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背後的教育反思:父母邊界不清,是育兒矛盾的根源

疫情防控中,長時間在同一屋簷下共處的家庭矛盾,也越發讓人關注。殊不知親子間的摩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親子間的邊界問題。

邊界不明,矛盾叢生。

讓我們來到艾樂直播間,與朱園長一起探討這個“邊界”問題。

園長介紹

《囧媽》背後的教育反思:父母邊界不清,是育兒矛盾的根源

課程介紹

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一種關係,其他所有關係都是為了更加親密。這個特殊的關係,就是親子關係,是唯一指向分離的。

這個“分離”就是我們說的親子邊界,朱園長從以下三個方面與我們一起聚焦親子相處的邊界:


  • “邊界”到底是什麼?

  • 不恰當親子邊界的主要表現是什麼?

  • 維護正常“邊界”該怎麼做?

在今天這個每個人都在討論自我、學習如何成為自己、活出自我的時代,維護正常的親子邊界,才能送給孩子一個幸福的人生啊。

《囧媽》背後的教育反思:父母邊界不清,是育兒矛盾的根源

(掃碼觀看一起學習)

精彩回顧

徐崢導演的電影《囧媽》在大年初一免費上線播出,觀看完《囧媽》之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不僅是它讓人笑讓人哭的劇情,更是影片中所展示的" 親子關係"。

作為母親,盧小花用自己的方式在不停地關心和愛著自己的孩子,但這份母愛卻非但沒有讓兒子覺得溫暖,反而造成一路上矛盾不斷。

《囧媽》背後的教育反思:父母邊界不清,是育兒矛盾的根源

問題的關鍵便來源於父母的邊界不清楚,多數育兒矛盾都因邊界不清,父母有邊界意識,才有良性親子關係。

《囧媽》背後的教育反思:父母邊界不清,是育兒矛盾的根源

那我們一起了解 一下這個“邊界”是怎樣的:

一、“邊界”到底是什麼?

從日常生活中看,很多地方都有界限:

比如小區外牆, 比如樓頂的護欄,還有馬路上車道的區分,建築工地等。有了這個界限,人們才會感到安全,也是一個界限, 它告訴你有些地方是不可以去的。

《囧媽》背後的教育反思:父母邊界不清,是育兒矛盾的根源

恰當的邊界,親子關係才能正向發展。所以,直播中朱園長和大家普及了什麼是親子關係的邊界,對邊界有認知,才能更好地規避“過界”。

二、不恰當親子邊界的主要表現是什麼?

生活當中,作為家長的我們對孩子“過界”了都不自知,總是以成年人的標準去評判事情,總是覺得自己這樣做是為了孩子好,任何事情都必須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

朱園長列舉中很多電影中、生活中的很多例子來告訴我們:不恰當的親子邊界的主要表現是什麼?

我們可以根據這些表現來判斷自己是否邊界不清呢?從而作出下一步的改變,讓我們的親子關係更加和諧。

《囧媽》背後的教育反思:父母邊界不清,是育兒矛盾的根源

三、維護正常“邊界”該怎麼做?

"邊界關係"有利於親子關係的發展,所以我們作為父母應該引導與孩子形成"邊界關係"。

父母該怎麼做才能與孩子維護正常的“邊界關係”呢?

朱園長在直播間從四個切入點教家長們如應該如何做,這是改變親子關係的重要方法哦,千萬不要錯過!

《囧媽》背後的教育反思:父母邊界不清,是育兒矛盾的根源良好的親子關係一定是有邊界的,這邊界猶如一張安全防護網,它不僅不會讓親子關係疏離,反而會避免更多親子關係的摩擦與拉鋸,從而讓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

觀後感言

《囧媽》背後的教育反思:父母邊界不清,是育兒矛盾的根源

《囧媽》背後的教育反思:父母邊界不清,是育兒矛盾的根源


下期預告

4月29日,16:00—17:00,鎖定艾樂直播間。《囧媽》背後的教育反思:父母邊界不清,是育兒矛盾的根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