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地为什么会成为新的疫情爆发地?

新发地为什么会成为新的疫情爆发地?

众志成城|共同抗疫


新发地为什么会成为新的疫情爆发地?


五天前,也就是6月11日,北京又出现了第一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看到公布的他的行程,曾到新发地菜市场购买海鲜,我当时就怀疑,病毒可能就来源于新发地菜市场。从1993年大学毕业来到北京,这27年我搬过两次家,住过三个地方,分别是在新发地的正西、正北和正南,算是绕着新发地画了大半个圆,对新发地可谓太熟悉太了解了。


大前天又公布了两个确诊病例,其中一人也曾到过新发地菜市场。我马上就发了个朋友圈,预测新发地菜市场就是新疫情的发源地,建议北京市政府立即封锁新发地菜市场,对市场内外和周边小区进行核酸检测排查,不然病毒一旦扩散开来,后果不堪设想。发完之后也就几分钟,朋友圈里已经看到新发地菜市场被封闭的消息。


前天,又增加了6例,均与新发地菜市场有关。昨天,6月14日,又增加了36例,也都直接或间接与新发地菜市场有关。所有人都相信,新发地菜市场就是新疫情的爆发地。


为什么会是新发地呢?有人调侃说,“新发地”就是“新冠疫情爆发地”的简称,所以就在那里爆发了。如果你真正了解新发地,了解新发地菜市场,就会觉得,北京如果爆发新的疫情,最可能的地方就是新发地菜市场。其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应该也想到了这一点,从1月底开始,新发地菜市场也做了大量的疫情防控工作,不能说没有做。无奈这新冠病毒实在太狡猾了,还是引起了新的传播。

新发地为什么会成为新的疫情爆发地?


新发地菜市场的源起


新发地为什么会成为新的疫情爆发地?

新发地菜市场,全称是“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在花乡政府的地盘上。“花乡”这个地名出现得很晚,是在1987年,之前叫“黄土岗乡人民政府”,再之前叫“黄土岗人民公社”,1949年以前叫“黄土岗村”。黄土岗村今天还有,这个村名很古老,元朝就有。


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称为“大都”。当时北京的水系很发达,白洋淀不是天然地貌,是北宋军民为了抵抗金兵入侵挖出来的“护城河”,又经永定河水系多年冲刷而成。北京处在燕山山脉尾端的平原地带,表面土层是黄土高原上吹过来的风沙,土质疏松,使得永定河经常改道,在北京飘忽不定,又称“无定河”。今天的北京南四环以南一直到大兴机场之间,元明清三朝都是一片巨大的沼泽地,被朝廷列为皇帝狩猎游玩的地方,元朝叫作“南海子”。“海子”就是蒙语“胡泊”的意思。明代还叫“南海子”,但将海子的面积扩大了十倍,又称“南苑”。到了清朝,不仅有“南苑”,又设立了“西苑”“北苑”,都在北京城周边。


1949年以前的北京城,只是今天二环以内的地方,现在活着的八九十岁的老北京人,提起“月坛”还说是郊区,月坛啊,居然就算郊区了。南海子这么一大片沼泽地,是用围墙围起来的,老百姓禁止进入,里面就是个野生动物园,专供皇家打猎用。有墙自然就要开门出入,“大红门”“西红门”这些地方,就是古代“南海子”开城门的地方。海子里面还修了一些行宫,现在大兴区“新宫”“旧宫”“南宫”这些地名,都是古代行宫所在地。


有了城门和行宫,就需要驻军把守,驻军需要吃喝拉撒,就会形成集市和村落,黄土岗就是这样形成的一个村落。驻军们世世代代把守城门,在城墙外安居落户过日子,被称为“海户”。


现在新发地菜市场东边有个海角公园,公园里还有一些城墙遗迹,这些城墙就是当年南海子的西北城墙,称为“海子墙”,黄土岗就在城墙外。“岗”是地势高的地方,岗下有条河叫作“马草河”,“草桥”就是当年马草河上的一座桥,现在地名犹在,桥却不知在哪里,也许将来会从地下挖出来。黄土岗村的驻军子弟,除了领朝廷的俸禄,还用岗上的黄土做铸冶佛像、供器印纂、钞版的泥胎模子,是个烧窑的村,但村名不带“窑”,旁边烧花盆的砖窑村就叫“白盆窑”。


