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征辽东失利的主要原因及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老王头谈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征辽东也就是现在的朝鲜一带失利的原因很多,本文接下来就一一和大家分析如下,但问到其历史意义倒是可以先行回答回答,征辽东的失败可以说是意义深远,至少停滞了大唐东进的步伐,影响了唐帝国扩张的战略。

一,辽东复杂的地区形势是李世民东征失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时的辽东实际上正处于群雄逐鹿的时代,高丽,百济和新罗三国演义,王高建武在加紧攻打百济和新罗,想把唐朝在朝鲜半岛上的盟国全部平定,以免除后患。 为了消除唐朝的戒心,高丽王派人在武德胃二年(公元619年)、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遣使朝贡,并和唐朝相互遣返了俘虏,主动与唐朝建立友好关系。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高丽又献上封域图。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高丽在中断朝贡近十年后,派遣太子高桓权来唐朝贡献方物。 唐朝对高丽采取安抚政策,于次年派遣职方郎中陈大德回访高丽。

陈大德此行还肩负着一个重要任务,即侦察其地形地貌,天气水文,风土人情等情报,为将来用兵做准备。唐太宗对陈大德的汇报十分满意,形成了从海陆两路夹击高丽的计划。

高丽开始对唐持有强硬立场,上台之后与百济结成同盟,全力攻打新罗。新罗在危急之时,遣使入唐求救。唐太宗派使臣出使高丽,劝说其罢兵。这样的事情在唐朝曾多次发生,每次都是高健武在唐朝使者到来后虚与委蛇,写个谢罪表了事。

但高丽以东方盟主自居,对唐朝的劝说不理不睬。不仅如此,高丽还派遣使臣前往漠北,用“厚利”挑唆薛延陀汗国与唐朝的关系,以牵制唐朝。

当时,唐朝与周边许多国家都建立宗藩关系,通过册封和朝贡来体现政治秩序。高丽的敌对行为不仅给东亚地区的稳定带来危险因素,动摇了唐帝国宗主国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成为唐朝东北安全的巨大隐患。

二,李世民的唐军准备不可谓不充分,但仍然低估了东征的困难程度也是失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唐太宗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决心讨伐高丽,以绝后患。唐太宗吸取了隋炀帝东征高丽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为了解决后勤问题,唐军携带了大量的食用牛羊,这些牛羊沿途还能背负辎重,大大减轻了士兵和沿途州府的负担。

此外,采用募兵法征兵,即“皆取愿行者”,征兵工作取得了全国上下的大大力支持。诏令下发后,“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从军者,皆愤叹郁邑”,共募得10万大军。一切准备就绪后,大军就踏上了征程。

公元645年,唐太宗亲率大兵讨伐高丽。在征讨高丽的战争中,唐太宗不仅亲上前线,而且在修筑攻城的工事等方面亲力亲为,极大地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 唐军自太原起兵后,就建立起强大的骑兵,连生活在马背上的突厥也败在唐军的铁蹄之下。

唐军还拥有当时最强大的武器,在攻打高昌时就大显神威的抛石车和撞车。面对唐军的强大攻势,高丽军实行堡垒战术,依托险要的要塞进行长期坚守,不得不承认,高丽人的守城倒是很有心得。

随着战争的进行,唐军为了保障后勤而人数过少的弊病在此时暴露无遗。经过艰苦战斗而攻下了的城池,均需分兵防守,以防反复。而唐军的总兵力只有10万,其中陆军6万,水军4万。其中,一部分负责后勤运输,一部分负责把守已攻下的城池,能够直接作战的兵力十分有限,再加上又是在境外作战,局面日益严峻。

实际上,高丽当时为东北第一强国,面对仅仅10万的唐军,从军队人数来看,反而变成了强的一方。再者高丽国不是草原汗国,只凭军队战斗力强就可以解决一切。高丽国拥有大量的军事要塞,当战争进入后期往往就演变成攻城战,而对于攻城战而言军队人数要远比战斗力更为重要。

三,缺乏名将和未充分考虑到辽东恶劣的气候因素是最后的原因。

太宗此次出兵,因为体恤名将李靖年迈而没有带他出征。历史证明,这显然是个重大的失误。李靖不仅是唐朝,而且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全能将才,对高原战、平原战、沙漠战、攻城战、守城战、水战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百战百胜,战绩骄人。

