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礙知多少

指一種人格發展的內在不協調,在沒有認知過程障礙、沒有智力障礙的出現的情緒反應、動機和行為活動的異常。在發展和結構上明顯地偏離正常,使個體不能適應正常的社會生活。

發病率:0.6%,7.6%(美)

原發性與繼發性人格障礙

人格是在先天生物學差異的基礎上,在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下,通過不斷的社會性內化過程而逐漸形成起來的。

先天素質不健全,後天社會文化環境不良,就容易出現人格異常,又稱為原發性人格障礙;

由神經精神疾病等引起的人格改變,稱為繼發性人格障礙 。

原發性與繼發性人格障礙

人格是在先天生物學差異的基礎上,在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下,通過不斷的社會性內化過程而逐漸形成起來的。

先天素質不健全,後天社會文化環境不良,就容易出現人格異常,又稱為原發性人格障礙;

由神經精神疾病等引起的人格改變,稱為繼發性人格障礙 。

特徵:

幼年開始、一旦形成、比較穩定、不易改變

意識清晰、無智力障礙

情感不穩定、情感體驗膚淺或冷酷無情

行為動機和目的不明確,具有衝動性、攻擊性,損人且害己

不能從過去生活中吸取經驗和教訓,缺乏羞愧感。

二、形成原因:

遺傳因素:

家譜研究:血緣越近發病率越高

雙生子研究:人格特質的遺傳度為40%-60%

寄養研究:

病理生理研究:先天素質不健全

腦電、皮膚電:31%-58%EEG不正常;皮電活動比較低

生化物質、激素:5-TH、DA、NE、乙酰膽鹼、雄性激素

社會環境因素:

童年精神創傷、不合諧家庭、不合理教養、惡劣的社會環境、不健康傳媒的影響等

心理因素:童年精神創傷、不合諧家庭、不合理教養、不健康傳媒的影響等。如早期母愛被剝奪,可形成缺乏感情的性格,對社會冷淡,成年後愛挑釁,易衝動,反

社會行為等。人格發展與父母教養態度

相關,父母過於嚴厲,會養成兒童焦慮膽怯的性格,過於溺愛,會養成兒童被動依賴的性格。有人認為人格障礙是錯誤學習的結果,如父母、同伴、影視人物的不良人格會成為兒童的示範榜樣。

社會因素:惡劣的社會環境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是造成人格障礙的溫床。調查表明,人格障礙的發生率與家庭破裂、偷竊搶劫、賣淫、流氓活動、酣酒吸毒等不良生活方式

有關;家庭經濟貧窮、失業、受歧視、居住擁擠、教育機會不足等等因素對人格發展均有

不良影響;社會上的激烈競爭、拜金主義和黃毒賭等不正之風均與人格障礙相關。

判別維度:人格障礙在情感、認知和行為方面,都有一些特殊性表現,在判別人格障礙時,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去分析。

1 內疚:一般指的是我們幹了違背自己良心的事情之後產生的自我責備感。強迫型人格與反社會人格與常人大不相同。

2 自我評價

自我重視—癔症性、偏執型、自戀型人格障礙者過份自尊—強迫型及偏執型人格障礙者

要求過高的完美主義—強迫型人格障礙者自我評價過低—依賴性、迴避型人格障礙者

3歸因:一件事情發生了,人們總要找出其原因。在心理學上,我們也會對自己的得

失、榮辱、成敗給予解釋,這是一種心理 歸因,也就是歸咎。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偏執性歸因;強迫型人格障礙患者-自我譴責性歸因

4 自我剋制(壓抑):正常的壓抑不需要

費太多力氣,不會影響心理活動效率,也不會妨礙人的社會功能,病態的壓抑則

具有破壞性。

壓抑本身使人痛苦:過分的壓抑必然造成心情緊張、心煩意亂、脾氣急躁。

心理功能受損:壓抑過度產生焦慮,焦慮使人心神不定,注意力不能集中;

生理功能紊亂:如失眠、頭痛等。

5 人際關係

人格障礙知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