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胡吃海喝,別忘養護腸胃

假期胡吃海喝,別忘養護腸胃

季正是很多美食豐富的時候,水果、新鮮的海鮮......和家人或朋友圍坐一起,心情愉快之下。不知不覺可能就腹飽肚脹了,“每逢佳節胖三斤”大概就是這麼來的。

假期胡吃海喝,別忘養護腸胃

01 水果勿貪多

眼下,秋果便源源上市,品種繁多,因其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醫食兼優,人人想先嚐為快。但是,吃秋果並非多多益善,如果過食或暴食亦會致病,諸位在“大飽口福”時切莫輕視。

梨:具有止咳、化痰和清燥等作用,對治咳喘、風熱、咽炎等有良效。因性寒,脾胃虛寒、口吐清涎、大便溏洩者應慎食;又因含糖量高,過食會使血糖升高,故糖尿病者少食。

假期胡吃海喝,別忘養護腸胃

柑橘:內含大量胡蘿蔔素,入血後轉化為維生素A,積蓄在體內,使皮膚泛黃,即導致“胡蘿蔔血癥”,俗稱“橘黃症”,繼而出現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全身乏力等綜合症狀。患“橘黃症”後,應適量多食植物油,並多喝水,以加速其溶解、轉化和排洩。

假期胡吃海喝,別忘養護腸胃

柿子: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C和鞣酸,營養豐富,有降壓止血、清熱滑腸、潤肺生津等功效。但內含大量柿膠酚和果膠,與胃酸相遇會凝集成纖維性團塊,即“胃柿石”,導致胃脘疼痛、消化不良;又因果膠有收斂作用,故便秘者忌食;不宜空腹服用,更不宜與螃蟹、山芋等同食,否則更易產生胃柿石。

02 精細化吃蟹

每年中秋之時,螃蟹黃滿膏肥,是最佳的品嚐時機。不過,吃螃蟹有很多禁忌,不加留意很容易傷及脾胃

假期胡吃海喝,別忘養護腸胃

吃螃蟹其實是一個精細活兒。吃蟹時,在開蓋後要注意四個清除

清除蟹胃

就是蟹蓋裡三角形的骨質小包,先吃蟹蓋部分,用小勺把中間的蟹胃部分舀出,輕輕將外面包裹著的蟹黃吮乾淨。注意,不要吮破中間那個呈三角錐狀的蟹胃,內有汙沙應將其丟棄。

清除蟹心

吃完蟹蓋輪到蟹身,先用剪刀將多餘的蟹腳、蟹嘴剪掉;用勺柄將蟹身中間一個呈六角形的片狀物挑出來,那是蟹心部分應丟棄。

清除蟹腸

還有蟹腸,即由蟹胃通到蟹臍的一條黑線

清除蟹鰓

蟹鰓,即長在蟹腹部如眉毛狀的兩排軟綿綿的東西,都應該清除掉。

此外,有些人不宜吃蟹。蟹肉性寒,脾胃虛寒者尤應引起注意,以免引起

腹痛腹瀉

患有傷風、發熱、胃痛以及腹瀉的病人不宜吃蟹,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膽囊炎、膽結石症、肝炎活動期的人也要少吃,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血脂的人應少吃或不吃,因為蟹黃中膽固醇含量高。過敏體質的人少吃。

秋季護胃 ,藥食同用

除了飲食,秋季尤其假日期間要多注意養生。中醫講究“陰平陽秘”。秋天作為一個陰陽變化過渡的季節,對人體陰陽的影響也有其規律。中醫認為,秋季於五行為金,五臟為肺,六腑為大腸。秋天的養生應該根據不同的時間段,選擇最佳的養生方法。

假期胡吃海喝,別忘養護腸胃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秋季萬物成熟,陽氣漸收,陰氣漸長,天高氣爽,秋風勁急,地氣清明。”這也是人體內陰長陽消的過渡時期,應當早睡早起,晨起時間與雞鳴一致,保持神志安定寧靜,緩和秋季肅殺之氣對人體的侵害,保持精神內守,不受外在影響,使肺氣清肅。

秋季高發腸胃疾病,如內有生冷飲食,外受風寒暑溼而成吐瀉症。此時除了積極調整飲食,適當用些藥物是是很有必要的,一些調理脾胃的中成藥,有腸胃問題的人家中不妨常備。

來源:網絡綜合,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

假期胡吃海喝,別忘養護腸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