黄土是永定河冲积扇上河水冲刷形成的沙土,土质疏松,种庄稼够呛,但种菜种花很好透气性强。丰台从元朝时就是种植花卉之地,“前后十八村,泉干土沃,养花最盛,故居民多以养花为业。”黄土岗就是这十八个村之一。


1900年,也就是清光绪二十六年,永定河决口,草桥一带的村庄都被淹没,黄土岗因地势较高,免遭此难。那些被淹没村庄的村民,都迁居到黄土岗定居,黄土岗人口暴增。人多了之后,出现个问题:死了以后埋哪儿?于是就在靠着城墙的地方找了块地作为坟地,称为“新坟地”,就是“新发地”的前身。


清朝时很多地名都有“坟”字,比较有名的像公主坟、八王坟、郑王坟,沿用至今。“新坟地” 一直用到了1958年,终归觉得不太好,于是改称“新发地”。1958年,北京很多地名都被改名了,“牛血路”改成“留学路”,“棺材胡同”改成“光彩胡同”,“母猪胡同”改成了“梅竹胡同”,“臭水街”改成“秀水街”,“哑巴胡同”改成了“雅宝路”,这些都改得很好,有些其实不用改,比如慈禧太后的诞生地“劈材胡同”改成“辟才胡同”,似乎就没什么必要。


改名“新发地”以后,坟地渐渐变成了菜地,当地农民多以种菜为生。这样一直到了改革开放时期。1985年,北京放开了肉蛋奶蔬菜等5种农副产品的价格,同时打开城门,欢迎各地蔬菜进京。新发地的菜农们开始为自己种的蔬菜找销路,纷纷在村口的路边摆摊卖菜。摆摊的一多,堵塞道路交通,公共汽车都过不去,买卖结束之后,菜农走了,整条路都是烂菜叶子,一片狼藉,风吹雨淋,臭气熏天。这可怎么办?


丰台区政府进行研究整治,丰台区的工商部门找到了新发地村委会,说,你们村的农民别在马路上摆摊卖菜了,阻塞交通影响不好,干脆弄块地儿成立个蔬菜批发市场吧。就这样,村子里用铁丝网圈起来15亩地,于1988年5月成立了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


1993年,我大学毕业后入伍来到北京,服役的部队就在新发地菜市场的西边。当时的北京,公主坟还是个大转盘,公交车只通到七里庄,我从七里庄下公交车经常走两个小时才能回到部队。那时候还没有四环,四环周边全是荒地,新发地菜市场一点都不起眼,外地已经有菜送过来了,但主要还是丰台、大兴的农民往新发地运菜去卖。


我因为修鞋配钥匙的缘故,跟在部队外边摆摊的一个老头儿熟了,这老头儿没事儿的时候喜欢摆个象棋摊,我晚饭后出来散步喜欢走到那里看人下象棋,有时候也坐下来下几盘,就认识了一群棋友,其中就有往新发地运菜的菜农。


记得有一对中年夫妇,名字完全忘了,家就在附近,每天都要骑着三轮车,往新发地送豇豆去卖。十几公里路程,夫妻俩轮换着骑,我问过他们的工作日程:凌晨三四点起来采摘豇豆,一直摘到天黑,晚饭后睡一觉,睡到凌晨三四点起来,骑着装满豇豆的三轮车到新发地去卖,卖完要到上午九十点钟,把空三轮蹬回家,吃完午饭睡觉,凌晨三四点再起来……


这么辛苦,男的还有时间吃完晚饭后来下象棋,下象棋应该是他当时唯一的娱乐活动。如果是现在,就会玩手机了。

新发地为什么会成为新的疫情爆发地?

新发地为什么会成为新的疫情爆发地?


2003年SARS疫情后,新发地迎来了大发展


新发地为什么会成为新的疫情爆发地?

