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网络短板 助力脱贫攻坚

点击蓝字

补齐网络短板 助力脱贫攻坚

关注我们

网络扶贫是大扶贫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跨越“数字鸿沟”,缩小贫富差距,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高贫困户脱贫稳定性贡献“数字力量”,是当前扶贫工作的重要挑战之一。

补齐网络短板 助力脱贫攻坚

文|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钟宇 郭建兵

当今世界,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创新,网络让世界更加日新月异、丰富多彩。近年来,我国信息领域核心技术不断突破、互联网产业不断增长,经济社会朝着数字化、信息化、人工智能化深入发展。党的十九大对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也作出了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致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贺信中指出,信息技术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CNNIC)公布的2020年《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截至2020年3月 , 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 , 较2018年年底增长7508万 , 互联网普及率达64.5%, 较2018年年底提升4.9个百分点。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55亿, 占网民整体的28.2%,较2018年年底增长3308万,城镇网民规模为6.49亿,占网民整体的71.8%,较2018年年底增长4200万。我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已渗透到生活、生产、娱乐、教育等多个领域。

网络扶贫是大扶贫格局的重要组成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决战决胜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要求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网络扶贫是大扶贫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已深入到扶贫工作的方方面面,大数据比对提高了扶贫对象识别的精准率、电子商务平台突破原有市场分割,让贫困户更高效快捷地对接市场、远程技能培训让贫困户就近就可以学到实用技术提高就业竞争力。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识别到贫困户动态监测,从促进贫困家庭增产增收到提高贫困户内生动力,互联网在脱贫攻坚战中被广泛应用,让更多贫困户家庭得以享受到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数字红利。今年3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2020年网络扶贫工作要点》通知要求:咬定目标,坚持标准,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全面完成剩余脱贫任务,把网络短板补得更扎实一些,把信息基础打得更牢靠一些,推动网络扶贫行动再上新台阶,不断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补齐网络短板 助力脱贫攻坚

安徽某村网格化管理远程控制中心

通过电子商务打开销售渠道,是网络扶贫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今年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湖南省炎陵黄桃就是电子商务助力脱贫攻坚的典型案例。炎陵县位于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典型的山区贫困县。在炎陵有超过60%的贫困户在种植黄桃,黄桃已经成为支撑炎陵县脱贫攻坚最重要的产业,是贫困家庭脱贫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炎陵县是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近年来,炎陵县依托黄桃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接近一半的黄桃通过电子商务渠道进行销售。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炎陵黄桃的成熟期,漫山黄桃枝头挂果,远远望去金黄一片。每年的黄桃大会也是在此时举行,炎陵结合电子商务和乡村旅游举办文化节,打造了“互联网+商务+文旅”的新模式,为炎陵黄桃打开市场的同时也凝聚了社会各界扶贫力量。

截至目前,炎陵县已经建成县电商扶贫中心,建立117个农村电商服务站,建成“冷链仓库+县域共同配送仓储 +电商统一发货”的仓储体系,实现农村电商统一中转、配送、管理,构建了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实现了贫困村物流配送全覆盖。同时对贫困户进行网络销售培训与指导,累计服务建档立卡贫困户5万多人次,打造出农副产品互联网销售快速通道,解决贫困户果品销售问题。现在,在微信、淘宝、阿里巴巴、拼多多、天猫、京东、苏宁等多个社交平台和电商平台都能够购买到新鲜黄桃。除此之外,炎陵黄桃充分利用湖南卫视这一传播媒体的技术、人才、平台优势,通过明星带货、综艺节目推介、“芒果扶贫云超市”等形式,创新销售方式,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将炎陵黄桃推介出去。

补齐网络短板 弥合“数字鸿沟”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蔓延,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损失、挑战和困扰,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它推动了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过,疫情期间爆出的多个有关农村地区使用网络不畅的事件,也从侧面反映出城乡信息基础设施不均衡的问题。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问题 , 仍然突出,包括在互联网发展领域。尽管农村网民规模持续增长,但总量仍与城镇网民规模有较大差距。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55亿, 占网民整体的28.2%,而2019年我国乡村常住人口55162万人,这说明我国互联网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城乡差距,而贫困人口互联网使用情况可能更加令人担忧。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各界积极推动网络扶贫,政府、企业、农户多方联动,网络扶贫效果明显。在贫困户增收、儿童教育、远程医疗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在偏远山区网络覆盖、老年贫困人口互联网使用等问题上依然存在不足,制约了网络扶贫发挥更大作用。在当下这个信息化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不同群体对互联网获取与使用的差异会造成群体间的“数字鸿沟”,不利于信息技术的开放共享,也不利于让每一个国民享受互联网时代的数字红利。笔者认为,跨越“数字鸿沟”,缩小贫富差距,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高贫困户脱贫稳定性贡献“数字力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继续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贫困县、贫困村网络覆盖情况,实现村村通光纤、户户有信号。拥有有线电视网、无线电通讯网是网络电子设备实现信息接入的前提,建设高速畅通、覆盖城乡、质优价廉、服务便捷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既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支持,也为乡村振兴战略和数字乡村建设打下基础。

二是动员社会力量,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网络扶贫。互联网企业要持续创新,鼓励企业利用技术优势,开展扶贫创新实践,特别是要发挥各大电子商务企业流量大、平台广的优势,推介扶贫助农产品,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鼓励在校大学生利用假期积极开展网络公益扶贫,支持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和大学生归乡创业创新。

三是提高智能手机的普及率。目前绝大多数网民都在使用手机上网,但由于智能手机使用门槛较高,农村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口、贫困人口并不能很好地利用手机上网。我们要发挥贫困村“两委”成员和驻村工作队网络扶贫带头人作用,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深入每家每户,让每个有条件的贫困群众提高网络使用技能。

四是加强贫困地区物流站点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一环,提升农村物流服务覆盖面和服务质量,既可以让农产品更好地接入市场,有效缓解农产品滞销问题,也可以方便贫困地区居民网上购物。

五是丰富网络扶贫的内涵。充分发挥互联网方便快捷的优势,用网络缩小地区间的空间距离,在远程学习教育、医疗救助、助农直播等方面创新扶贫新形式新机制。同时利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等大数据平台,对脱贫人口返贫风险、新发生贫困人口进行监测预警。

脱贫攻坚战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预计到今年年底,国家级贫困县将全部摘帽,农村贫困人口将如期脱贫。我们要继续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同时,在网络扶贫方面要补齐网络基础设施短板、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做好互联网领域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充分释放贫困地区的数字潜力,让他们也能享受数字经济带来的方便快捷。

图 文 来 自

2020年第09期

补齐网络短板 助力脱贫攻坚

往期扶贫

扶贫|产业扶贫的威县样本

扶贫|浅谈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补齐网络短板 助力脱贫攻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