对于攻打高丽这样的国家,李靖的适应力要远胜于其他的将领,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随着战争的进行,高丽地区恶劣的气候条件也给唐军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攻打安市城时,高丽军坚守不出。

没带冬衣的唐军在寒风中被冻得瑟瑟发抖,这和很多年后德军入侵苏联的情形真地很相似,强大的入侵部队水土不服陷入了困境,辽东基地的存粮也很有限,继续屯兵攻城只能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唐太宗不得不下令班师回国。再者,在外交方面,太宗对于东北局势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对百济防范不足。

最坏事的是百济表面上虽对唐朝毕恭毕敬,但实践上则暗藏鬼胎,在战争后期百济严重阻碍了太宗亲征的总体战略,甚至起到了绊脚石的作用。

但最后,功败垂成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此后,高丽的越发无礼,不仅即系侵犯新罗,还对唐朝的使节甚为无礼。 两国的关系日益恶化,公元646年,唐太宗下令与高丽断绝了外交关系。之后,唐太宗消灭了薛延陀后,解除了后顾之忧,开始谋划第二次东征高丽。

唐太宗总结了第一次东征的经验,在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之前先派遣小股部队不断侵扰,使其士兵无法解散务农,只能龟缩在城中,几年下来国力必定衰退。 公元647年,唐太宗就派出两路小股队伍,深人敌境进行袭扰战,使高丽疲于奔命。

同时,唐太宗还进行各方面的准备,计划在公元649年以30万大军东征高丽。只可惜,这看似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再次征讨却又因唐太宗突然去世,使东征计划胎死腹中。

所以,高丽这个地方自隋朝以后再一次成为了唐帝国的心病,这也使得大唐东进的战略戛然而止。


万事问唐郎


疆域辽阔,导致兵力分散

唐朝在李世民的统治下国力蒸蒸日上,对内以文治天下,对外开疆拓土,攻灭漠北东突厥与薛延陀,在西域攻灭高昌设立安西四镇,为唐朝盛世奠定基础。使得唐朝兵力分散,而遇到气候转冷,草枯水冻,粮草不继,兵马难以久留,只得下诏班师。

高句丽自身实力

高句丽立国至唐朝已历400余年,乘着中原政局混乱不堪,无暇顾及辽东以及汉武帝在朝鲜设置的四郡,被高句丽不断侵蚀,到唐朝时,高句丽已过渡到二元政治制度(游牧,农业)的地方性大国,因而灭亡高句丽拼的是国力。

隋朝炀帝三征高句丽

前隋之鉴,隋文帝以及隋炀帝都曾远征高句丽,尤其是隋炀帝炀帝时期,高句丽王高元不遵籓礼,决意征讨高句丽。隋炀帝下诏集结天下的军队,都要汇合于涿郡。除了军队以外,另外长期来往在路上的有数十万人,挤满了道路,昼夜不停,死者相枕,臭秽盈路,天下骚动。导致百姓困穷,百姓的物资与民力都衰竭了,使得隋朝在农民起义以及贵族的征讨中走向灭亡。

总结

唐太宗在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以高句丽摄政弑主虐民为由,亲率六军,从洛阳北进,率兵攻打高句丽,虽未取得成功,但也严重打击了高句丽,使得高句丽国力大损,为其子李治灭高句丽,设置安东都护府奠定了基础


景粼玖序


辽东这一地区,汉魏时期就是中国的郡县。自从晋朝分崩离乱之后,我国北方各地出现了很多割据政权,辽东地区也便从此失去,被高丽占据。后来,隋炀帝虽曾多次征讨,但均以失败告终。大唐建立后也欲早日将这一地区收复,怎奈时机不够成熟,只得暂时搁置。

到了大唐贞观十八年,李世民认为唐王朝已经具备了夺回辽东的条件,于是计划“征东”。而且,李世民决定御驾亲征。自李世民即位以来,扫漠北、平西壤,但从未亲自出征过。此次亲征,不仅表示了他不胜不休的决心,也有为隋朝的“征东”失利挽回面子之意。

李世民御驾亲征 (剧照)

