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西南味道——八月十五的小公雞

魯西南記憶--八月十五的小公雞.mp39:24

來自管天管地管空氣


魯西南味道——八月十五的小公雞

散養的小公雞

小時候生活在魯西南農村,一直認為一年中的節日只有兩個——中秋節和春節,元旦、端午、清明等都不算節日,春節俗稱“年下”,中秋節俗稱“八月十五”,因為只有在八月十五和年下的時候才“走親戚”。走親戚是親友之間表達感情、交流親情的一種重要方式,八月十五的代表禮品是月餅,春節的代表禮品是果子。

那時候家家戶戶都養雞,但初春是青黃不接的時節,農民沒有什麼收入,一般人家買不起雞苗,所以會有很多南鄉人到魯西南農村來“賒小雞”。就是把毛茸茸的小雞苗先賒給農戶,談好價格,記下數量,等到秋天農民有了收成再來收賬。那時候農村人實在,不會賴賬,等到秋天棉花錢下來了,就早早的把賒小雞的錢準備好,等著南鄉人來收賬。秋收過後,賒小雞的人會挨家挨戶去討要欠賬,如果有人家的小雞沒有長成就夭折了,也不去查數核實,完全相信農戶的說法,在收賬的時候會給予一定的優惠。賒小雞,是誠信體系的原始體現,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的,有的南鄉人一連好幾年都會到一個村裡賒小雞,和村民們都混熟了。

魯西南味道——八月十五的小公雞


毛茸茸的小雞不好辨別公母,就會請有經驗的大娘大嬸去挑小雞,希望小雞長大後都是母雞,可以嬎蛋換錢來補貼家用。但無論怎麼挑選,小雞長大後總會有幾隻是公雞,不知道是隨機性產生的,還是小雞販子故意這麼配置的。

在八月十五,魯西南的習俗除了吃月餅之外,就是在當天中午要殺一隻小公雞燉吃,是中秋節團圓飯的必備菜。這種習俗不像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一樣,會有一個古老的傳說來解釋或者與月亮、嫦娥、屈原等有某種關係。中秋節的菜餚為什麼必不可少小公雞?我沒有具體考證過,反正是從老輩兒開始就這樣。查了有關資料,有人認為是到了八月十五前後,小公雞逐漸長到2、3斤左右,不能嬎蛋換錢,餵養又需要大量糧食,所以就沒有繼續餵養下去的價值了。但作為菜餚,肉質正鮮嫩、味美,恰逢中秋節,農民們便殺死燉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八月十五吃公雞的習俗。這種說法貌似也有道理。

魯西南味道——八月十五的小公雞


毛茸茸的小雞吃草、吃蟲子,當然也得喂糧食或者用麥麩、玉米麵等和成的“雞食”(和雞食,你幹過嗎?),長到八月十五,如果沒有夭折或者生瘟,都能長到2、3斤重,小公雞也有了大公雞的威武氣勢。

八月十五是秋忙的季節,即使是重要的節日,農民也不會閒著,掰棒子、拾棉花、割豆子。為了早準備中秋節當天的必不可少的午餐——燉公雞,大人們會在頭一天晚上或者第二天一早逮住一隻小公雞,在腳上拴上一根繩子再綁一塊磚頭防止逃跑,算是給小公雞先判個死刑。中午下地早回來一會,割脖子放血、燒開水退毛、開膛清洗,剁成塊,加上蔥姜油鹽花椒,文火慢燉,小公雞便成了一道美味盤中餐。小公雞肉質鮮嫩,脂肪含量少,蛋白質含量高,營養價值高,醫典記載還有補中益氣、健脾補腦的功能。

魯西南味道——八月十五的小公雞


魯西南有句歇後語,八月十五的小公雞——活到頭了,也間接表達了八月十五吃小公雞的習俗。八月十五的當天,鄰居們之間相互打招呼的話就是:“今天你家吃雞了嗎?”“吃了!吃了!小公雞燉的茄子”。茄子和雞肉應該是絕配,雞肉燉茄子這道菜,我百吃不膩,雞肉香,茄子軟滑,口感甚好,是農家菜中最美的味道,堪比東北名菜——小雞燉蘑菇。

魯西南味道——八月十五的小公雞


在全家吃飯的時候,大人們一般會把雞翅尖挑給女孩子吃,據說是吃了雞翅尖會變“巧”。“巧”在農村所表達的意思一般是指針線活做得好,做的靈巧細緻。比如繡花鞋、做衣服、縫帽子(小孩的老虎帽子)等。形容一個女孩子有本事就說她“多巧不!”所以小時候就有很多女孩子叫巧珍、巧妮、巧鳳、巧蓮、巧雲、巧娟等等,寄託著家長們希望自己的閨女長大後都能靈巧聰慧的意思。

魯西南味道——八月十五的小公雞


小的時候生活條件差,但童年的生活無憂無慮,除了想吃點 “好啥”,也沒有其他期盼的東西,況且一年中能吃到雞肉的日子屈指可數,這也是小時候總盼著過中秋節的主要原因吧。

時光飛逝,現在生活用品極大豐富,雞肉的種類也很多,什麼羅曼雞、羅絲雞、三黃雞等基本都是飼養的肉食雞。當年曾經吃著一種速生的肉食雞(我們俗稱白條雞)很好吃,因為相比於小公雞來講肉質很容易燉爛,還不費牙口,但後來越來越不喜歡吃這種雞肉,雖然是肉,但嚼起來沒有肉的味道。

魯西南味道——八月十五的小公雞

現在,農村也幾乎沒有了自家散養的小公雞,農戶散養草雞的畫面幾乎成了消失的魯西南記憶。街上售賣的所謂的柴雞、土雞也是林下養殖的或者集中散養的,八月十五的小公雞,再也吃不出以前的味道。

物還是,味已非。

感謝菏澤廣播電視臺主持人 梁雅 友情朗讀。

魯西南味道——八月十五的小公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