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侣出轨,往往是因为你忽略了这个因素

伴侣出轨,往往是因为你忽略了这个因素

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看似平常,但细心想一下并不合理的谁现象:

为什么很多人家庭幸福美满,金钱权势名誉样样不缺,却偏偏要出轨?(参考多位娱乐,体育明星,某大公司董事长)

为什么很多人在做备胎的时候可以和女神相处得非常好,但是升级成正牌之后很快会被甩?

为什么工作压力越大的中年人比起工作清闲的人更容易劈腿?

或许我们可以用很多理由来解释,比如这些人性格就是花心,相处起来性格不合,人都是需要地方释放压力。

也许性格是其中一个影响的因素,但是这并不能解释在我们身边形形色色的人,无论是明星还是普通夫妻,性格有内向,有外向,各种家庭都有出轨的例子。

那么究竟隐藏在出轨这个表象下面,在人的内心深处的共性是什么呢?

找到这个原因,我们就可以很有效地防止,或者制止伴侣的出轨倾向。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人性里面的选择欲

Sheena Lyengar在她的著作里面指出--对大多数人来说,有选择比选项本身是什么更重要。

一个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圣经里面的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面过着无忧无虑,幸福的生活。这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选择,就是智慧树上的苹果。结果他们抵受不住诱惑吃下了这个苹果,随之而来的就是一连串未知的命运。

伴侣出轨,往往是因为你忽略了这个因素

心理学家曾经把这个场景还原,做过一个试验。受试者被问到:“如果你现在处在一个要什么有什么,可以满足你所有欲望的地方。过了一段时间后,这个地方出现一个红色的按钮,按下之后会发生不可预知的改变。请问你会选择按下这个按钮吗?”结果大多数的受试者都选择了按下按钮。

这证明了我们的选择欲是与生俱来的,并且是非理性的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上解释,这是因为在我们祖先进化的过程中,对未知的探索是促使我们从一个体格上毫无优势的种群,进化成高度文明的推动力。所以人类在生存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还会探索更多可能性,以获得更多选择。而我们的基因到现在还保持这这种特性。

因此,当我们的人生变得缺乏选择的时候,我们会感到不安,焦虑,然后通过获得更多选项来释放这种压力。

这一切都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

这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在赌场赢了一笔大钱,却倾向于把这些钱再扔进场,继续博取更大利益。因为他们需要这个带来未知的选项。

回到我们一开始的问题,如何从选择欲这个角度理解恋爱和夫妻生活中的非理性现象呢?

伴侣出轨,往往是因为你忽略了这个因素

生活美满的明星们,工作是自己喜欢的,也能获得金钱和名誉,家庭也稳定,已经没有了太多更好的选项,所以会对生活感到焦虑。出轨是他们在社交生活选择欲的一种补偿。

同理工作压力大的中年人,由于在职业生涯上已经缺乏选项(跳槽成本太高),家庭也相对稳定。这时候他们的焦虑体现在每天晚上下班,珍贵的在停车场的独处。而在社交生活中劈腿也是选择欲的一种发泄。

理解了这一层关系之后,我们怎样可以减少伴侣出轨的几率呢?

增加家庭场景中选择的参与感

伴侣出轨,往往是因为你忽略了这个因素

现在很多家庭的职责分的非常清楚。比如作为一个丈夫,出门在外工作,家庭里面的琐事比如周末出游去哪里,孩子补习班怎么报,一年出国游几次都会由妻子决定。

久而久之丈夫就会对家庭场景缺乏选择感,对于他们来说家庭里面没办法释放选择欲,这种焦虑就会体现在社交生活场景。同理对家庭里面的妻子也适用,所以在家庭里面增加彼此选择场景的参与感可以有效释放缺乏选择的压力。

为工作和家庭场景增加选项

伴侣出轨,往往是因为你忽略了这个因素

我们有时候在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大的时候,很难放慢脚步,看看工作和家庭还能怎样变得更好。当我们很忙的时候,一个家几年装修都不变,工作内容都是在我们擅长的领域,娱乐习惯也基本不变是很平常的。

这个时候可以想想,我工作擅长的领域是不是可以用来在正职之余做一个副业,家里是不是很久没买新玩意,装饰是不是很久没变了。通过不断为工作和家庭增加选项就可以释放选择欲带来的压力,而不需要在社交生活中补偿。

可见的变化和改善

我们为什么喜欢玩游戏?是因为在游戏会给我们每一个动作和决策迅速的反馈。比如打王者的时候放一个技能,消消乐划一下手指就能马上有可视的结果。

在我们的家庭和工作场景的选项真的不多的时候,为某些选择增加可感知的变化作为反馈非常重要。比如家里出游就可以把照片打印出来用相框放在可见的地方,收集冰箱贴,工作副业获得额外的收益可以为家里添置装饰或者电子设备等等。

这些可视的变化会反过来提醒我们在生活中做出了的种种选择。

最后我们可能会问,员外今天讲了这么久出轨,和商业理论有什么关系呢?

我一直相信生活和商业是相通的,因为里面的本质都是人性。

我们想一下在每一个行业,无论是手机,饮料,APP,总会存在老大和老二的企业。即使头部效应非常明显的今天,微信之外都会有QQ,微博。

当一个行业刚刚出现一个老大的时候,敢于把自己直接定位成老二老三,与老大做比较的公司往往能获得很大发展,比如以下广告语

"Avis,租车行业里屈居第二,那干嘛还找我们?因为我们工作更努力"

"霍尼韦尔,另一家电脑公司"

"七喜:不是可乐"

总的来说,对于生活,我们需要给予更多选项。对于消费者,他们喜欢有限的选项,讨厌没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