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發佈假房源報告,八成虛假房源信息來自互聯網

5月11日,南都民調中心發佈了《2020互聯網"虛假房源"調查報告》,報告裡提到,年輕人已成在線找房主力軍,然而超六成受訪者遇到過虛假房源,其中近八成虛假房源信息都來自網絡。

媒體發佈假房源報告,八成虛假房源信息來自互聯網

這幾年來,房產服務向線上化蔓延發展,在線看房成了年輕購房、租房者們青睞的方式。尤其在今年疫情的影響下,不少消費者通過在線購房實現了"看房不下床"的完美"理想",報告顯示,僅有22.73%的看房者只選擇實體中介,大多數人都會在找房前選擇在線看房的方式。

其中,年輕人是在線看房的主力軍,僅選擇先在線看房的80後比例達38.44%,90後為39.5%,00後更是達到了43.52%,隨年齡的降低呈現明顯遞增的趨勢。60後選擇在線看房的更是僅有25%。

媒體發佈假房源報告,八成虛假房源信息來自互聯網

媒體發佈假房源報告,八成虛假房源信息來自互聯網


不得不感慨,這屆年輕人太不容易了,工作上996,生活上也要防假房源。那麼,面對黑中介的常用套路,購房又如何避免掉入"陷阱"呢?

假房源的套路雖然眾多,但萬變不離其宗,規避假房源,仍是圍繞價格、房屋信息、房屋渠道和房屋信源四個方面來進行。

首先是選渠道,即房屋信源。互聯網上的房源信息五花八門,建議看房者做選擇時要通過正規的渠道,在這些正規的房產經紀平臺上,遭遇假房源的概率將大大減少。而二手交易網站、貼吧/論壇往往是虛假房源信息的重災區,如果信源本身不可靠,那麼房屋信息的可信度也大大降低。

二是看價格。俗話說,一分價錢一分貨,這對買房也適用。如果發現房源價格比同類型房源低出20%甚至更多,指不定還有各種"低價急售"的名目。然而,如此搶手的房子,上架很久卻遲遲沒有賣出,這顯然不正常,因此,是假房源的概率極大。如果掛牌房屋價格低於同區域市場的房源,房屋本身極可能也存在較大問題。

三是看房屋信息。低價並不代表便宜,房屋室內和戶型才是重中之重。如果一套標註戶型好的房子卻沒有展示真實的戶型圖和室內圖片,那麼就讓人懷疑了。又或者,戶型圖和室內圖片顯示出來的房間格局並不一致,也可能是假房源。

四是積極求證房屋渠道。倘若你諮詢房源的產權狀況、抵押情況等具體信息時,中介卻無法答出明確答出各類細節問題,那麼這套房源也很可能不存在。

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為傳統產業的線上化升級創造了條件,用戶的年輕化態勢也愈發明顯。房源線上化本是房產服務行業抓住趨勢變革模式的重要機會,虛假房源信息不僅損害了用戶的信息知曉權,還會影響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假房源整治不能僅靠用戶主動避坑,更需要行業相關方重點整治,實現有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