤为代表的阉党作用,以至于东林党做大,再想起借用宦官来平衡时,无奈世间再无魏忠贤!剖析这个问题要先从明朝的政治体系说起。

明朝的政治制度中央的最高权力在皇帝,后来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内阁的作用只是顾问,六部的权力也比较弱。但是这只是明太祖创立这套体制的初衷,并只在洪武和永乐两个朝代执行过。到了仁宣(仁宣之治)之后,因为当时明朝文官治国的思想开始逐渐浓厚,具体的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文官集团的崛起和成熟,逐渐成为左右朝廷政策的强大力量,甚至皇帝本人在面对这种朝臣的压力之时,也不能不有所顾忌。

内阁首辅张居正影视形象(图片来源网络)

到了弘治以后,情况就已经是明朝皇帝没有办法控制的了。皇帝已经变成了权力的来源和象征,但他们做任何的事情都已经没有办法自由。此时,明朝的皇帝们已经变成了退居幕后的国家最高统治者,但是行政权已经几乎完全的落在了内阁和六部的手里。

以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组成的言官队伍,这批人在本朝品位虽卑,但政治地位却很高,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都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他们上则规谏皇帝,左右言路,下则弹劾、纠察百司、百官,巡视、按察地方吏治等。

这也不是皇帝昏庸和懒惰造成的,明朝中期的很多皇帝们都因为要权力和大臣们进行过殊死的斗争,但是偏偏明朝的大臣不怕死,而皇帝撤换了一个大臣,会有更多的大臣站出来维护这个集体的权力。所以皇帝也苦于要不回自己作为统治者的行政权力,想要行使权利,有诸多掣肘。而所谓廷议这种事情已经不太需要皇帝的参加了。

魏忠贤的出现打乱了明朝的文官治国体系,在他疯狂的屠杀迫害之后,行政权力转移到宦官,大臣的权力被剥夺。

明朝的宦官专权实际上是皇帝想夺回权力的工具。宦官们惟利是图,被阉了后只有依靠皇权才能生存,除了皇宫连谋生的本领都没有。而且,对于那些宦官,如果皇帝嫌他权利太大,与之形成矛盾,皇帝不高兴了一纸诏书就可以扳倒,因为这时皇帝就与内阁和大臣一边了。这绝非唐朝时,宦官权利大到可以杀皇帝可比。比如英宗于曹吉祥,宪宗于汪直,武宗于刘瑾,思宗于魏忠贤,无不如是。

魏忠贤出生底层,虽在成为“九千岁”后贪赃枉法、排除异己,但是其掌权时曾帮助天启帝制定合理的赋税制度,不向老百姓征税,而向富商征收商税用来赈灾和辽东军饷。与此相反的就是出身江南东林党人。

东林党人

东林党是朋党的党。而非现代意义上的政党,东林源于万历二十二年,顾宪成被削职回无锡老家讲学,得地方官员支持重建东林书院,与高攀龙、李三才等在朝在野人士,形成一种政治势力。自万历,经天启至崇祯年间,东林党可以说是起起落落,其中主要人物与东林党的“精神”也逐渐从党争中发生了质的变化。

东林党争

天启七年,年仅十七岁的崇祯即位后便将魏忠贤流放,重新任用被阉党打击的东林党。东林党虽然在崇祯的扶植下完成了从内阁到外廷的全面控制。但此时的东林党人不是前朝以身作则、杀身成仁的杨涟那样的东林党人。而是除了少数几人为崇祯服务外,大多数人则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在面对国事决策时,他们要么皆无可言,要么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固守陈法”,明文学家冯梦龙曾在《燕都日记》中道:“化淳昔事忠贤;奏言: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上恻然,传谕收葬忠贤骸首。”而魏忠贤后,政局平衡终被打破,东林一党独大。

东林书院

崇祯初登大宝,要收权树立威望,则必须削减宦官权利,从魏忠贤手里夺回部分权利,此时也只有借助阉党死对头东林党来达到目的。依靠东林党,崇祯只需压制阉党即可,以达到维持权利平衡目的,但崇祯太想大权独揽,把阉党彻底打垮了,无奈此时皇权已不是太祖时期,实际上权利并没有回到君主手上,而是被东林党为首的文官集团摘取了,而失去制衡的东林党一发不可收拾了。

东林党

明朝的政治制度使得明朝精英阶层空前膨胀和精英阶层确立了独立性,无论是经济上的独立性还是思想上的独立性都在不断加强,单个精英或精英团体与君主或皇帝的利益,与帝国的利益越来越难协调一致;而君主的权威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逐渐下降。因此,出现了明朝皇帝越来越难以控制文官集团,越来越难以随心所欲。


有争议的历史


您好,我是爱读书喜欢历史的胖哥。崇祯皇帝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而东林党是从万历皇帝就开始了,所谓东林党无非是个知识分子的组合,他们对于朝政坚持己见,许多政见都是很积极的,由于东林党的坚持,万历皇帝才立皇长子朱常洛才被立为太子。到明熹宗继位之后,由于触动宦官(也就是阉党)魏忠贤的利益被打压。一直到崇祯皇帝继位,魏忠贤倒台以后,崇祯皇帝下令为遭到迫害的东林党人恢复名誉,并下诏修复东林书院。所以崇祯皇帝不是把东林党作为主要的不安定因素去打击的。下面让我们看看东林党对于晚明有哪些积极作用和负面作用。

东林党的由来和积极作用

东林党人号称"清流”,影响着天下的舆论。上述皇位继承权之争和京察之争,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之争。

