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徵遼東失利的主要原因及其歷史意義是什麼?

老王頭談歷史


唐太宗李世民徵遼東也就是現在的朝鮮一帶失利的原因很多,本文接下來就一一和大家分析如下,但問到其歷史意義倒是可以先行回答回答,徵遼東的失敗可以說是意義深遠,至少停滯了大唐東進的步伐,影響了唐帝國擴張的戰略。

一,遼東複雜的地區形勢是李世民東征失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時的遼東實際上正處於群雄逐鹿的時代,高麗,百濟和新羅三國演義,王高建武在加緊攻打百濟和新羅,想把唐朝在朝鮮半島上的盟國全部平定,以免除後患。 為了消除唐朝的戒心,高麗王派人在武德胃二年(公元619年)、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遣使朝貢,並和唐朝相互遣返了俘虜,主動與唐朝建立友好關係。

貞觀四年(公元630年),高麗又獻上封域圖。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高麗在中斷朝貢近十年後,派遣太子高桓權來唐朝貢獻方物。 唐朝對高麗採取安撫政策,於次年派遣職方郎中陳大德回訪高麗。

陳大德此行還肩負著一個重要任務,即偵察其地形地貌,天氣水文,風土人情等情報,為將來用兵做準備。唐太宗對陳大德的彙報十分滿意,形成了從海陸兩路夾擊高麗的計劃。

高麗開始對唐持有強硬立場,上臺之後與百濟結成同盟,全力攻打新羅。新羅在危急之時,遣使入唐求救。唐太宗派使臣出使高麗,勸說其罷兵。這樣的事情在唐朝曾多次發生,每次都是高健武在唐朝使者到來後虛與委蛇,寫個謝罪表了事。

但高麗以東方盟主自居,對唐朝的勸說不理不睬。不僅如此,高麗還派遣使臣前往漠北,用“厚利”挑唆薛延陀汗國與唐朝的關係,以牽制唐朝。

當時,唐朝與周邊許多國家都建立宗藩關係,通過冊封和朝貢來體現政治秩序。高麗的敵對行為不僅給東亞地區的穩定帶來危險因素,動搖了唐帝國宗主國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成為唐朝東北安全的巨大隱患。

二,李世民的唐軍準備不可謂不充分,但仍然低估了東征的困難程度也是失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唐太宗正是在這種情形之下決心討伐高麗,以絕後患。唐太宗吸取了隋煬帝東征高麗的教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為了解決後勤問題,唐軍攜帶了大量的食用牛羊,這些牛羊沿途還能揹負輜重,大大減輕了士兵和沿途州府的負擔。

此外,採用募兵法徵兵,即“皆取願行者”,徵兵工作取得了全國上下的大大力支持。詔令下發後,“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從軍者,皆憤嘆鬱邑”,共募得10萬大軍。一切準備就緒後,大軍就踏上了征程。

公元645年,唐太宗親率大兵討伐高麗。在征討高麗的戰爭中,唐太宗不僅親上前線,而且在修築攻城的工事等方面親力親為,極大地激發了將士們的鬥志。 唐軍自太原起兵後,就建立起強大的騎兵,連生活在馬背上的突厥也敗在唐軍的鐵蹄之下。

唐軍還擁有當時最強大的武器,在攻打高昌時就大顯神威的拋石車和撞車。面對唐軍的強大攻勢,高麗軍實行堡壘戰術,依託險要的要塞進行長期堅守,不得不承認,高麗人的守城倒是很有心得。

隨著戰爭的進行,唐軍為了保障後勤而人數過少的弊病在此時暴露無遺。經過艱苦戰鬥而攻下了的城池,均需分兵防守,以防反覆。而唐軍的總兵力只有10萬,其中陸軍6萬,水軍4萬。其中,一部分負責後勤運輸,一部分負責把守已攻下的城池,能夠直接作戰的兵力十分有限,再加上又是在境外作戰,局面日益嚴峻。

實際上,高麗當時為東北第一強國,面對僅僅10萬的唐軍,從軍隊人數來看,反而變成了強的一方。再者高麗國不是草原汗國,只憑軍隊戰鬥力強就可以解決一切。高麗國擁有大量的軍事要塞,當戰爭進入後期往往就演變成攻城戰,而對於攻城戰而言軍隊人數要遠比戰鬥力更為重要。

三,缺乏名將和未充分考慮到遼東惡劣的氣候因素是最後的原因。

太宗此次出兵,因為體恤名將李靖年邁而沒有帶他出徵。歷史證明,這顯然是個重大的失誤。李靖不僅是唐朝,而且也是我國曆史上少有的全能將才,對高原戰、平原戰、沙漠戰、攻城戰、守城戰、水戰都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並且百戰百勝,戰績驕人。

