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瀾丨一隻口罩,藏著多少“東西方文化密碼”?

疫情來襲,改變了生活習慣。

“出門兩件事,拿好手機戴好口罩”。幾個月來,口罩和手機一樣,彷彿成了身體“兩個額外的器官”。

“買不到口罩”曾經是大家的苦惱。1月23日武漢封城後的一段時間,浙江、山東、河北這三個佔全中國口罩產能“半壁江山”的省份,快馬加鞭生產口罩,其中山東省一個多月時間,口罩日產量由120萬隻擴大到800萬隻,提升了6倍多。

如今國內口罩已經得到滿足。4月30日零時起,北京將一級響應機制調至二級;5月2日0時起,湖北省一級響應降為二級。防控疫情取得決定性成果,但口罩需求還沒有下降。

境外疫情暴發增長態勢仍在持續,在滿足國內需求之餘,中國工廠24小時趕製口罩,越來越多的口罩輸送到國外。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司長金海介紹,據海關統計數據,3月1日到4月25日,全國共驗放出口主要防疫物資價值550億元,其中包括口罩211億隻。

小小的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既是救命必備,也讓人看到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戴口罩的難與易

1月23日上午10時整起,武漢“封城”。幾乎和“封城”同時,國內人們出門普遍自覺地戴上了口罩。

在央視《新聞1+1》節目,鍾南山院士面對主持人白巖松鄭重公佈:“現在可以說,肯定的,有人傳人現象。”他提醒疫情預防和控制最有效的辦法是早發現、早診斷,還有治療、隔離,並特別指出:“目前沒有特效藥,戴口罩很重要。”

觀瀾丨一隻口罩,藏著多少“東西方文化密碼”?

遵從國家防控要求和專家的勸導,中國人對戴口罩幾乎沒有任何遲疑,而國外,尤其是歐美國家,戴口罩就沒有那麼順利,甚至存在激烈的衝突。

3月11日,中央電視臺播放的一段意大利議員馬泰奧·達羅索在議會“怒摔話筒”的視頻在網絡熱傳。視頻中,達羅索戴口罩進入議會遭到群嘲。發言時,他生氣地摘下口罩說:“瘋了!瘋了!我戴口罩並不妨礙任何人,我是在自我防禦,因為免疫系統功能不好。”

觀瀾丨一隻口罩,藏著多少“東西方文化密碼”?

達羅索說:“我去過意大利北部的三個疫區。你們覺得我戴口罩好還是摘了好?為了你們的安全,建議你們還是讓我戴著。如果你們聰明的話,也應該戴上口罩,保護大家。”說罷,他怒摔話筒。

意大利當時是世界上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最多的國家,一天新增就600多,但即使形勢如此嚴峻,在戴口罩問題上,意見仍很難統一。在3月20日意大利舉行的一場記者會上,當地官員特意邀請來援的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孫碩鵬談談,孫碩鵬也沒有客套,直接指出了意大利不少問題。

觀瀾丨一隻口罩,藏著多少“東西方文化密碼”?

孫碩鵬的原話是這樣的:“我剛從帕多瓦過來。米蘭是意大利國內最嚴重的城市,但是我發現,這裡的封鎖令或者管控令非常寬鬆。我看到公交車還在運行,我看到人還在運行,我看到酒店有人在聚會,我看到很多不戴口罩的人。我不知道大家在想什麼。”

口罩在意大利的“境遇”,在歐美國家當中有普遍性。5月5日,全球累計確診病例達到335萬例,美國是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累計確診病例1180332例,累計死亡病例68920例;西班牙和意大利累計確診病例均達21萬例以上;英國累計確診19萬多例;法國和德國累計確診病例均超過16萬例。

很多專家認為,歐美國家的疫情嚴重,與個人不注意防護有重大關係,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人不願戴口罩。

戴口罩何以有“東西方差異”

在應對疫情的過程中,中國、日本、韓國等東方國家,接受戴口罩並沒有多少心理障礙,幾乎很自然地就戴上了口罩;而意大利、美國等西方國家,普遍在戴口罩上比較“糾結”,甚至因此發生抗議、示威遊行等行為。這種差異是怎麼形成的呢?

山東大學社會學教授馬廣海對此有獨到的觀察和分析,他說:“在中國,口罩首先是日常生活用品,防寒、防塵、防異味等。在西方,口罩首先是與生病、醫務工作者、照顧病人等相關。”

我國三千年前《禮記·曲禮上》有“負劍辟咡詔之,則掩口而對。”掩口,是防止飛沫濺到對方;孟子《離婁下·第二十五章》:“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意即假使像西施這樣的美女蒙上了髒東西,那麼人人也會掩鼻走過她跟前。

不論是掩口還是掩鼻,都是維護個人衛生的最原始行為。口罩在元朝(1271- 1368)已初見雛形,《馬可·波羅遊記》中寫到“在元朝宮廷裡,獻食的人,皆用絹布蒙口鼻,俾其氣息,不觸飲食之物。”矇住口鼻的絹布,成為世界第一款口罩。