整个上世纪90年代,新发地在不断发展,但与它同等规模的菜市场在北京俯拾皆是,新发地完全没有发展成今天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巨无霸”的任何迹象,新发地村的村民自己做梦也没想到。给了新发地巨大发展机遇的,是2000年京开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


京开高速建成通车之后,全国各地把蔬菜运到新发地的摊贩越来越多,新发地菜市场像吹气球一样膨胀起来。


当时外地菜供应北京,河北、山东是两大家,占到20%和15%,其他河南、内蒙、东北、云南、两广也很多。京开高速,就是北京到开封,然后一直延伸到广东,所以河北、河南、广东、广西的菜都是走京开高速一直开到五环,下了五环之后,最近的菜市场是哪一个?新发地。运菜的车辆把菜卸在新发地是最省时省油省麻烦的,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北京四环内的交通管制,省得警察叔叔来找麻烦,所以河北、河南、广东、广西的菜一股脑地都卸在了新发地。山东、东北的菜走京沪、京哈上了五环,到新发地也非常方便,一看新发地的规模大了,也把菜往这里卸,新发地就这样突然壮大起来。


2003年,北京来了SARS,为防治疫情,万人空巷,超市的蔬菜供应不上,萝卜一度涨到了16元1斤。刚当上北京市代理市长的王岐山急了,为了蔬菜供应的事亲自跑到新发地视察,布置工作。新发地开始想辙,决定尝试“直营”模式,主动将蔬菜送到北京各大菜市场、超市和社区去。


SARS疫情过后,蔬菜直营模式越来越完善,为新发地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作出了贡献。当时与海南省对接,冬季引入海南蔬菜。海南那边几车货发到了北京,北京这边拿着军大衣去接,因为海南人不知道北京有多冷,一下车就冻得够呛,提前给他们预备好军大衣。


与此同时,北京其他菜市场逐渐四分五裂,很多被关闭了的菜市场的商户都转移到新发地。比较轰动的,如大钟寺批发市场的搬迁,很多商户都转投新发地。从2001年到2010年这十年,新发地陆陆续续建了4个社区,提供了1200多套房屋供商户居住,全国各地的商户都来新发地摆摊设点,各地农民也来此打工,叫买叫卖,热闹非常。


2008年,温家宝总理视察了新发地后,新发地在北京城区开始建设便民菜店,提供蔬菜直通车服务,蔬菜水果直接辐射北京上千个小区,是新发地又一个大发展的年份。


也是在2008年,当年中国南方的雪灾导致高速公路运输出现困难,物流受阻影响了新发地的菜价,但新发地有了一定的市场储备和调运能力,很快将菜价平抑了下去。当时新发地储备的蔬菜可以供北京市场3天,后来将储备能力调整到了7天。


我呢,2005年从部队转业,家也搬到了新发地北边花乡桥附近的一个小区里。有了私家车之后,从花乡桥到新发地非常方便,我多次带着家人驾车去新发地,买菜,买肉,买水果,买回来塞满冰箱。那时候采购一趟,回来可以吃许多天,节约不少钱。


但2010年后去得少了,因为新发地变得实在是太堵了,开着车进也进不去,出也出不来,还没有地方停车。而且新发地越来越大,现在有170个足球场那么大,我就住在新发地边上,不可谓不熟悉它,但进去之后感觉还是进了迷宫,逛一趟出来也很累的。


就算自己不去亲自采购,新发地周边的菜价也是全北京最便宜的,守着这么大个菜市场,零售摊的菜贩子也很难把菜价提起来。所以这27年,我为什么始终都在新发地周边住,潜意识里也许是享受惯了这里的低菜价,舍不得搬走吧。


2018年,孩子大了,想住得宽敞一点,我又把家搬到了大兴,在新发地的正南方。从此开车上下班常走京开高速,每回都要路过新发地。透过车窗看到这里欣欣向荣,到处都是人间烟火气。最后一次去新发地应该是在2019年10月,当时是去买花和花土,新发地几乎应有尽有,花卉批发市场也是全北京最大的。


现在的新发地,真是今非昔比,已经发展成了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的农产品批发市场:1985年初建时,圈了15亩地、安排15个人、投资15万元;发展到2019年,占了1680亩地,从业人员1940人,营业额1319亿元,交易量1749万吨,固定摊位5526个,定点客户8000多家,日吞吐蔬菜1.8万吨、果品2万吨、生猪3000多头、羊1500多只、牛150多头、水产1500多吨。