對於攻打高麗這樣的國家,李靖的適應力要遠勝於其他的將領,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隨著戰爭的進行,高麗地區惡劣的氣候條件也給唐軍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在攻打安市城時,高麗軍堅守不出。

沒帶冬衣的唐軍在寒風中被凍得瑟瑟發抖,這和很多年後德軍入侵蘇聯的情形真地很相似,強大的入侵部隊水土不服陷入了困境,遼東基地的存糧也很有限,繼續屯兵攻城只能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面,唐太宗不得不下令班師回國。再者,在外交方面,太宗對於東北局勢的複雜性認識不足,對百濟防範不足。

最壞事的是百濟表面上雖對唐朝畢恭畢敬,但實踐上則暗藏鬼胎,在戰爭後期百濟嚴重阻礙了太宗親征的總體戰略,甚至起到了絆腳石的作用。

但最後,功敗垂成不能不讓人扼腕嘆息。此後,高麗的越發無禮,不僅即系侵犯新羅,還對唐朝的使節甚為無禮。 兩國的關係日益惡化,公元646年,唐太宗下令與高麗斷絕了外交關係。之後,唐太宗消滅了薛延陀後,解除了後顧之憂,開始謀劃第二次東征高麗。

唐太宗總結了第一次東征的經驗,在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之前先派遣小股部隊不斷侵擾,使其士兵無法解散務農,只能龜縮在城中,幾年下來國力必定衰退。 公元647年,唐太宗就派出兩路小股隊伍,深人敵境進行襲擾戰,使高麗疲於奔命。

同時,唐太宗還進行各方面的準備,計劃在公元649年以30萬大軍東征高麗。只可惜,這看似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再次征討卻又因唐太宗突然去世,使東征計劃胎死腹中。

所以,高麗這個地方自隋朝以後再一次成為了唐帝國的心病,這也使得大唐東進的戰略戛然而止。


萬事問唐郎


疆域遼闊,導致兵力分散

唐朝在李世民的統治下國力蒸蒸日上,對內以文治天下,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漠北東突厥與薛延陀,在西域攻滅高昌設立安西四鎮,為唐朝盛世奠定基礎。使得唐朝兵力分散,而遇到氣候轉冷,草枯水凍,糧草不繼,兵馬難以久留,只得下詔班師。

高句麗自身實力

高句麗立國至唐朝已歷400餘年,乘著中原政局混亂不堪,無暇顧及遼東以及漢武帝在朝鮮設置的四郡,被高句麗不斷侵蝕,到唐朝時,高句麗已過渡到二元政治制度(遊牧,農業)的地方性大國,因而滅亡高句麗拼的是國力。

隋朝煬帝三徵高句麗

前隋之鑑,隋文帝以及隋煬帝都曾遠征高句麗,尤其是隋煬帝煬帝時期,高句麗王高元不遵籓禮,決意征討高句麗。隋煬帝下詔集結天下的軍隊,都要匯合於涿郡。除了軍隊以外,另外長期來往在路上的有數十萬人,擠滿了道路,晝夜不停,死者相枕,臭穢盈路,天下騷動。導致百姓困窮,百姓的物資與民力都衰竭了,使得隋朝在農民起義以及貴族的征討中走向滅亡。

總結

唐太宗在 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以高句麗攝政弒主虐民為由,親率六軍,從洛陽北進,率兵攻打高句麗,雖未取得成功,但也嚴重打擊了高句麗,使得高句麗國力大損,為其子李治滅高句麗,設置安東都護府奠定了基礎


景粼玖序


遼東這一地區,漢魏時期就是中國的郡縣。自從晉朝分崩離亂之後,我國北方各地出現了很多割據政權,遼東地區也便從此失去,被高麗佔據。後來,隋煬帝雖曾多次征討,但均以失敗告終。大唐建立後也欲早日將這一地區收復,怎奈時機不夠成熟,只得暫時擱置。

到了大唐貞觀十八年,李世民認為唐王朝已經具備了奪回遼東的條件,於是計劃“徵東”。而且,李世民決定御駕親征。自李世民即位以來,掃漠北、平西壤,但從未親自出徵過。此次親征,不僅表示了他不勝不休的決心,也有為隋朝的“徵東”失利挽回面子之意。

李世民御駕親征 (劇照)