在我們山東,冬天寒冷時,人們也經常帶口罩保護口鼻,以免感冒;夏季農家打麥場上,刺芒讓人難受,或冬春颳風厲害的時候,塵土飛揚,人們都會帶上一塊白紗布遮面。因此,我們使用“口罩式物品”遮住口鼻,有歷史的傳統,也有現實生活中的場景需要。

在中國人的認知中,極少把戴口罩行為與“非常態”行為相關聯,而在西方,口罩的誕生和使用就是與醫院、醫生、傳染病等聯繫在一起的。所以,對於戴口罩的行為常常會貼上“非常態”的標籤,甚至與“搶劫”等行為想聯繫。

比如,口罩在英語中的單詞是mask,作名詞時意為“面具;口罩;掩飾”,作及物動詞時意為“掩飾;戴面具;使模糊”,作不及物動詞時意為“掩飾;戴面具;化裝”。但mask在西方最經常用的義項是“面罩”,面罩的意思,是不讓人認識,這和東方將絹布戴在臉上主要用於防寒防塵防異味差別較大。

現代西方口罩源於細菌的發現。1895年,德國病理學專家萊德奇發現病菌通過空氣傳播,會使做手術的患者傷口感染,從而認為人們講話時帶出來的唾液,也會導致傷口惡化。於是,他建議醫生和護士在手術時,戴上一種用紗布製作、能掩住口鼻的罩具。此舉果然有效,病人傷口感染率大為減少。從此,口罩便在歐洲醫學界逐漸流行和推廣開來,後來西醫東漸,東方國家包括中國的醫生也紛紛效仿,這就是現代口罩的開端,一般稱作口罩1.0版本。

德意志的1.0版本口罩有個弊端,第一,紗布就一層;第二裹得太緊,時間長了醫生很不舒服,加之因為西方人的鼻子大,因此,口罩2.0版本就誕生了。1897年,英國一位外科醫生在紗布內裝一個細鐵絲的支架,使紗布與口鼻間留有間隙,克服呼吸不暢的弱點。

2.0版本相較1.0版本,解決了醫生的使用舒適度問題,但對防止細菌傳播並沒有太大作用。現在我們使用的口罩,是口罩3.0版本,升級在法蘭西。1899年,法國醫生保羅·伯蒂做了一種六層紗布的口罩,縫在手術衣的衣領上,用時只要將衣領翻上就行。後來他把口罩改成可以自由繫結的辦法,用一個環形帶子掛在耳朵上。現代口罩就這麼誕生了。

從東西方口罩產生和運用的歷史來看,東方人在現代口罩傳來之前,已經有悠久的使用絹佈防寒防塵的歷史,視其為日常生活用品,現代醫用口罩傳來之後,順延到醫學防護領域,生活和醫學場景分得並不十分仔細;而西方現代口罩則純粹是一個醫學用品,西方式視戴口罩為很不正常的行為,只有生病、做手術等場景才戴口罩,因此在疫情防控中,讓西方人在日常生活中也佩戴口罩,確實面臨一定的心理門檻。

戴口罩行為差異產生的根源

馬廣海教授認為:對於口罩的認識,在中國和西方存在著較大的文化差異。對一種器物在不同文化環境中的使用行為,所表現出的認知上的文化差異,既有自然環境條件方面的原因,也與特定的社會、歷史因素相關聯。

戴口罩過程中的行為差異特別是認知差異,與地理氣候條件有一定關係。不同的地理氣候條件,產生不同的生活習慣。

我們常常歐美並稱,但美國文化源自歐洲,研究西方國家戴口罩過程中的行為特徵,還得從歐洲的地理氣候條件來分析。

歐洲有世界上最為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暖夏涼,年溫差小,海洋性氣候區內愈靠近大洋,氣候的海洋性愈強。特別是在冬季,因沿岸有暖流經過,西風從暖流海面吹來,氣流溫暖潮溼。

受溫帶海洋性氣候影響,歐洲全年在盛行西風影響下,西岸常有暖流影響,增溫增溼,西風從暖洋麵吹來,降水頗多。冬季常有溫帶鋒面氣旋來襲,因而秋冬降雨量通常略多於春夏。雨以小雨和小陣雨居多,幾乎沒有雷雨。氣旋頻繁過境,年降雨量500~700mm,在地形有利地區多達2500mm以上。

因為一年四季降水比較均勻,在這種溫暖潮溼的環境中,歐洲普遍空氣清新,基本不用防塵,所以沒有用絹布遮住口鼻的生活習慣,口罩不被視作必要的生活用品。

與此同時,中國以秦嶺-淮河為界,南邊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北邊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季風氣候在南方冬季表現為溼冷,在北方冬季表現為乾冷。北方的黃河流域,古代長期是我國政治文化中心,乾冷的季風氣候使絹布掩面成為防寒防塵的生活必備,這種生活習慣也讓人們能自然而然接受現代口罩。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學澤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