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誰而活?(原創.雜文)

為誰而活?(原創.雜文)

古代王侯將相死後,有很多人殉葬,殉葬的人生前自然就是為了主子而活;有的丈夫死後,妻子殉情,女人的一生即為了丈夫而活。時間前進在公元二十一世紀,此時早已沒有了殉葬與殉情,那我們又是為誰而活著?

也許您不加思考地說:“當然為自己活著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事實是這樣嗎?不見得。

首先這個“己”是誰?是單數還是複數?可能你第二次不加思考地說,當然是單數,就是我一個人。假定這個答案正確,接下來若是問:你每天的勞作都是百分百地為自己嗎?那你又會說,絕對為自己怎麼會可能?還有為了老婆,孩子及父母等。往大里說,為了社會,某些行為還可自信地說:為了全人類。這種說法無可挑剔,但“己”肯定由單數變成了複數。那你為了自己的活著又佔有多少比例呢?

最終確定下來屬於你自己享用勞動成果的比例後,下一個問題又來了:我是誰?我在哪?不知道自己在哪,你怎麼享受你的勞動成果呢?你還在辯駁:“我就是我,”你指著自己的鼻子說:“我就在這裡,我正在吃通過自己勞動掙來的美食。”

其實,“我就是我自己這個論斷”,並不是由所謂的你自己來下結論的,有一個成語叫:不由自己。你在吃美食,但並不能就確定自己喜歡吃;假如你並不喜歡吃,卻在吃,不喜歡的是真的你,即正在吃的不是你的你,那真的你又在何處呢?

不但行為方式,有時就連說話表現出來的往往也不是自己,一個成語叫:言不由衷。每當和他人發生交流時,需要恰到好處地說明屬於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但實際中從自己口中說出來往往是詞不達意,以致於夜晚鑽了被窩,仍在為自己被他人誤解而懊悔不已。還有諸如諂媚領導或有目的的取悅於他人,也不是真我的行為,真的我已經迷失在假我的巧言令色中了。

認識自己,就要定位自己,即需明白自己從哪裡來,又往哪裡去。說起從哪裡來,同樣貌似容易回答:我在學校上學,畢業後參加了工作;戀愛,結婚,生子,日日月月,歲歲年年,然後就走到了此時此地。沒錯。那麼試問:這個人生歷程是你自主地選擇嗎?你肯定會說一通過去的一些不如意,且委屈地怪罪命運的諸多不公,把自己拋在生活的大河裡,一個成語叫:隨波逐流。那麼再問,既然人生道路不是你自己的本意,那又是誰給你做的決定呢?有朝一日,若環境允許,真我會突然從汙泥濁水中脫穎而出。這時,那個曾經和你敵對的假我又去何方了呢?他不是了你,又到底是誰呢?

“不由自己”、“言不由衷”或“隨波逐流”,在生命的艱難跋涉中,這種現象變成了習慣。假作真時假也真。習慣了假的我,必定丟失了真的我。失去自我,便會迷失人生前進的方向,在人世間一味亂撞,就像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淵。靈魂必然的隨時跌入永劫不復的深淵或在悽風苦雨的茫茫荒原裡孤獨的徘徊!但這一切不幸降臨前,你仍然把海市蜃樓當做自己將要喬遷的新居,殊不知,紅豔豔喜滋滋地神情中卻隱顯著一副陰冷的鬼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