一、徵東之役的主要過程

出征以前,李世民向曾追隨楊廣出征遼東的鄭元譸徵詢作戰意見。鄭元譸說:“遼東道遠,糧運艱阻;東夷善守城,攻之不可猝下。”顯然,這是鄭元譸征戰遼東的親身體會。然而,李世民卻認為當時的大唐國力之盛、甲兵之強,都是隋朝所不能比的,自料必勝,根本沒有把鄭元譸的話放在心上。

貞觀十九年,李世民親率大軍進至遼東後,一邊派兵攻取遼東城鎮;一邊分兵阻隔高麗增援遼東之路。

進軍中的大唐軍兵(劇照)

戰爭之初,唐軍先後攻取了蓋牟城、卑沙城、遼東城、白巖城,可謂勢如破竹。六月二十日,唐軍到達安市城,高麗出動十五萬大軍救安市。六月二十三日後,遼東大部被唐軍攻克,只有安市城還在頑強據守。

七月五日,當唐軍圍攻安市城時,安市人登城辱罵李世民。李世民聞聽大怒,決定:安市城破之日,將所有民眾盡數坑殺。安市人聽到這個消息後,為了保住身家性命,反而豁出去,拼死守城。



高麗軍兵堅守安市城(劇照)

李世民見安市一時間難以攻取,就問計諸將。李道宗、高延壽均認為應派兵遠襲平壤,以斷高麗軍隊的後路,然後予以夾擊。


李道宗獻策(劇照)

李世民欲採用此計,可是長孫無忌卻說:“天子親征,異於諸將,不可乘危繳幸。今建安、新城之虜,眾猶十萬,若向烏骨,皆躡我後,不如先破安市,取建安,然後長驅而進,此萬全之策也。”隨之,李世民聽取了長孫無忌的意見,繼續圍攻安市,但仍無法攻取。

長孫無忌諫言(劇照)

東北地區無霜期短,十月前後草木已經枯黃,河水已經結冰,加之糧草耗盡,軍隊難以久留。無奈之下,李世民只得於9月18日下令放棄安市城,班師回國。這樣,李世民親征的遼東之役草草收場。

回國後,李世民曾慚愧地對李靖說:“吾以天下之眾,困於小夷,奈何。”李道宗聽聞後,坦率地對李世民說,當時若採用自己與高延壽的“遠襲平壤之策”,一定不會有此結果。李世民聽後悵然,追悔莫及。

二、徵東之役功失利的主要原因。

其一,李世民對遼東戰場的形勢不明,沒有做全面深入地瞭解和研究,忽視鄭元譸的經驗之談,低估了高麗的軍事力量,未能做到知己知彼。

其二,自恃強大,犯了“驕兵”大忌。

其三,圍攻安市成,以硬碰硬,缺乏變通,不夠靈活。

其四,他臨陣擬定的軍事策略,雖然為遼東戰役的局部勝利起了軍事指導作用,但是在重大決策上卻狐疑不決,沒有以前那種“死則死耳”的魄力,以致貽誤戰機,不能“出奇致勝”。

三、徵東之役的不良影響和積極意義。

1、不良影響: 當時有很多人反對李世民的征伐遼東之舉,認為征伐遼東勞民傷財。譬如,有的朝臣就認為李世民此舉是“矜功恃大,棄德輕邦,圖利忘危,肆情縱慾”。房玄齡、魏徵等名臣,也都認為不應該。



魏徵勸諫(劇照)

遼東之役中唐軍死傷甚多,國家財力損耗極大。這不但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徭役負擔,影響了國內政局的穩定,而且引發了西北個別少數民族的再次背叛。

2、積極意義:

在當時的政治形勢下,攻取遼東應該說是一個正確的決策。這是因為,對於任何一個封建統治者來說,奪取自古以來就屬於中國的地域,是無可非議的。因此說,徵東戰爭是為奪回本國固有領土的主權而發動的正義之戰。

為此,國內百姓對徵東戰爭引發的勞民傷財、軍兵傷亡的情況也表示了特有的寬容和諒解。回國後,李世民“詔遼東戰亡士卒骸骨並集柳城東南,命有司設太牢,上自作文以祭之”。在祭禮上,李世民表達了對死亡將士的哀悼和對戰爭失利的痛悔。陣亡將士的父母聞知後深受感動,說:“我兒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 應該說是對國土統一的責任感促使李世民發動了徵東之戰。他雄心勃勃,想收復自古以來就屬於中國的領土,值得讚許。況且,當時的高麗野心極大,已成為足以威脅唐王朝的勢力。從這一方面來說,徵東也是勢在必行。

另外,李世民的徵東之戰雖無功而返,但他此後所採取的系列騷擾戰術和軍事準備,都為唐高宗李治成功平定遼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