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的汉服运动

畸形的汉服运动

有没有静下心来思考过:现在的汉服文化复兴运动是畸形的,是脱离初衷的。

为什么要这么说,是因为现在在汉服文化复兴运动的整个参与群体中,最为活跃的是汉服爱好者,喜欢穿汉服,逛街,摄影,等等日常活动。

而致力于研究汉服文化的成员则是少数,且两者之间出现了明显断层,汉服爱好者中的相当一部分则贴近了二次元。

这种现状是令人堪忧的,大家必须仔细去思考一个问题,去回忆一下我们复兴汉服文化的初心。

“汉服”事实上是一个现代概念,是立志要复兴华夏传统衣冠制度与礼仪文化的大家对汉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衣冠的命名,而我们要复兴的“汉服”,既是指汉民族从古至今各朝各代的主流传统服饰,更重要的,则是指汉民族传统衣冠制度与礼仪文化!

在此我不想不把简单的事情往复杂里说,而是想把复杂难懂的理论简单化,所以今天咱们只谈论服饰。单纯从“汉服”的角度来说,我们想要复兴和传承的“汉服”并不是各朝各代那些可以统计和列举出来的具体的形制与种类,我们要研究,要通过争论达成一致的,也不是具体的某种形制应该是什么样子,不应该是什么样子。

中国的服饰是在不停的演变的,从有了衣冠制度开始,服饰就有了形制规定,但是服饰不是“死”的,作为与人最亲近的东西,它是要顺应人文而发展的,要更舒适,更适合人的需要,不论是政治需要,还是礼仪需要,亦或是生活需要。

因此,即便是同一时间段的同一种形制的服饰,也可能存在明显的区别,这并不奇怪,真正一成不变,墨守成规的东西只存在与理想与书本。

以上言论或许只是妄论,如有不同见解,也请当个笑话,毕竟这不是我要说的重点。提及之上,只为说明,我们的重点不在于一衣一冠的争执,而在于我们首先要明白,我们不是要构建一个滴水不漏的,所谓的“现代汉服衣冠框架”,而是要有一个开放性的,结合现实的人文思想去研究汉服,研究汉服的文化,与蕴含的工艺美学,这才是我们真正要去传承的无价之宝。

与人介绍汉服,经常塞过去百科里的概念,可是自己有认真去读吗?我们自己给予汉服的释义是,汉服承载着杰出的传统工艺美学,传承着几十项非遗……

能够回忆起来么?我们最初是打着“华夏复兴,衣冠先行”的大旗走上了这条路,难道反倒被自己催眠了?衣冠不是我们追求的全部,更重要的是衣冠所承载的文化与传统技艺。

一件衣服,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史籍与考古的方式发现它,了解它,甚至制作出复制品,可是这样我们就真的得到它了吗?并没有,我们研究它的目的是要搞明白它为什么是那个样子,它的纹饰与形制蕴含着怎样的文化含义,它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这才是我们要传承的东西。

我并没有要求所有喜欢汉服的人,都要去学习做汉服,去做考古,搞研究,我只是希望大家能够更多的去了解汉服的文化内涵,而不是只局限于汉服表面的美感,如果我们仅仅是因为追求美感而穿上它,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小公主,亦或是锦衣卫帅哥,长此以往,我们就真的变成cos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话很有道理,每逢看到有人说,他们汉服圈不过是一群穿着古装自嗨的cos,小众文化群体而已,之类的话我们都会很气愤,但是有人发出这样的言论,我们也不能只当做是他们不了解汉服文化的无知之言,也应该考虑一下自身存在的问题,我们的个体素质不足够高,没能让大家认识到我们在传承文化,只能看作是宣扬服饰。

我的文字表达能力十分有限,但我相信,有时候话不用说太明白,文字也一样,我想表达的思想大家通过文字肯定都是能够看懂的,只是想怎样去理解的问题而已,说出去的话,总会受到几句反驳,挨几句骂,这种事情我看得很开,这些也真的都不重要,我真正希望的是,大家骂完了,能够多些思考,多去学习。

“华夏复兴,衣冠先行”,衣冠已经先行的十几年了,我们对汉服所代表的华夏优秀文化的传承,步伐也要跟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