在全国4600多家农产品批发市场中,新发地已经连续17年全国销量第一。


新发地菜市场还在全国各地建立了15个产地分市场,确定了300万亩供应基地,最远的分市场和供应基地在海南。规模比较大的,有安徽蒙城新发地农产品物流批发市场、河北新发地高碑店农副产品物流园、河南中原新发地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这几年一直在传言新发地菜市场要搬到高碑店去,不知这次疫情会不会促成搬迁,但我觉得不可能:高碑店要想重新建立完善出一个规模如此巨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需要巨大的投入,并非易事。


现在北京市全市蔬菜的70%,猪肉的10%,牛羊肉的3%,都由新发地供应。93%的交易量都来自外地,北京本地只占7%。在新发地菜市场营业的,大多数是外地人,本地人不多了。而比较大的工商户有80多个,称为“大王”,像“单品大王”,又分“芒果大王”“苹果大王”“石榴大王”,每家营业额都过亿。


都是摆地摊,就看你摆在什么地方,摆多大,如果摆在新发地,摆得好,一个地摊一年的营业额就过亿。


如果说,北京是中国的心脏,那么,新发地是北京的胃。只是人的胃可以休息,新发地是从来不休息的,24小时都是一片繁忙景象。白天,这里熙来攘往,吵吵杂杂,夜晚,这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大小货车川流不息,卸货、装车、配送,周而复始,日复一日。上午1.8万吨,下午1.8吨,每天都有三四万吨新鲜蔬菜水果肉食在这里集散,运往各个二级批发市场、超市、菜市场,最终到达千家万户的餐桌。


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国农民,怀揣着各自的梦想,来这里奋斗打拼,通过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发家致富,改变命运。


2017年的一天,我叫了个滴滴专车,与的哥聊天,得知他是安徽人,十年来来到新发地买菜,现在已经在北京买房买车,车就是载我的专车,房在良乡长阳很不错的一个小区里,老婆孩子都接到了北京,儿子在上幼儿园,老婆肚子里又怀了二胎。刚来北京的时候,他兜里只有一千多块钱,全是靠自己勤扒苦做,风里来雨里去,一点一点积攒起来了一个家。


“那你现在怎么不卖菜了?”


“年纪大了,身体受不了了。”


问了问年龄,其实和我是同龄人。


他给我讲述了卖菜时的种种艰辛。严寒的冬天也要在凌晨两三点就起床,顶风冒雪出去装菜、配送、卸菜,卖鱼的时候手一直在凉水里泡,生了冻疮,肿得像馒头,还是继续泡凉水,直到僵硬麻木地握不住刀把。


夏天的时候,稍微一搬动就浑身大汗,中暑了多少次。有时一车菜可以卖10多天,昼夜不停地守在那里,冬天还好说,棉大衣棉被多准备点,夏天真是受罪。10天后如果菜还没卖完,剩下的就直接扔了,再去进新菜。


新发地是个好地方啊,我对他说,你也没读多少书,也没什么一技之长,就靠自己的勤劳,就能打下一份家业。


他轻轻摇了摇头,说,我这辈子都不想去那个地方了,闻到那股味儿就想流眼泪……


从他那里我还了解到,很多蔬菜在新发地的利润极为微薄,如果不是量特别大,薄利多销,是赚不到钱的。例如雪里红,是北京人特别爱吃的一种腌制蔬菜,他就卖过,从河北固安一斤三毛五收回来,运到新发地只能卖五毛一斤,除去油钱、过路费,一斤只赚几分钱,稍有闪失就要赔本。但你的品种全是吸引顾客的重要理由,所以好多菜明知赔本也要卖。走的量大了,即使一斤只赚几分钱,也能赚很多。

新发地为什么会成为新的疫情爆发地?

新发地为什么会成为新的疫情爆发地?


人车流量大,环境脏乱,海外菜品全,封闭空间交易,市民爱来采购


新发地为什么会成为新的疫情爆发地?