1.东林党的由来:东林党首席代言人顾宪成因争立皇太子事引起神宗反感。后又在1594年(万历二十二年),朝廷会同推荐选任内阁大学士(习称阁臣),顾宪成推荐的人,都是神宗所讨厌的,这一下导致顾宪成直接被罢官。顾宪成回家之后在无锡的东林书院讲学并同时宣扬他的政治主张。后来顾宪成又会同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时称东林八君子)等人,发起东林大会。东林书院既讲学又议政,吸引着许多有志之士,包括一些因批评朝政而被贬斥的官吏。这里的人们逐渐由一个学术团体形成为一个政治派别,从而被他们的反对者称为“东林党”。

2.东林党的积极作用:他们强烈要求改变宦官专权乱政的局面,主张“政事归于六部,公论付之言官”,使天下“欣欣望治”;竭力反对皇帝派遣矿监、税使到各地进行疯狂掠夺、横征暴敛,主张既重视农业,也重视工商业,要求惠商恤民、减轻赋税、垦荒屯田、兴修水利;反对屡见不鲜的科举舞弊行为,主张取士不分等级贵贱,按照个人才智,予以破格录用;加强在辽东的军事力量,积极防御满洲贵族的进攻。

东林党代表的集团利益和负面作用

1.东林党人代表了当时江浙商人和地主豪强的利益。

2.东林党的负面作用:其一由于东林党人威胁到其他非东林党人的利益,许多非东林党的官员为自保也纷纷以地域为单位,以高官为领袖,结成帮派,一时朝中宣党、浙党、楚党、齐党林立,他们联合起来打击东林党人。斗争由原来的阁部之争和门户之争逐渐演变为党派斗争,规模进一步升级,性质更加严重,影响也更加恶劣,明代政争急剧恶化。其二东林党反对朝廷向工商业者收税,并借着崇祯帝清除魏忠贤势力的时机,取消或降低了海外贸易税、矿税、盐税、茶叶税等税种的税负,使得明末的财政收入来源更加单一,朝廷的税收来源更加依赖于普通的农民,再加上当时各种天灾不断,造成了大量农民破产,形成大量流民,直接导致了明末的农民大起义。

历史上无论是什么党派团体必然代表一部分人的利益,从而触犯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即便是短时间的有正本清源的积极作用,长期以往必然引起其他势力的反弹,造成朝政的不顺畅性和各种利益的重新分配引起的内耗。到了崇祯皇帝之时,最大的朝中威胁是阉党,打击了阉党,从而其他党派团体就会趁势反弹,并且崇祯之时,内有农民起义,外有清兵犯境。内外交困,即便是看到东林党的弊端也是有心无力。毕竟东林党是一个群体组织,涉及面太大,并且在崇祯眼中从不认为东林党会引起这么大的负作用。这就是崇祯不能压制东林党的主要原因。

希望各位和胖哥一样喜欢历史的朋友留言交流,喜欢胖哥请为胖哥点赞加油,胖哥会更努力,为大家奉献更好的内容。








胖哥按摩


我们很多人对于历史人物的认识有着“脸谱化”的印象,所谓“脸谱化”,就是被刻意设定的人物形象。比如对魏忠贤贪婪狡诈、祸国殃民的“丑恶”印象,而对东林党则完全与之相反的谏诤清廉、铮铮铁骨的“美好”印象。可是历史中的他们真是如此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崇祯死前为何有“诸臣误我”之悲叹呢?

所以在回答题主“明朝崇祯帝压制了宦官,依靠东林党,为什么反而丢了江山?”之前,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魏忠贤与东林党。明朝崇祯帝压制了宦官,依靠东林党,为什么反而丢了江山?

一、魏忠贤与东林党

魏忠贤出生底层,虽在成为“九千岁”后贪赃枉法、排除异己,但是其掌权时曾帮助天启帝制定合理的赋税制度,不向老百姓征税,而向富商征收商税用来赈灾和辽东军饷。与此相反的就是出身江南东林党人。

东林党是朋党的党。而非现代意义上的政党,东林源于万历二十二年,顾宪成被削职回无锡老家讲学,得地方官员支持重建东林书院,与高攀龙、李三才等在朝在野人士,形成一种政治势力。自万历,经天启至崇祯年间,东林党可以说是起起落落,其中主要人物与东林党的“精神”也逐渐从党争中发生了质的变化。明朝崇祯帝压制了宦官,依靠东林党,为什么反而丢了江山?

二、失去制衡:东林一党独大

天启七年,年仅十七岁的崇祯即位后便将魏忠贤流放,重新任用被阉党打击的东林党。东林党虽然在崇祯的扶植下完成了从内阁到外廷的全面控制。但此时的东林党人不是前朝以身作则、杀身成仁的杨涟那样的东林党人。而是除了少数几人为崇祯服务外,大多数人则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在面对国事决策时,他们要么皆无可言,要么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固守陈法”,明文学家冯梦龙曾在《燕都日记》中道:“化淳昔事忠贤;奏言: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上恻然,传谕收葬忠贤骸首。”而魏忠贤后,政局平衡终被打破,东林一党独大。明朝崇祯帝压制了宦官,依靠东林党,为什么反而丢了江山?

三、亡于腐儒:内外交困下的步步失策

1638年,崇祯授意首辅杨嗣昌提议明金议和。但此言一出,杨嗣昌便成为众矢之的,众儒用“道德”的舆论压倒了向蛮夷议和的举措。1642年,松锦大战惨败,形势万分危急,崇祯授意首辅陈新甲私下与清朝皇太极议和。但陈新甲家童不慎泄密,众儒的舆论再次误导了崇祯的决策,于是陈新甲被斩杀。

此时的大明,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外有辽东军急。崇祯在腐儒的舆论声中步步出错,能臣武将尽数被杀,而只会之乎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