一、征东之役的主要过程

出征以前,李世民向曾追随杨广出征辽东的郑元诪征询作战意见。郑元诪说:“辽东道远,粮运艰阻;东夷善守城,攻之不可猝下。”显然,这是郑元诪征战辽东的亲身体会。然而,李世民却认为当时的大唐国力之盛、甲兵之强,都是隋朝所不能比的,自料必胜,根本没有把郑元诪的话放在心上。

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亲率大军进至辽东后,一边派兵攻取辽东城镇;一边分兵阻隔高丽增援辽东之路。

进军中的大唐军兵(剧照)

战争之初,唐军先后攻取了盖牟城、卑沙城、辽东城、白岩城,可谓势如破竹。六月二十日,唐军到达安市城,高丽出动十五万大军救安市。六月二十三日后,辽东大部被唐军攻克,只有安市城还在顽强据守。

七月五日,当唐军围攻安市城时,安市人登城辱骂李世民。李世民闻听大怒,决定:安市城破之日,将所有民众尽数坑杀。安市人听到这个消息后,为了保住身家性命,反而豁出去,拼死守城。



高丽军兵坚守安市城(剧照)

李世民见安市一时间难以攻取,就问计诸将。李道宗、高延寿均认为应派兵远袭平壤,以断高丽军队的后路,然后予以夹击。


李道宗献策(剧照)

李世民欲采用此计,可是长孙无忌却说:“天子亲征,异于诸将,不可乘危缴幸。今建安、新城之虏,众犹十万,若向乌骨,皆蹑我后,不如先破安市,取建安,然后长驱而进,此万全之策也。”随之,李世民听取了长孙无忌的意见,继续围攻安市,但仍无法攻取。

长孙无忌谏言(剧照)

东北地区无霜期短,十月前后草木已经枯黄,河水已经结冰,加之粮草耗尽,军队难以久留。无奈之下,李世民只得于9月18日下令放弃安市城,班师回国。这样,李世民亲征的辽东之役草草收场。

回国后,李世民曾惭愧地对李靖说:“吾以天下之众,困于小夷,奈何。”李道宗听闻后,坦率地对李世民说,当时若采用自己与高延寿的“远袭平壤之策”,一定不会有此结果。李世民听后怅然,追悔莫及。

二、征东之役功失利的主要原因。

其一,李世民对辽东战场的形势不明,没有做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忽视郑元诪的经验之谈,低估了高丽的军事力量,未能做到知己知彼。

其二,自恃强大,犯了“骄兵”大忌。

其三,围攻安市成,以硬碰硬,缺乏变通,不够灵活。

其四,他临阵拟定的军事策略,虽然为辽东战役的局部胜利起了军事指导作用,但是在重大决策上却狐疑不决,没有以前那种“死则死耳”的魄力,以致贻误战机,不能“出奇致胜”。

三、征东之役的不良影响和积极意义。

1、不良影响: 当时有很多人反对李世民的征伐辽东之举,认为征伐辽东劳民伤财。譬如,有的朝臣就认为李世民此举是“矜功恃大,弃德轻邦,图利忘危,肆情纵欲”。房玄龄、魏徵等名臣,也都认为不应该。



魏徵劝谏(剧照)

辽东之役中唐军死伤甚多,国家财力损耗极大。这不但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影响了国内政局的稳定,而且引发了西北个别少数民族的再次背叛。

2、积极意义:

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攻取辽东应该说是一个正确的决策。这是因为,对于任何一个封建统治者来说,夺取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的地域,是无可非议的。因此说,征东战争是为夺回本国固有领土的主权而发动的正义之战。

为此,国内百姓对征东战争引发的劳民伤财、军兵伤亡的情况也表示了特有的宽容和谅解。回国后,李世民“诏辽东战亡士卒骸骨并集柳城东南,命有司设太牢,上自作文以祭之”。在祭礼上,李世民表达了对死亡将士的哀悼和对战争失利的痛悔。阵亡将士的父母闻知后深受感动,说:“我儿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 应该说是对国土统一的责任感促使李世民发动了征东之战。他雄心勃勃,想收复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的领土,值得赞许。况且,当时的高丽野心极大,已成为足以威胁唐王朝的势力。从这一方面来说,征东也是势在必行。

另外,李世民的征东之战虽无功而返,但他此后所采取的系列骚扰战术和军事准备,都为唐高宗李治成功平定辽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