新发地日均车流量3万多辆(次),客流量5万多人(次)。每天还有近万辆小货车、小汽车前来进货,骑着电动三轮车来进货的更是不计其数,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普通北京市民来居家采购。交通堵塞,秩序混乱,烂菜叶、破草席遍地都是,脏乱差,这些都是新发地的顽疾。一年700多万吨菜批发出去,会产生200多万吨垃圾,光是处理垃圾的成本就达数千万元。


2010年后,新发地投入了很大的财力人力物力解决这些问题,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要知道这个市场的管理者,也就是当初新发地村普普通通的农民,不是什么留过洋读过NBA的CEO,但这么大规模的市场,还能管理得井然有序,形成今天的“巨无霸”规模,其实已经是奇迹了。


只是,这些改进措施,有的为新冠病毒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例如,为了解决空间不够、脏乱差的问题,新发地开始盖楼,改变了以前的露天交易模式。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蔬菜综合楼,猪肉大厅、牛羊肉大厅、芒果交易大厅……甚至作料交易都已经专门有了一个楼。有了屋顶,不用风吹日晒雨淋自然是好事,卫生条件也大为改善,但是,室内封闭环境更有利于病毒的传播。这次病毒爆发的地方,就是牛羊肉海鲜市场的地下室,人员密集,空气流通肯定也很成问题,有利于病毒的传播。


新发地的交易量93%来自外地,不仅是全国各省,而且是世界各地。世界各地的肉类、海鲜食品和新鲜果品,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先运到新发地,再批发到中国各地,新发地有一个专门的“国际水产城”,还有一个“进口果品交易市场”。肉类海鲜往往是低温冷链保存运输,为境外新冠病毒潜入中国创造了条件。进口果品中是否有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也值得警惕。新发地在缅甸、老挝、澳大利亚和智利等多个国家拥有海外种植基地,进口水果货柜有6.3万个,2018年交易量达到114万吨。


病毒在低温环境中更易长久存活,而境外的肉类海鲜食品运输到中国的时间,通常不会超过24小时,一般只要几小时。在三文鱼的案板上检测出了新冠病毒,但三文鱼将病毒传染给人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鱼类是冷血动物,一般只有哺乳动物可以将病毒传给人。有可能是这样一种情况:在境外处理三文鱼的人是病毒携带者,他在处理三文鱼时将病毒感染到了三文鱼表面或其外包装上,经过冷链运输在几个小时内迅速到达中国,来到新发地,通过接触感染,将病毒感染给了新发地的一位员工,他就是这场新疫情的“零号病人”。但到底是谁,现在还搞不清,可能永远都搞不清。


我们通常所说的“境外输入病例”,一般是指境外人员来到中国后被确诊的病例,很难设想,境外的肉类海鲜和果品也会携带病毒进入中国,并成功感染了中国人。但是,再难设想的事,还是有可能发生。


放眼整个北京,确实很难找到一个地方,比新发地更有可能爆发疫情。哪里还有这么大的境外肉类海鲜果品的冷链运输规模?哪里还有这样大的货物交易量和人员流动量?


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只有5万平方米,新发地有21万平方米,相当于4个华南海鲜市场,而货物交易量、人员流动量更不知是它的多少倍,可想而知,在相同的条件下,新发地爆发疫情的可能性更大。


北京市民非常喜欢到这里来采购。很多海淀、朝阳、石景山甚至通州的退休大爷大妈都喜欢到新发地来买菜,他们的年纪已经可以免费坐公交,退了休又有了空闲时间,就拖着小拖车坐着公交来新发地买菜,往返需要一天时间。而物美超市、果多美、每日优鲜等机构的采购员,也是凌晨三四点就起床赶到新发地,一起抢购刚运来的新鲜蔬菜和肉食,装车运回去卖。他们大大加剧了新发地的客流量,一旦被感染病毒,也会导致病毒在公共交通工具和各大超市再次传播。


疫情期间,新发地市场从未休市,平均每日有超过1.5万人测温后进入市场。6月6日北京市下调疫情应急响应级别后,新发地市场也同步取消体温测量,人员出入市场变得更加容易。频繁的人员流动、复杂的人员构成,外加封闭且高温高湿的室内环境,加大了疫情在新发地市场内扩散的风险。


新发地为什么会成为新的疫情爆发地?

新发地为什么会成为新的疫情爆发地?


新发地的明天会更美好


新发地为什么会成为新的疫情爆发地?

6月的北京不会是1月的武汉,1月的武汉对新冠病毒还一无所知懵懵懂懂,6月的北京对病毒已经有了深刻的了解,更关键的是有了强大的核酸检测能力和医学治疗手段,也有了严密防控的行政管理举措和组织动员能力,北京市民经过几个月的知识储备、信息储备和心理考验,对疫情有了高度警觉。


北京市应对新疫情的措施非常果断有力,新发地菜市场已经被严密管控,核酸检测也在日以继夜地进行,今天最新消息,新发地8186人参与核酸检测,5803份咽拭子检测结果为阴性,新增确诊病例8人。


昨天,北京市疾控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杨鹏研究员表示,“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发现病毒是从欧洲方向来的,初步判定与输入性有关。但病毒到底怎么来的,还无法确定。有可能是污染的海产品或肉类,或者进入市场的人通过分泌物进行传播。”


新发地的疫情形势再次告诉我们,平时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社交距离仍然是非常必要的。只要这些生活及行为习惯存在,病毒就不容易传播。尽管已经有50多日没有本地确诊病例,北京大多数市民在公众场合仍然佩戴口罩,在疫情出现后立即主动采取社交隔离,这两天,街上的人流显著减少。人们已经有很强的防范意识。个人自主配合、服从社会的防疫大局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规范和标准。如此行动一致听指挥,也许只有中国能够做到。


  6月的北京与1月的武汉相比,市民的心态已经完全不同:人们亲眼目睹、比较了中国政府及其他国家地区防疫抗疫的真实表现。现在北京市民不再会盲目的、非理性的恐慌,不会被负能量和怀疑所主导,相反,对北京市政府防疫能力充满信心,真真正正投下了信任票,深信疫情很快能够得到控制。这种信心和信任是中国政府通过过去几个月抗疫成果转化回来的政治信用与资本。


中华文明能够成为延续五千年不断绝的唯一文明,中华民族能屹立五千年不倒,都证明我们有非常强大的抗打击能力。中国的亚热带、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决定了五千年来中国的南方和北方每年都有自然灾害,不是水灾就是旱灾,有时候南涝北旱,有时候南旱北涝,有时候南北同旱或同涝,所以中国人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强大,中国政府应对自然的组织动员能力也被培养了五千年。大禹治水就是在应对自然灾害,治水之后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政权。特朗普感到疑惑,为什么新冠肺炎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但却没有从武汉传播到中国各地。如果他了解了中国五千年的抗灾史,他的疑惑也许会消除很多。


我们都很担忧,但我们也都坚信,新发地的疫情不会是武汉的翻版,将被控制在较小甚至很小的范围内,所有的患者都会得到及时救治,不会再出现武汉疫情初期的一些混乱情况。


2003年SARS疫情风波之后,新发地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我相信这次疫情之后,新发地也会涅槃重生,迎来新的大发展!


有一位叫“冯玥瑛”的新发地商户,写过一首《新发地,卸去风尘的柚子》的诗,表达了她在新发地艰辛奋斗之后对新发地的深厚感情,和对这个市场的美好预期。就以她的这首诗,作为本文的结尾,让我们期待疫情过后,新发地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来,和我一起到新发地定居

用黄皮红心,将北方的山河点亮

京城的灯盏、街道及水果店

晚风吹起时

把乡音放回身体

青瓦、白墙,江南的雨季

潜伏在皇城根下,扯出梦里水乡

在新发地

把你我他的名字

按进农贸市场的标签

大街小巷在蜜柚里沦陷

一个个菜篮子

热情似火

一盘盘水果

温文尔雅

逼视北方的天空

收藏疾去的马蹄

孵化出长城上的雪

面对路过的你

轻轻招手,浅笑盈盈

从青菜萝卜中穿过

带一身的油盐酱醋

奔跑或蹲下身子

贴上京剧的脸谱

借用新发地的激情

卸下风尘的柚子

把自己推向高潮

沿着明清宫苑

在寒风乍起时

用黄金的颜色

用皇家的颜色

与古人今贤对话

咀嚼从南到北的风尘

上东临碣石的大气

和新发地一起,挺直脊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